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楊兆中
10 月 14,2013
香港照妖鏡:港大的洋人校長
香港百年學府香港大學最近再次成為新聞焦點,大學校方建議委任英國籍的馬斐森(Peter Mathieson)出任下一屆校長,接替現任的港人校長徐立之,惹起不少校內學者開炮,批評大學校方不識時務,挑選洋人任舵手只會阻礙大學北上進軍中國的發展。事件成為了一面照妖鏡,照出學者們文人相輕的醜陋,也反映出回歸十六年以來,香港大學已由國際學府,變為中國一家稍具名氣的大學。 經過近兩年的遴選,...
Mattel
10 月 14,2013
【週一想想】假掰台灣:政治歸政治‧內地是南投
馬英九執政後,政策傾中,台灣逐漸香港化,天怒人怨、生靈塗炭,越來越多的音樂人跳出來反對馬英九荒腔走板的施政作為。從張懸、F.I.R.主唱飛兒、舒米恩反美麗灣,蘇打綠青峰反媒體壟斷,五月天、拷秋勤、棉花糖反核,電影人柯一正、戴立忍、陳玉勳如也加入陣營,一直到五月天歌詞聲援大埔、洪仲丘等等,在在都說明了馬英九執政的荒謬。 最近,雞排妹屢次在臉書對馬英九開砲,...
歷史書寫
王思為
10 月 10,2013
法國68年學運之啟示
1968年5月的法國學運對法國現代發展影響深遠,甚至被視為是促成法國社會進行大幅且深層的結構性變革之主要關鍵。有趣的是,68年的時空背景雖然與當下的台灣相去甚遠,但所呈現的病徵卻與近年來台灣發生的諸多事件有相似之處,頗值得玩味及參考。 出身於二次戰後嬰兒潮的當時法國大學生因受制於大學教育體系長年以來的沉痾與窠臼感到高度不耐,此外,...
mlkj
10 月 08,2013
「憲政危機」澳洲篇:總督開除總理 政府關門
近日美國因為預算無法通過,導致某些政府機關無法運作,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台灣國會諸公:你們看,我們還是很有效率的,起碼沒讓政府關門)。這樣類似的事情,除了美國本身曾發生過十幾次外,在其他國家是否有發生過呢? 答案是有。1975年的澳洲也曾有過一次政府關門的經驗。但落幕的方式跟美國完全不一樣。當時的澳洲總督柯爾爵士(Sir John Kerr)開除了時任總理的惠特蘭(Gough...
政黨政治
Mattel
10 月 07,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台灣人民的投票行為
九月政爭已然歷經一個月,雖然這一場戲是國民黨內鬥,但朝野爾虞我詐,倒閣、解散國會各有算計。各政黨沒人有把握在倒閣解散國會後的改選中取得利益,於是,朝野繼續喊話,但無人實際行動。 沒有實際行動,充其量也只是因為台灣選舉變數太多,不同層級的選舉,牽涉著不同的影響因素。當馬英九的滿意度來到了歷史低點的9.2%,但也不代表著有90.8%的選民支持民進黨。因此,...
歷史書寫
李拓梓
10 月 06,2013
【週日想想】戰爭、「活下去」與善惡責任
對一個生活在四季不分明的亞熱帶國家讀者如我,任何有關春夏秋冬的的主題都挑不起我的興趣。我們其實很難感受舒伯特的「冬之旅」除了蕭瑟之外還想傳達什麼,也很難體會柴可夫斯基寫出「冬之夢」時,除了華美音符外,到底夢見了什麼東西。 是以有一些書,如果不是因為特定的機緣,其實是不太會特別去看的。比如要不是看了宮崎駿的動畫,應該不會特別去讀堀辰雄的《風起》。...
電影戲劇
李拓梓
9月 29,2013
【週日想想】宮崎駿的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zeitgeist)的描繪,是後世讀者對於某個時代發生的事情,所能夠嘗試掌握的關鍵。以《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聞名的奧地利作家褚威格(Stefan Zweig),就是對戰間期歐洲崩潰中的時代精神具精描繪的佼佼者。因為某個咖啡廣告,某個世代的台灣人幾乎都知道他的名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這也可以算是褚威格所處的時代之「時代精神」的代表名句。...
政黨政治
廖千瑤
9月 28,2013
民進黨應正式提出金馬經營論述
Howard Dean,這位當代美國民主黨大老,提出著名的「The 50-state strategy」(五十州戰略);他主張民主黨應該深入了解與規劃美國各州各級的選舉,在各地紮根、健全黨的組織,使民主黨更具競爭力,盡量達成各級選舉都能獲勝最理想目的。 當然,在民主國家的現實中,不可能有一個黨可以取得各級選舉所有勝利,但從Howard Dean的主張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政黨的積極性...
林怡廷
9月 28,2013
九月政爭與烈火莫熄(下)
成就烈火莫熄世代 「這幾十年來馬來西亞社會和政治的變化,和安華的個人起伏緊緊相扣。」在吉隆坡貧窮的富都區(Pudu),以一棟破舊老飯店為基地的民主行動黨總部,國會議員劉鎮東分析安華之於馬來西亞改革的角色。他在澳洲留學時主修政治,研究伊斯蘭黨,作為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的重要策略幕僚,也是反對陣營的論述大將。 他認為烈火莫熄影響整個世代,就像一種印記,現在馬國無論是在社運、...
文化研究
Ko Tsì-jîn
9月 27,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兩種台語,兩個台灣
日前,豬哥亮、陳亞蘭主持的電視綜藝節目《萬秀豬王》,因遭投訴有「性暗示」也就是開黃腔,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處以新台幣60萬元罰金。有評論指出,以公權力禁止別人公開談論性議題,代表政府對此議題的「保守落後」,也展現了封建時期的「家長心態」。 其實,「保守落後」的,「家長心態」的,不只是政府與公權力而已,而是整個主流社會,包括台語族群內部長期在「國語」規約訓令下成長的世代,...
‹
…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