銀娜的旅程

友善列印版本

《銀娜的旅程》原是一本德文書《Ina aus China》,中文譯著為《銀娜的旅程》。在台灣鮮少有人提及,德國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本書。但如果認真讀了,才知道這是個多麼令人感動的大時代故事。德文原著作者是漢學家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翻譯作品是由書中主角女兒馬佑真譯作,書中的真人真事,非常具有時代的意義。

中國、德國與台灣的大時代的故事,都在這個當年銀娜這個小女孩的身上烙下生命的印痕。生活在德國20年,由我看這本書,更是親切倍加。德國人小孩到現在還喝的大麥咖啡,書中描述的街景與生活樣貌,與現在的德國所差無幾,只是現今那些納粹官兵沒有出現,收音機不再播出一些激昂的怪聲音,一切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果沒有看報紙的終戰70年,德國好像真的沒有戰爭一樣。街頭人們也都互相會打招呼,生活步調一樣慢慢的,星期日什麼店也沒開,如油畫中的風景畫,百年如一日。

許多德國生活中順理成章的邏輯,在一個從中國小孩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比如數字的說法是倒過來說的,好像是在考驗腦筋急轉彎一樣。一個台灣女孩看了這本書,問我,為什麼銀娜的朋友家會被破壞?的確,德國現今看不到這個納粹時代猶太人商店被破壞的景象。一切重修舊好,德國還有猶太人嗎?許多學校的老師會帶中學生去看德國的集中營,但很多戰後生下來的現今德國中年人,完全不想去想這一段歷史,而此書道盡的,正是德國中年人不想被揭露的歷史。一個台灣來德國的高中生問他德國的Home 爸,他怎麼沒有去過在附近的集中營。這個Home 爸不答話,他只對我說,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要求每個德國人對集中營瞭若指掌?他還想請問這個台灣外省第三代的學生,他去看過台灣228紀念館嗎?想想這種情緒,是有那麼點雷同,本身都是加害者的後代,對上一輩的複雜情緒都是有的,覺得實在也情有可原。

這本人性為出發點的書,沒有血腥,平鋪直述地描寫一個中國女孩在德國納粹時代的故事,她當年被當成日本人的錯亂身份為她在德國納粹時代保命的故事。她從中國搭船來德國避難,卻不巧遇上德國的納粹時代的戰亂。一個不得已的離鄉,思鄉與見證德國納粹的生命故事。看到銀娜逃亡時,在柏林代表處人員陪伴下逃到瑞士,我深深感慨,中華民國政府在當年就喪失了國家的領事館。柏林代表處的這個名稱,在日本統治中國的中日戰爭時代就在德國被使用著,至今仍存在,直到70年後的今天,名稱完全沒有變,一切就這樣沿用下來。中華民國在中國敗陣遷台,海外駐點名稱不需改變,這是歷史也是現今的時事。

看一個人的人生故事,有著一種生命的感動,它不像圖展與紀錄片的客觀,卻更有刻骨銘心的震顫。當譯者馬佑真把書與我交換時,我只當它是一本平常的翻譯著作。當我搭乘德國高速火車閱讀到最後,得知馬佑真是主角銀娜的女兒,更感覺到書中主角家庭與我是這麼的貼近。

火車開過了,生命歷程駛過了,中華民國變在台灣了,柏林代表處接續使用著。台灣還在爭議歷史課綱,而時間已經過了70年。就如同德國看起來完全沒變,柏林代表處也不需要變為領事館一樣,一切繼續沿用著。銀娜生活的地方不一樣了,中華民國還是自稱是中華民國,在海外的代表處也還是叫做代表處,何時中華民國的台灣會有領事館呢?銀娜生活的台灣高中人也茫然,維持現狀或一中各表及一中同表的爭議著也一直困惑著他們。

參考資料:

《銀娜的旅程》主人翁接受聯合報專訪

 

關鍵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