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為生活而憤怒的以色列人

友善列印版本

30歲的Ady說,他年底要去日本和印度工作了。

這位道地的以色列年輕人,學的是舞蹈。日本人和印度人需要他把舞蹈和表演專案結合為一。這點,Ady帶著以色列人普遍的自信口吻說:「這就是我的工作」。

「我不想繼續待在以色列了」,說到理由,Ady卻搖著頭抱怨,只要有機會,以色列年輕人絕不放棄出國工作的機會,哪怕打工也好。

「玩樂嗎?」,坦白說,我的問題很「白目」。

「不、不、不,我們在以色列的生活成本太高了」,Ady指著那10坪大、一居室、靠近特拉維夫中央車站的房子搖著頭說,「我這個房間,租金要2700雪克爾」(台幣23000元)。

在以色列(尤其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過於昂貴,房租吃掉月收入一半是普遍現象,至於買房子,像Ady這樣的年輕人想都別想,「房事難、物價高」逼得以國年輕人寧可出國找工作,也不想留下來。


在特拉維夫美麗、陽光的海濱旁,一群宛如別墅區的建築物正拔地而起,這些房屋大約40多坪,每間售價高達四、五百萬雪克爾(約台幣4000萬元)。

據稱,這些多被法籍猶太人買走,加上國際熱錢的炒作,讓以色列房價宛如伸縮金箍棒,一指直衝天際,也把許多年輕人打到郊區或貧民區,壓迫他們在生存線上苟延殘喘著。

Ady的租屋處,正被一片由五金廠的吵雜聲、貧困的黑人區層層包圍。

除了房價、物價高,吃掉生活成本的,還有稅高。

根據以色列政府公佈的「搶錢規則」,月收入在5280元雪克爾(台幣44350元)以上的上班族,每個月要被扣掉10%的最低所得稅;9010元月收入者(台幣75680元),要被扣14%;月收入超過67,630元(台幣56.8萬元)的「好野人」,會被課徵到50%的所得稅最高稅率。想賴都跑不掉!

在高稅率、高物價、高房價等「三高」之下,以色列人憤怒過、也冷感過。有以色列年輕人說,「當年我們從KIBBUTZ(以色列集體農莊,類似人民公社)來到大城市,充滿期待和希望。如今,年輕人卻在城市裡迷茫地生存著,付出遠大於收穫」。

10月22日,特拉維夫甫結束市長選舉。Ady口中那位「腐敗」、兩年前的夏天曾被45萬人抗議的70歲市長羅恩‧胡爾代連任了。但投票率僅有三成多。內心充滿憤恨卻無可奈何的選民,連想用腳投票做出改變的動力都沒有。

2011年夏天,在特拉維夫的「仁愛路」-羅斯柴爾德路(Rothchild Rd.)上,曾一度聚集高達45萬人、幾乎快被怒火焚身的老百姓。他們在羅斯柴爾德大街上露營一個月,被媒體稱為「帳篷運動」,這也是以色列版的「無殼蝸牛運動」。

這是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最大的群眾示威事件。抗議者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有宗教人士、小孩、老人。彼此信仰和黨派不盡相同。但「三高」卻意外地凝聚起充滿反權威的個人主義,平時宛如散沙一片的以色列人團結之心。

但抗議完後,到底留下什麼?

恐令台灣難以想像地,誕生了一個中間派新政黨:「擁抱未來黨」(Yesh Atid )。而創建這個政黨的黨主席,竟是前以色列電視節目主播亞伊爾-拉皮德(Yair Lapid)。

2012年春天,這位曾被以色列選為「最性感男性」的拉皮德宣佈離開媒體圈,跟隨他父親的步伐投身政壇。拉皮德從「帳篷運動」中獲得創黨理念,投身成未來黨的政治目標。

他在一幅美麗的願景中高喊:「一個政府的執政優劣,不取決於國家實力,而在於它的人民是否幸福,是否會以身為該國公民而自豪」。

十個月後,這個「幸福家園」的理念,在強敵環伺的政治競爭裡,脫穎而出,於2013年初的120個席次國會大選中,躍身為以色列國會的第二大黨(19席)。拉皮德則成為聯合政府的財政部長,在殘酷的政治現實中,努力實現他的「幸福」理念。

但諷刺地,當上財長後的拉皮德卻祭出緊縮預算案,將以色列的收入稅和增值稅分別提高1.5%和1%,家庭育兒補貼同時面臨削減。

這種緊縮措施被視為不合比例地「懲罰」中產階層,搞得不少支持者深感遭背叛,紛紛聲討拉皮德及未來黨,讓拉皮德裡外不是人。國家預算赤字的現實和幸福生活理想的兩難之間,拉皮德應點滴在心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