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業餘評論者,夢想著從台灣的南方、世界的南方與心中的南方開啟思想革命的可能性。
「台灣無史。」──連橫「台灣通史」
近日網路上流傳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網站上的一支公司形象廣告,引起許多討論。廣告中利用漫畫手法,將泡麵描繪成由日本武士打扮的老先生因應人們希望在冷天吃到熱麵的需求,發現了以油炸保存麵條的方式而創造了泡麵。配樂則不斷唱著「The Originator起源者」這樣的說法。一切看起來都很有創意,除了日清公司與泡麵的發明者其實是個入了日本籍的台灣人安藤百福(吳百福)以外。就連日清集團的英文簡介(https://www.nissin.com/en_jp/about/founder/),都沒提到這件事。安藤的出身成了名符其實的黑歷史。
其實2007年安藤過世時,經濟學人刊登的訃文裡,也沒提到他其實出生在台灣嘉義,二十幾歲就在府城創業,直到三十幾歲才決定留在日本,換了日本名字,五十幾歲才正式獲得日本籍。想想,台灣的名字就這樣消失在大眾對安藤與他的成就的敘事中了。而這還是所謂「親台的國家」的公司所散播的資訊。怪不得在仇視台灣的群眾與國家眼中,台灣的歷史要不然就是不值一提,要不然就是被依其政治或經濟利益扭曲隱蔽。國民黨政府數十年來隱蔽二二八、白色恐怖與日治時代台灣人的成就,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更不用提中國拍的歷史劇還可以扭曲史實,把康熙講成一開始就希望在擊敗東寧政權後,持續佔據台灣,而非希望將清軍撤離台灣。
日本NHK每年會固定推出大河劇,從不同角度描述日本歷史,於是在這齣裡織田信長是個殺人無數的魔王,在下一齣裡他又變成了賞罰分明的明君。最近連晨間劇也開始描述出身自大阪的有名女商人的故事。而這樣的歷史劇也不只是日本所有:從英國的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到公視正在播映的西班牙劇集時間裁縫師El Tiempo Entre Costuras,歷史劇一直是頗受國外觀眾歡迎的劇種。而除了娛樂以外,劇作家也藉著這些作品讓我們了解當時人們的想法觀感,並傳達其本國主流思潮與觀點。現在回頭去看1939年拍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或是1935年的「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會覺得一點都政治不正確,但是那卻是當年的美德兩國的主流思潮與價值觀。而強勢國家也得以透過全球化網路形塑自己的形象。
舉例來說,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汗牛充棟,卻少有非英美觀點,或是在東南亞、印度、中東與非洲這些戰區的影片。這也許跟勝利國為形塑自己正義之師形象,掩蓋當年同盟國求勝所做出的一連串不義行動,像是英俄聯合入侵伊朗、英軍殖民部隊與印度緬甸獨立軍激戰、美國企圖鼓勵巴西入侵堅持保持中立的阿根廷等等有關。當然,更簡單的解釋是:英美片廠還是把英美當成主要市場,而哪一個觀眾希望去看一部描述祖先的種種惡行的片?
台灣近年所拍攝的一些歷史劇,一般也受到不錯的好評,即使其許多細節不太正確。可惜的是收視率不若評價。一方面台灣觀眾普遍認為歷史劇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許我們對自己的歷史的興趣,還不如對他國的歷史或虛構作品(好吧,筆者承認,冰與火之歌真的很好看……)。但是鼓勵繼續拍攝觀賞關於台灣歷史的影片或影集,甚至透過再製與不同詮釋來吸引大家的興趣與了解,卻是政府與民間必須一起做的事。因為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對自己的歷史不感興趣,那誰會對台灣史有興趣?試想,即使大家都喜歡看小蝦米戰勝大鯨魚,但是有誰會替在2016年歐洲足球盃踢倒英國的冰島拍一部片?英國人嗎?
所有曾經強大的國家都注重他們自己的歷史,並積極推銷他們的歷史觀。也許你會說,台灣並不是個強國。但是你怎麼知道台灣不會變成強國?更何況,在這多元化的時代,當每個國家都試圖要敘述自己的歷史時,如果我們不自己發聲,那麼誰會替我們描述我們自己的真實故事?而對我們台灣人自己來說,若不以史為鑑,那我們要如何從歷史中學習,避免重蹈覆轍,再次犯下過去的錯誤,並找出一條往前的路?
風聞魏德聖導演的「倒風內海」三部曲已經開始製作準備。這部分別以荷蘭人、漢人與原住民觀點來審視由荷蘭人來到,直到鄭成功到來之間的台灣史,將會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史詩鉅片,也跳出一直以來由東寧王國起算的台灣正統史觀。這樣的宏大視野並不見得為執著於日據及國民政府時期歷史的統獨雙方所喜,更不用說許多統派名嘴與媒體對魏導演之前的幾部片極盡詆毀之能事,只因他拍攝的觀點不符合他們那過時錯誤的中國正統史觀。但是魏導演的嘗試卻是再次喚起對台灣歷史省思的另一個里程碑。期待這部巨作能夠順利獲得資金與協助開拍,也期待這座里程碑,只是另一段重新發現我們歷史的旅程的起點,而且我們能回應連橫,台灣有史,只是尚待我們發現與寫下;而世人也會記起,安藤百福曾經是吳百福,來自台灣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