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政黨政治
林惺嶽
12 月 13,2013
給民進黨的建言
國民黨一黨專政與戒嚴統治數十年,積壓了太多的民怨,美麗島事件的人馬,就是率先挺身揭發國民黨威權統治的罪行,以鼓動民怨凝聚成政治革命的能量。歷經逆境衝刺,終於成立在野黨,進而取代國民黨,登上了執政的舞台,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然而,民進黨的掌權階層卻犯下了兩大錯誤。 其一是,他們認為進駐總統府是揚眉吐氣的開始,而沒有警覺到,執政也是嚴酷的考驗的起步,因此沒有兢兢業業的善用權力,...
李拓梓
12 月 08,2013
【週日想想】問題在「老人政治」還是「老政治」?
民進黨確定在新北市提名游錫堃之後,「五府千歲」之說在政治圈不脛而走,部分支持者反彈激烈,連候選人本身都感受到壓力,只好帶著很潮的眼鏡出來說,千歲王爺在民間信仰中有「護國護民」功能,他對這個封欣然接受。 昨天晚上,我經過西門町的電子看板,看到積極爭取台北市提名的前副總統呂秀蓮的廣告,再現的風華竟讓我想起唐朝仕女圖,和西門町的活潑快速有著強烈的違和感,我刻意多停留了幾分鐘,...
黃聖峰
11 月 30,2013
多元成家方案,同性婚姻的絆腳石? - 論伴侶盟的策略失誤(中)
若單純從同性成家的角度來看,『同性婚姻制』與『伴侶制中關於同性伴侶部份』在法律意義及爭取同性成家權的立法策略上其實存在一個主要與次要手段的關係。也就是說,較理想的立法策略是:先提出同性婚姻制的法案,然後在同性婚姻制無法順利通過立法時,退而求其次地爭取通過可涵蓋同性情侶的伴侶制。事實上,這正是法國推動同性婚姻的策略:法國最初推同性婚姻遭遇強大的反對力量,於是先通過相當於準婚姻制的伴侶制 (PACS...
沈雁
11 月 27,2013
【時事想想】殺雞取卵的炒房經濟
新聞連結: 台商資金回流炒房 立委要求嚴查 中資來台買房 總量管制二萬戶 「內政部宣布,自明年一月一日起,中國人民來台取得不動產將採「總量管制」,每年取得數額上限為土地十三公頃、建物四百戶;長期總量管制,即最終中國人民在台灣可取得的不動產土地上限為一千三百公頃、建物二萬戶。」 為了維持GDP的數字,這個政府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台灣的經濟政策不單純是輸給中國崛起,...
國防外交
賴怡忠
11 月 16,2013
【時事想想】甘比亞棄台戳破活路外交謊言(上)
甘比亞日前發佈與台灣斷交的訊息引發震撼。台灣過去不是沒有斷交的前例,但此事發展實在不尋常,可能預示新一波的斷交潮。 甘比亞斷交事件也反應出了馬政府這五年來活路外交導致台灣國際處境的真實狀況。活路外交絕對是走不通的路線,這個事件也迫使台灣對於著重現實主義外交場域中,要對於對外關係的品質與價值有個全新的審視。 甘比亞斷交但也沒與中國建交,沒講一中政策、沒對台灣口出惡言...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1 月 16,2013
《首爾想想》:台灣鯛事件採訪後記
還記得台灣鯛事件嗎?韓國媒體拖拖拉拉,經過兩週之後,總算在11月15日晚間做了澄清,還台灣鯛一個基本的公道,但並未對台灣或業者道歉,台灣當局似乎也不了了之。 這事件起源於韓國電視台Channel A報導現地店家以吳郭魚(台灣鯛)謊充真鯛製成生魚片販賣。他們取景廢棄魚塭影射台灣鯛養殖環境惡劣而造成養殖業者損失,但影片中出現抗生素廢瓶,又被毫無專業的台媒指責「韓國抹黑業者使用抗生素」給模糊焦點...
政黨政治
全力中年
11 月 16,2013
【時事想想】如果有九點二趴的李登輝
周五(11月16日),國安密帳案一審獲判無罪的前總統李登輝,在傍晚的記者會上對媒體侃侃而談。絲毫不令人驚訝的,國內外媒體以幾乎已成制式化的標準處理程序,以最高規格等級處理這一則新聞。 我常想,究竟是為什麼,讓李登輝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受到這麼高規格的矚目。純粹因為他是前總統?因為他是台灣第一個民選總統,也是民主先生?還是因為他天生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答案是什麼,並不確定,...
Yuming
11 月 09,2013
【時事想想】反台灣的修辭:從張懸與她的國旗談起
新聞連結: 國旗事件後張懸北京演唱會傳被取消 中國官媒評論為張懸舉旗事件降溫 我並不是張懸的歌迷。只在女巫店聽過幾次她的現場表演,並從各種臉書的訊息裡得知她對社會運動與弱勢的關懷。相較於眾多台灣藝人皆曰來自「中國台北」,並爭相奔赴「內地」淘金的行徑 (關於內地一詞的意義,可以參考周婉窈老師〈我們的內地是南投〉一文),張懸在一個滿是中國人的英國表演場地裡,...
林琮盛
10 月 30,2013
【中東想想】為生活而憤怒的以色列人
30歲的Ady說,他年底要去日本和印度工作了。 這位道地的以色列年輕人,學的是舞蹈。日本人和印度人需要他把舞蹈和表演專案結合為一。這點,Ady帶著以色列人普遍的自信口吻說:「這就是我的工作」。 「我不想繼續待在以色列了」,說到理由,Ady卻搖著頭抱怨,只要有機會,以色列年輕人絕不放棄出國工作的機會,哪怕打工也好。 「玩樂嗎?」,坦白說,我的問題很「白目」。 「不、不、不,...
音樂藝術
CHIU MEi
10 月 24,2013
艾麗絲‧孟若:文學與生命的曖曖光影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最終頒給了艾麗絲‧孟若,自1901年起110人獲此桂冠,孟若是第13位獲獎的女性作家,被譽為「加拿大的安東.契可夫」。 她與呼聲極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韓國詩人高銀、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一同競逐,評審委員認為孟若的小說透視了複雜的人性,稱她為「現代短篇小說大師」(Master of the contemporary short story)。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
‹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