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威臣
4 月 18,2016
從熊本大地震看東京的地震防災經驗
4月14日晚間九點半,位於日本九州的熊本縣境內,發生了芮氏規模6.5的強烈地震,由於震央的益城町震度高達七級,因此立即造成了熊本縣境內多處災情,震央附近的自治體也有許多建築物倒坍或變成危樓。然而就在28小時之後,一場地震規模更大、高達芮氏規模7.3的地震,再度襲擊熊本,結果導致原本已成危樓的建築應聲倒坍,更嚴重的是由於地震規模更大,因此造成的災害也更讓人怵目心驚了。 事實上,...
社會安全
吳作樂
4 月 18,2016
如何看貧富差距?官員與學者的爭論
貧富差距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然而打開新聞盡是些似是而非、而且觸碰不到核心的言論,以〈誰偷走了貧富差距?〉一文來說,裡面的基本統計概念錯誤層出不窮。在此必須說明到底如何觀察貧富差距,以及該文的統計問題錯誤何在。 已有母體資料,為何需要抽樣? 該文提到主計處採用一萬六千戶的樣本數,這在統計而言就是荒謬。之所以要做抽樣是因我們無法或不便獲得全體資料(母體資料)才使用的統計方法,...
社會安全
萬宗綸
4 月 05,2016
讓城市的移動服務擺脫「健全主義」思維
前不久有兩則令人錯愕的新聞,都與移動有關。一則是桃園中壢一位身障者向公車招手,公車卻都沒有停下來,導致他等了兩小時才搭上車,最後錯過預定時間的高鐵,向桃園客運反映後,表示是司機沒有看見他;另外一則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太太,在新北市新莊搭乘公車下車時,司機搶快,整個人還沒完全離開車體,公車門就關上,老太太的雨傘因而被公車門夾住,最後被公車拖行一公尺多,不幸去世。 這類的新聞,...
社會安全
林耀盛
4 月 01,2016
義憤之後,改變之始
又發生令人髮指的女童割喉案,人神共憤。女童母親在哀傷中以堅定的語氣說,這不是社會案件,這是她的女兒發生意外走了。她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對嫌犯,對死刑支持或廢除,沒有任何的想法想要說出來」。從女童母親的面孔,悲慟中不以激情的語言訴說,或許正是迫使我們需要由傾聽面孔的訴說中領悟:脆弱不安的生命不但已然岌岌可危,且正在發生。從社會處境來看,信任機制的斷裂,擔憂佔據了文化想像。恐懼文化的一個不幸後果,...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怡秀
3 月 31,2016
【日本想想】 阿宅等於潛在犯罪者?──犯罪事件的媒體「標籤化」歧視
一個小女孩來不及長大,就離開這個世界,如此令人不捨的事件,以我們難以想像的方式發生了。我們想尋找原因、理出頭緒,於是鉅細靡遺檢視加害人的身家、個性、狀態、生活習慣,試圖歸結出原因,卻沒意識到在「歸結」的過程中,又造成了另一個族群的傷害。這次的事件,引起關於精神病患的汙名化論戰,令我想起了日本主流媒體對於「動漫」、「阿宅」的不友善態度。 最近日本熱烈討論著一個誘拐事件。2014年3月,...
社會安全
呂建德
2 月 26,2016
長期照顧要從老人健康時開始
長期照顧的財源於總統大選落幕之後,稅收制以及保險制之爭也隨之塵埃落定;然而,當我們揮舞著完善長期照顧的大旗時,更應該討論的是,對於老人照顧服務的想像是什麼?從蔡英文總統當選人的長照2.0來看,雖有論及從預防保健到安寧善終都是長期照顧的涵蓋範圍,但在長期照顧的規劃內容之中,絕大多數還是在於已進入失能失智階段的老人身上,針對何謂預防保健卻缺乏具體內容。 我認為,老人照顧若要臻至完善,...
社會安全
蔡榮裕
2 月 15,2016
台南地震救災裡的人性:歷史傷痕處理的心理遺跡和紀念碑
災難後要救的是什麼? 天地可以包容人,但也是無情的。災難無情,做為有情的人類要做什麼和不做什麼才是救災呢?災難後要救的是什麼,除了有生命的人和動物之外,顯然地由這次台南在地震後的處理過程,我們也看見了一些不同價值更明確浮現出來,試著以文字將它們描繪出來,雖然任何價值都涉及選擇,而且是主觀的選擇。 不是不哭就是好的,也不是一定要哭,每個人有自己的過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社會安全
林耀盛
2 月 12,2016
往日崎嶇還記否? ──災後心理重建
就在小年夜凌晨,南台發生「26」強震。我們共同歷經災傷時刻與黃金救援時間的拉扯,媒體不斷報告罹難者、存活者和失蹤人數,將苦難化約為數字。事實上,每一個苦難都是獨特的苦難,但沒有獨特的苦難,如此看似悖反的命題,正適切描述苦難的處境,從未被完整紀錄書寫,只是階段性的詮釋。創傷所造成的震驚,仰賴一套包含歷史、政治、媒體等複雜機制所構成,無法透過心理病理邏輯予以單一性的理解。救災現場的急迫性、...
社會安全
吳馨恩
11 月 13,2015
無所不在的「公主羞辱」
超商的工具人廣告,引起了廣大男人的憤怒。而不少女性主義朋友發現此一憤怒,關乎「公主羞辱」。所謂的公主羞辱是一個概念,用來描述使一個人,尤其是女性或陰性,必須為那些柔弱、仰賴他人的行為,感到羞恥的「污名」 (stigma) 。 汙名來自拉丁文,意思是「痕跡」,希臘文的意思是「紋身」。它的古意是「烙印」。公主羞辱這種污名,是來自於男人的恐懼,男子氣概的建構-男人高女人一等,...
社會安全
黃俊能
10 月 20,2015
犯罪熱點公佈,遠遠落後國外
「犯罪熱區」(crime hotspot)在國外早就行之有年,近日台北市政府公佈「犯罪熱區」消息,引發熱烈討論。政府犯罪資料的公佈,其實在國外,先進國家早就實施,並且將犯罪資料視為公共財,公佈所有犯罪資料給民眾,作為警示及社區聯防的作用。 個人在2009年受邀內政部警政署發表〈地理空間資訊系統在警政執法之應用與發展──兼論國土安全思維〉演講時,就率先提出國外公佈「犯罪熱區」與「...
‹
…
3
4
5
6
7
8
9
10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