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與商業外文教育工作者、業餘跨文化研究愛好者,曾居住拉丁美洲多年。
個人外語教育與文化討論臉書專頁:
西班牙語教室 La Clase de Español。
當歐洲碰上亞洲
因著對於電影的喜好,所以當來到台北工作時,就常到「特有種商行」這間特殊的小店來看「神秘場放映」。特有種商行是魏德聖導演開的一間小咖啡廳。與台北市其他千百間咖啡廳不同的是,這間店裡從店門口到店內擺滿了魏導演之前拍片時,劇組美術組所製作的道具與劇組拍片資料。各式各樣為了KANO與賽德克巴萊兩部片所製作的道具成為了這間咖啡廳最特別的擺設。店門口牆邊書架上那一排厚厚的日文漢字書,全都是KANO片中書店裡的道具書。
這個地方除了咖啡廳外,也充作魏導演的果子電影公司美術組的辦公室,以及限量搶看各種新國片的放映廳。為了鼓勵大家來看國片,咖啡廳會不定期舉辦小規模試映場「神秘場放映」,播放即將上映的國片,並邀請影片導演來與大家分享其創作理念。一向善於運作社群媒體與網路行銷的果子電影,透過這樣的小規模試映場與觀眾,將對這些影片的觀感與口碑透過觀眾的人脈網絡發散出去,也提高了這些創作者影片的可見度與觀眾對它們的期待。這原本是果子電影團隊從「海角七號」以來的行銷運作模式,現在他們也不吝將這樣的模式分享給其他導演的電影。也就是在這裡,筆者得以與魏導演有進一步的認識。
原本筆者不過是眾多曾上電影院看過好幾次「海角七號」的小粉絲團一員;但是透過報章的報導,也對魏導演的最終夢想「倒風內海三部曲」有淺薄了解。也因此與魏導較熟稔之後,偶然在某個場合中,認識了幾位歐洲駐台的文化官員,與他們聊到了魏導的倒風內海計劃。這幾位官員對魏導演這樣的壯想非常感興趣,也讓我想到可以介紹他們認識,聊聊魏導的計畫。於是我們先後與魏導談過兩次。由此也可看出歐洲官員對魏導演身為影人的重視,以及對他新計畫的興趣與期待。
魏導演的倒風內海三部曲計畫,乃是根據小說家王家祥的故事「倒風內海」所改編。影片敘述荷蘭人抵台,直到鄭成功準備進攻台灣這段時期間的台灣歷史。但這個計劃與眾不同的特點在於,導演將把這段故事分為三部電影,分別透過一個荷蘭年輕教士、一個漢人海盜與一位原住民獵人的眼光來看這一段歷史,而這三個人之間的故事,又被一個關鍵人物與歷史所連結起來。也因此,當我向歐洲官員們說明這個計劃時,我半開玩笑地形容:這就有點像「冰與火之歌」般的史詩片,碰上黑澤明的羅生門。而興致勃勃的歐洲官員們,也提供給魏導演一些可以在歐洲聯絡的業界人脈。
但是除了拍攝影片之外,其實魏導演心中的計畫更為宏觀:他希望能夠在台南建造一個園區,重現荷蘭人據台時,當時的生活情境,同時並在這園區持續放映這三部曲。透過這樣的園區與影片放映,以及台南與高雄現有的古蹟,可以在台灣南部組成一條歷史文化走廊,讓台灣與世界的人們回顧台灣的歷史演進,從它還不是被稱為「台灣」的時候,一直到荷據、清治、日治與民國。
台灣史與亞洲史的共通性
雖然魏導演謙稱他的計畫主要是描述台灣史上少有人提及的這一段,但也讓筆者不禁想起,相對於其他曾被殖民的國家,台灣因為其特殊歷史際遇,對於殖民歷史有與其他國家不同的切入點與觀點。同時,魏德聖導演的電影一向都以呈現當時歷史情境下人們的想法為中心,而非後世政權對當時的詮釋。也因此筆者認為魏導演的新計畫提供一個機會,讓全世界觀眾看見在一位被殖民者後代眼中,當時歐洲人對於台灣與亞洲這片新天地的熱情、期待、幻想、貪婪與慾望,以及亞洲人對這些由遙遠海平線乘著大船越海而來的蠻人的想法;即使魏導演的作品中主要描述的歐洲人是荷蘭人,但這何嘗不是當年千千萬萬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與法國人出航前往未知的天地時的想法?而台灣這樣的殖民經驗,也是亞洲許多國家所共有的歷史經驗。
也因此,筆者認為這不僅只是一部關於台灣殖民史的電影,也是一部亞洲殖民史,一部關於當歐洲人與亞洲人、當不同文化(歐洲、中國、原住民)相遇時所發生的故事。西班牙、英國、法國、葡萄牙與荷蘭在美洲與非洲的殖民史早已廣為人所知,但是它們在亞洲的殖民歷史卻少有人紀錄。這三部曲不只會是一個亞洲影人對亞洲自身歷史的回顧,也讓現代的歐洲人及亞洲人有一個機會,看見這段祖先們被遺忘的歷史。
台灣人身分的建立──在台灣還不是台灣之前
除此之外,魏導演的計畫也延續了台灣影人對於台灣歷史與身分的探討,但是其規模與歷史遠超過以往台灣影人較有興趣的近兩百年歷史,而擴展到大航海時代中的台灣:台灣的原住民、漢人與外來的統治者,是如何在衝突、互相適應與交流中,共同參與,建構了臺灣的歷史文化與身分認同?這些又與我們今日的身分認同想像,有怎麼樣的關係?
殖民經驗與身分認同,恰巧是兩個與當代世界密切相關的議題。在大批移民造成歐洲人與美國人的身分認同危機意識高漲時,在人口老化使得在亞洲的我們不得不正視移民可以帶來的優缺點時,透過魏德聖導演的鏡頭,也許我們能夠呈現一位亞洲導演對這樣的全球共通議題的觀點,藉著審視當時的歷史,激發更多的討論與思潮,對現今全世界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有更多的省思。
對我們這一代來說,對台灣歷史的認識是一種持續的重新發現,持續的打掉重建的過程。筆者小時候的課本對台灣的描述少得可憐,許多人對當時課本的敘述與批評,都集中在當時只重視早已成為歷史的中國地理,而忽視我們所住的台灣;但是筆者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歷史課本裡對眾多台灣相關歷史人物與事件的隻字未提,從八田與一到杜聰明到郭雪湖,無一不是筆者成年之後才透過文章與書籍了解的重要台灣歷史人物。
我們上過的歷史也從未教導我們台灣在大航海時代中的重要性,即使身處島嶼及海洋國家的現實與歷史,都讓台灣的居民們很早就放眼全世界:在日本與中國的市場誘因下,漢人與原住民們大肆捕魚獵鹿,將漁獲與鹿皮出口至上述市場;三百多年後,我們的中小企業,將草帽、雨傘、成衣運動鞋到螺絲、汽車零件與電腦等等商品賣到全世界。曾經,我們是大航海時代中眾國搶奪的根據地,也是連結東北亞與東南亞的環節,而最近新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其實不過是再次喚醒我們對身處連結東南亞與東北亞位置的自知,同時也讓我們在看向東南亞與南亞時,想起我們共享的歷史經驗與文化資產,重建與亞洲各國的連結。
歐亞大陸:陸與海
而在另一方面,當我們談到歐亞大陸時,通常只想到由首爾延伸到里斯本,一望無際的那片陸地,但是我們卻常忽略了環繞著這塊大陸的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三大洋,以及曾經在這三大洋上繁盛的海上交流。魏導演的三部曲,除了描述這跨越了三大洋的航海冒險,對歐亞大陸與周遭島嶼上不同族群所帶來的文化衝擊與對話,也提醒我們歐亞大陸不只是陸地,也包含周遭的海洋,讓我們對於這些土地的歷史有更全面性的認識,更加了解歐亞洲的風貌,並得以一窺大航海時代對於今日歷史所帶來的深刻影響。
就在春節檔期,魏德聖導演的新片「52赫茲我愛你」上映了。魏導演一向是以拍攝或製作一部娛樂片賺錢,以養一部他真正想拍的片的策略,來替他的宏大拍片計畫找尋初期的資金:「KANO」「52Hz,我愛你」之於「倒風內海三部曲」,正如「海角七號」之於「賽德克‧巴萊」;但即使是娛樂片,他也不肯在細節上讓步:他堅持要找真正球員來扮演「KANO」中的台灣與日本高中球員,也堅持要找真正的歌手來扮演「52Hz,我愛你」裡的主角們。他知道幾段愛情故事也許劇情薄弱,所以與其添油加醋硬拍成一部長片,他決定嘗試改拍成音樂劇,用音樂元素填補簡單的劇情,同時也挑戰在台灣影壇已經許多年未曾有人拍攝的這種類型影片。在台灣影壇,乃至於商界或是社會裡,我們需要更多像魏德聖導演這樣敢於規劃、敢於挑戰、敢於達成自己夢想的人;同時也能夠讓影視創意產業成為台灣的新主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