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李中志
五月 20,2019
婚姻是基本人權,不是特權
如果隨便去問一個美國人應不應該禁止黑白通婚?除非你問到三K黨,大概十之八九會認為這根本不成問題,因為禁止黑白通婚是不可思議的,但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是否立法禁止黑白通婚是依各地民情傳統,絕大多數的人認為,人民本來就有權以族群界定婚姻的範圍,而國家出手干預人民立法保護血統,即制定所謂anti-miscegenation laws,反而是更不可思議的做法。 翻開美國的平權史,...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莊泰富
五月 16,2019
【男人想想】748法案底下的男性
圍圍是個輔導老師,他是個男同志,他,同時也是一個女孩的父親。 2005年10月,圍圍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真愛-喵喵。大學遇到彼此的他們,交往三年後就在校園中遇到了挑戰,正在修習教育學程準備實習課程的他們,差點被主任終止實習,在主任的觀念中,男同志是不能擔任實習老師的。 此外,校方也要求雙方的家長都到學校會談,在封閉的校園環境中,校園對同志的不友善不僅只發生在學生身上,...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黃寶玉
五月 16,2019
【時事想想】「你們的孩子是天使」 同志家庭在老師、鄰居眼中的真實面貌
2019年5月17日,在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這天,台灣將發生一件全世界矚目的大事件,並會被永久記錄下來,成為「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履歷」上重要的一筆。因為台灣婚姻平權法案將交付立法院表決,並且是直球對決,沒有退路。 無論表決的結果如何,(經過沒有誠意的協商,傷害感情的公投,政治角力的多方拉扯之後),只有身為「...
司法人權
李冠霈
4 月 16,2019
發聲的未完成式:不恐龍大法官RBG教我們反思的事
從RBG身上學到的事 在台上映一個多月的《法律女王》與《RBG不恐龍大法官》兩片,皆以美國第一位猶太籍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柏(RBG)為主角,描述其求學、家庭、職涯生活,由此歷程窺見魯斯如何突破加諸在她身上的社會角色期待,並以自己的法律專業作為實踐平權的著力點,一步步成為美國自70年代迄今,消除因性別而生權利不平等法律案的重要推手。 藉由兩部電影刻劃魯斯的個人經歷,...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王柏皓
1 月 30,2019
和解的系譜學:和解和原諒有何不同?
和解(die Versöhnung)與原諒(die Verzeihung)的差異 在遭逢納粹聞所未聞之惡後,四周向鄂蘭襲來的是法律上究責的無能為力以及德行上受盡潰敗的受困感,這種受困感在她早期思想札記當中相當明顯。雖然她在1940年代開始追溯極權主義之前的各種歷史轉捩點,但是到了1950年代困惑著她的卻是,要如何和解(die Versöhnung)?特別是犯下種種不義行徑、...
司法人權
林若曇
1 月 29,2019
沒有人是局外人:遏止犯罪不能只靠加重刑罰
近期瑞典發生一起嬰兒被擄走,警方以近乎「癱瘓全城」的方式在三個小時內尋獲的事件,讓許多人驚嘆瑞典的社會安全網如何健全,為什麼瑞典能夠做到,而台灣卻不能呢?該城市的人不論是主動或被動,都參與了協尋被擄嬰兒的行動,這反映出了瑞典對人權及生命的重視,不只是懲戒犯罪,而是盡可能防範於未然,即使對象是一個小嬰兒。 瑞典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法治觀念與人權意識缺一不可,也因為如此,從事發到逮捕嫌疑犯,...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東京新生
12 月 20,2018
台灣轉型正義工程前景渺茫?
世界各國在執行轉型正義的過程中,阻力總是大於助力,台灣當然也不例外。日前選舉後,民進黨大敗,可能開始在各種進步議題上退縮,近日促轉會公布要去除威權象徵的工作進度報告,府院與民進黨立委避免外界認為民進黨不拚經濟、只拚政治,因此有所顧慮。而國民黨則是先在立法院提案要廢除《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更嗆聲要讓全民公投,可見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越顯渺茫。 其實就世界各國的處理狀況來看,...
司法人權
林青弘
12 月 11,2018
《1.38坪的等待—徐自強的無罪之路》:司法之前 人人弱勢
《1.38坪的等待—徐自強的無罪之路》初版於2016年12月,徐自強的「擄人勒贖」等罪之更審案件,業於同年10月13日無罪定讞。從1995年9月1日案發後,徐自強歷經21年多才獲得司法平反,回復清白與獲取公平。不是每個凶殺案件一定有誤判,但是只要任何一位死囚的判決,曾經有過違背程序正義與無罪推定原則,司法霸凌弱者,豈是法治國所應為之? 「對一個受冤者而言,在監牢裡多關一分鐘都是不公平的,...
司法人權
魏彥林
12 月 03,2018
人權是否可以公投?──從法學的視角出發
在選舉結束後,在發起公投的各方中又掀起了一波瘋狂的討論,其中又以「人權能不能公投」的討論特別引人關注,甚至有人因此認為:正因為同運人士也發起了同性婚姻公投,從而使得人權能夠通過公投決定。然而,這樣的結論從法學方法論的視角或許過於偏頗,甚至這樣的理解將會使得社會大眾認為:公投的內容可以變成毫無界線,甚至可以直接對憲法進行修改。究竟應該如何了解「人權能不能公投」的規範問題是本文回應的重點...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張皓
11 月 28,2018
數據會說話──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核心價值與其貢獻
2018年11月24日,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九合一大選)落幕,而本次大選中由於選舉制度設計為「公投綁大選」,因此有高達10項公投議案,其中又以同志婚姻議題最為熱烈,無論支持或反對方皆提出了議案,並大力動員投票。然而公投結果最終是由反同婚陣營大獲全勝,不僅推出的10、11、12號議案皆通過門檻,平權方所推出的14、15號議案,也以闖關失敗告終;這不僅是保守團體嘗試以多數決暴力否定他者的基本人權,...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