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鄭麗君
3 月 22,2014
【時事想想】沒有民主程序 沒有服貿協議!
2009年日本小說家山崎豐子發表長篇小說《命運之人》,對掌握政府的有權勢者,透過黑箱作業與密室政治謀求私利的現象,提出了沉重的控訴。2014年三月,台灣青年以佔領國會行動,對當前政府為強行通過服貿協議,踐踏民主的獨裁作為,揮出了重重的反擊,讓瀕臨失靈邊緣的代議體制出現生機。 圖:邱顯洵作 發起反黑箱服貿運動的民主陣線,...
新一
3 月 20,2014
【打狗吹水】台灣社會的「三合一敵人」:中國國民黨政權
馬邦伯霸王硬上弓,硬是要讓「服貿」闖關,引發人民憤怒,夜佔立院。此一情節,宛如烏克蘭流亡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F. Yanukovich)去年底琵琶別抱轉向俄羅斯主導的「關稅同盟」,並放棄與歐盟簽署關乎未來烏克蘭與歐盟經濟整合的「聯合協定」(Association Agreement),終於引發烏克蘭人民對於統治者透由經濟整合,...
蔡曉林
3 月 14,2014
【想想看電影】那是最惡劣的年代,還是最美好的年代?──初探從《賽德克巴萊》到《KANO》中的殖民反思
近期課綱微調的議題炒得轟轟烈烈,在尚未上映前,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國片《KANO》也被熱烈地討論。有人從預告片中質疑本片是否過於親日媚日,把被殖民的一九三零年代再現得過於美好,也不少人將本片與導演馬志翔、監製魏德聖的另一部日治時期歷史電影作品《賽德克巴萊》相互比較其中的殖民歷史,尤其是片中如何再現日治時期的形象,更是觀眾關注的焦點。 首先,《賽德克巴萊》...
潘信榮
3 月 11,2014
放下道德譴責,來場飲食革命吧!
從塑化劑、毒澱粉、大統、胖達人到近日的鼎王,食安危機就像是月經般的固定報到。然而隨著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也彷彿愈來愈痲痹無感。於是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犬儒主義者,抱著「反正吃那麼久了也死不了」的心態,假裝問題不存在。或是像網路鄉民般訴諸市場機制: 「不爽不要吃」。 台灣藍鵲茶團隊的同學,除了賣茶,平時也實際參與農事。 圖片來源:新鄉村協會...
沈政男
3 月 08,2014
【時事想想】克里米亞、烏克蘭與俄羅斯
烏克蘭危機目前的最新發展是,克里米亞預定於今年3月16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認可克里米亞國會通過的加入俄羅斯決議,以克里米亞六成以上的俄裔人口來說,公投勢必過關,但美國已經警告,這項公投違反烏克蘭憲法。 克里米亞目前是烏克蘭境內的自治共和國,是1954年前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將其劃歸給當時同在蘇聯底下的烏克蘭,而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就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
黃育徵
3 月 04,2014
政治民主之後,教育也要民主化
最近教育部高中課綱調整定案,其中以歷史教科書的本國史調整比例最高,其所引發的爭議雖然挑動了台灣社會最敏感的神經,但也正好讓全民正視台灣教改的幾個基本盲點,何嘗不是導正教改方向的最佳機會! 從民主社會的進化來看,「教育民主化」 是深耕和捍衛民主、人權的基石 其實這個爭議的重點不僅在於調整後的課綱內容所隱含的意識形態,...
張之豪
2 月 25,2014
【雞籠勃露斯】1947年,三月八日,基隆
《1947年,三月八日,基隆》 二二八大屠殺(228 Massacre)這個在臺灣歷史中舉足輕重的事件,在最初有兩個場景很重要。 第一個是1947年二月二十七日在臺北大稻埕的私菸查緝,聚眾抗議。 第二個是十天後,三月八日,中國軍人抵達臺灣開始厲行屠殺的開始,地點是基隆。 臺北是全臺沸騰的開始。基隆,則是黨國力量抵臺血腥鎮壓的開始。...
Mattel
2 月 24,2014
【週一想想】族群台灣:胡志強落選等於中華民國滅亡?
聲勢落後於林佳龍的台中市長胡志強,在2月22日與眷村民眾一起吃餃子時說:民進黨選上,未來退輔會沒了、中華民國也沒了、兩岸和平發展也沒了。這麼熟悉的語言,好像回到199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 (到底是民進黨當選,中華民國沒了?還是國民黨當選,中華民國沒了?圖:網路) 1994年台北市長大選,打著「最亂的時代,最好的選擇」口號要建立「新秩序」的新黨趙少康,...
陳清泉
2 月 22,2014
流沙上的泰國民主
泰國人民不懂得如何守護民主成果,讓這個有黃袍佛國與微笑之國別名的國家,因陷入政治抗爭的泥淖中,「泰式民主」在分裂社會嚴重對立下,再也笑不出來。 泰國自1932年由君主專制改為君主立憲政體後,軍方、皇室多次介入政局,甚至主導政權更迭,人民民主素養不足,公民社會不成熟,近年紅衫軍與黃衫軍街頭的對峙,在民主崩壞與政治動盪下所建立的制度,只是一種「流沙上的民主」。封鎖曼谷行動仍持續進行,...
黃帝穎
2 月 21,2014
讓中國審稿 王郁琦守不住憲法
王張會的評價,各界看法不一。馬英九總統19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盛讚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的訪中行,是「郁琦超過預期」。但是他在中國的言行,其實並沒有超越當年的辜汪會談,反而是王郁琦讓中國事先審稿,才是民主社會的意外! 王郁琦日前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坦言在南京中山陵博愛廣場提到「中華民國」,事前曾向中國「打招呼」,而且在南京大學的演講內容,也有提供部分內容給中國看過。也就是說,...
‹
…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