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南方客
9月 13,2016
從客語有無「輕銀」一詞說起
為了因應每年年底全國語文競賽,每到八月底九月初,各地區各級學校便紛紛舉辦演講朗讀比賽選拔選手。個人因為曾經忝為許多國小客語老師的老師(擔任2001年教育部舉辦的唯一一次母語支援人員甄試委員及培訓講師),每每成了指導老師們「客語用詞」的諮詢對象。 最近被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現代生活常用的鋁箔包、鋁箔紙的「鋁」,客語究竟該怎麼說?大家眾口一詞「阿嚕米」(日語的外來語),不論客家、...
文化研究
阿圖賽
9月 05,2016
【縮影人間】虱目魚之味
因為堅持台灣主權與尊嚴的民進黨政府上台,中國不再續約台灣契作的虱目魚。虱目魚是台灣人的傳統食物,便宜卻又營養,是早年台灣人攝取營養的重要魚類之一。談到台灣的虱目魚,也總會令人想起日本人的秋刀魚。 秋刀魚是日本人飲食與生活文化的一部份。在日本文化中,秋刀魚是秋天代表性的魚類,代表著時令與飲食文化的結合。秋刀魚和台灣的虱目魚一樣相當便宜,但同樣也是極富營養的食材。...
文化研究
朱孟庠
8 月 21,2016
從《黑色的維納斯》談「無意識的偏見」
2007年閱讀黑色的維納斯一書,強烈的震撼,於是畫下《黑色的維納斯》。當代文化研究的核心精神──邊緣論證,解構強權,顛覆一元中心、父權的支配與宰制。性別、生態、種族等,也是文化思潮中反霸權的重要議題,成為當代文學、電影、繪畫批判的主題。 強者對弱者的支配與宰制,一直是人類、自然裡的殘酷法則。然而經近百年來的女權運動及黑權運動的抗爭,許多男士此刻總會說:現在已然是男女平等,...
文化研究
朱宥勳
7 月 16,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鍾理和不再只是他自己了
對面的手掌 自右胸飯匙骨以下,數七根肋骨。這七根肋骨全部都拿掉了,所以整個右胸看起來是坍陷進去的。前胸與後背,基本上是黏成一團的,旁人拿兩隻手掌一合,是可以感受到對面的手掌的,「像飛獸般的翅膜一般,隨著身子的搖動不住扇著」。 這不是鍾理和描述自己病況的文字,而是他未寫完的日記體小說〈手術臺之前〉裡的病患角色。因為患有嚴重的肺結核,這名角色進行了名之為「胸廓整型術」的手術。...
文化研究
Meta South (南方之南)
7 月 14,2016
找回台灣自己的歷史:從泡麵發明者安藤百福說起
「台灣無史。」──連橫「台灣通史」 近日網路上流傳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網站上的一支公司形象廣告,引起許多討論。廣告中利用漫畫手法,將泡麵描繪成由日本武士打扮的老先生因應人們希望在冷天吃到熱麵的需求,發現了以油炸保存麵條的方式而創造了泡麵。配樂則不斷唱著「The Originator起源者」這樣的說法。一切看起來都很有創意,...
文化研究
朱真一
7 月 11,2016
為「推敲」來推敲:日文漢字微妙不同
常寫日據時代的人物,跟日本人的親屬通信。最近寫一文送稿兩次請家屬過目,主要希望致謝中的人名寫對。當我把最後的出版文送去,接到回信有幾句:「推敲に推敲を重ね、立派な文献を完成して頂き、光栄に存じます(經過你再三的鑑定與考證,寫成那麼完整而傑出的文獻下來,覺得非常榮幸,感激不盡──羅慶士前輩譯)」。看到日本人用「推敲」一詞甚感新奇及驚訝,多方探討寫此拙文來拋磚引玉。 1946年入學小學,...
文化研究
嚴婉玲
五月 29,2016
看了《一把青》之後──關於歷史劇的距離感
大約一個月前,我在永和社大與一群年紀廣泛分布在20-60歲之間的學員討論該怎麼看歷史劇。我們熱烈的討論並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大大的表格,從具有台灣意識的本土劇到描述中華民國的抗戰劇,再到中國當紅的歷史劇、日本大河劇,最後是西方的歷史影集或電影。我們從觀眾的視角出發,討論了對這些不同時間與空間,甚至虛擬時空的戲劇各有那些感受。 距離感,是這個列表中最重要的變數。...
文化研究
沈昆賢
五月 03,2016
今晚,你要點哪一道?──從《紐約客》的中國食物短詩爭議看全球都市與台灣在地飲食
對於生活圈位於台北市中心─在我定義下為商業活動與住宅密集的大安、中正、中山、松山、信義等一帶的區域─的市民來說,一天的三餐或許不是一件特別讓人操煩的事情。大馬路上的精緻餐廳以及小巷弄內的小巧麵攤往往都在行走範圍之內;然而,對於我這樣一個住在南邊郊區文山區的學生來說,由於租屋處沒有開炊,而社區內又大多只有開著車前往信義區或公館等商業中心上下班的中產家庭,整個社區幾乎沒有任何餐飲業可言,...
文化研究
林湘怡
4 月 08,2016
鬼島的意涵:論台灣集體自我貶抑的現象
「鬼島」是網路社群對台灣的新興貶義詞。如果我們細細思考鬼島一詞出現的場域,不外乎當一事件促發民眾對政府或社會現狀的不滿(危樓倒塌或法院判決不公),鬼島一詞成為民眾對於社會現況無可奈何的抗議。以鬼島一詞當做開場白,本文將綜合探討台灣民眾對內團體──台灣人這個集體概念──的貶抑現象,以及此現象對台灣社會潛在的負面影響。 首先談談這篇文章的緣起。作家楊照在其臉書對於王建民重返大聯盟有了如此評論...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6,2016
【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
‹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