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許仁碩
12 月 30,2015
日韓慰安婦議題的「最終解決」:未解的政治與歷史之結
日前在日韓外長的會談當中,確立了所謂日韓間對慰安婦議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其內容大致有三點:日本政府對韓國慰安婦表示歉意與反省之意、日本政府出資十億日圓,由韓國政府成立財團進行善後事宜、日韓兩國日後不再就此事批評彼此。 消息一出,台灣政府除了趕緊重申自己也一向積極對日本要求解決台灣慰安婦問題之外,並且呼籲日本政府也應同等地對待台灣慰安婦。台灣的輿論也多半抱持著肯定態度。然而,...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邱伊翎
12 月 23,2015
獵人的無盡悲歌?
當布農族獵人Talum被判下三年半的重刑,理由是因為「為了讓母親食用而狩獵」不叫「文化」,拿了比較比較進步的改造獵槍狩獵,不叫做「傳統」。到底,我們對於「傳統」跟「文化」的理解,究竟是什麼呢? 孫大川曾經說過,每次回去部落看到原住民的祭典,他都覺得很難過,因為,他覺得自己好像在看一場又一場的「喪禮」,部落文化不斷在消失,只剩下祭典跟儀式。 「文化」...
司法人權
吳馨恩
12 月 16,2015
掀開警政系統性別歧視的帘幕
有名生理男性的基層警員──葉繼元,遭到申誡處分,甚至可能失去工作,只因為他「留著長髮」;此一同時,台灣警用的防彈衣只有「男用」與「男用縮小版」,完全不考慮女性的胸圍,造成許多女警的不便,不僅增加露出防護漏洞的機率,甚至還會被糾正「衣著不整」。 關於這些問題,我認為並不能只討論「警員的服儀規定與配備涉及性別歧視」此點,因為男警不能留長髮、女警防彈衣使用不便,...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邱文聰
12 月 11,2015
頂新案後,台灣的食品管制該何去何從?
頂新案地院判決至今,各種循著正義直覺與法感情而提出的鍵盤評論,紛紛出籠。昨天彰檢也已提起上訴。輿論從爭辯法官偏袒有錢富商還是檢方舉證不足,到直接質疑法院違背科學專業,錯認有毒原料經過精煉,就可符合食用標準,等於容許把大便當食品原料;從指責法官在多達近三百頁的判決書背後,已陷入專業主義迷障,到乾脆主張食安甚至公害案件都應改採「有罪推定」原則;從討論台灣食管法該如何解釋適用,...
司法人權
地瓜周
11 月 20,2015
基督徒給基督徒的呼籲-婚姻平權法案勿陷立場之爭
我信奉基督教,是一位基督徒,故對我來說「聖經」及「教義」所傳遞的是一套普世價值,我相信並願意遵守,而這套普世價值,與其他宗教、社會文化的期待有部分的相通,即便立意基礎不同;相對的,這套普世價值也有許多部分是非基督徒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非基督徒於此價值觀的不理解,我不會予之責難,因在未觸犯社會法制為前提時,我不具有責難他人的權力,僅有上帝具有審判的地位及能力,第二是因各人的家庭背景、...
司法人權
施逸翔
11 月 11,2015
莫讓刑法227爭議,掩蓋兒少自主決定表意權
任何的自主決定和表意自由,不論成人還是兒童的自主行動,都不可能在抽象毫無條件限制的情況下所為,背後必預設制度性的權利保障措施,包括禁止政府濫權、保護行動者、救濟程序、及任何與權利影響者相關的資訊是否夠透明?能否參與決策?教育推廣與提昇權利意識,是否到位?兒童作為特殊身份,往往受到制度性的全面保護,目的在使兒童免於任何暴力與剝削,這無人會反對,只會擔心保護是否充分。但往往在保護心態下,...
司法人權
戴秀雄
10 月 17,2015
迷途在財產權保障釋義學之海:美河市與釋字732
讀著釋字732的本文是種五味雜陳的感覺。初看以為在諸多徵收案件中,多了一件可以翻轉的;但後面解釋理由不長的主文,卻讓人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一是對於釋字709號以來司法院解釋品質的低落的失望,另外則是為了徵收案件的核心問題在這號解釋裡沒被真正處理到。 嚴格來說,憲法保障私財產權與徵收規範的法理在架構上非常簡明。也就是說,私財產權是人民經營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經濟元素,...
司法人權
楊宗澧
10 月 10,2015
在世界反死刑日看台灣選舉年的死刑政治學
英國的犯罪學者羅吉爾‧胡德(Roger Hood)教授是研究死刑制度的知名專家,他曾對全球的死刑制度進行全面考察,他的研究也認為,死刑制度的廢除,政治人物的政治意願是一項重要關鍵。面對只剩不到100天的2016年台灣大選,各個政黨候選人已逐漸進入白熱化的肉搏戰階段,就選舉戰略來看,我們雖可預期選戰過程中的政見將逐漸趨於一致化、保守化,然而一旦面對對手或選民在死刑存廢這項議題的挑戰時,...
司法人權
李中志
10 月 09,2015
尋找廢死的哲學基礎
世界廢死聯盟於2003年將十月十日定為「世界反對死刑日」,今年為第13年。與其慶祝一個與台灣人民無關的辛亥雙十,不如利用這天來思考一下我國對廢死的論述該何去何從,畢竟有死刑的國家已是少數,而我國去年的死刑執行數量竟還排在15名,除了美國我們可以大聲說「人家民主大國也持行死刑」外,和我們比的就剩中國、北韓、伊朗、蘇丹、葉門,這種人權水準的國家了。 然而選舉逼近,為了迎合我國偏向保守的民情,...
司法人權
黃丞儀
4 月 19,2015
憲改: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任何一個在這次修憲提議中,主張採用內閣制或是增加閣揆同意權的政黨,都必須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回歸中華民國憲法本文就好? 1991年第一次修憲,為了回應野百合學運終止「萬年國會」的訴求,首次以增修條文的方式,把當時的三個國會(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改成在台灣進行選舉。隔年進行的第二次修憲,明定1996年開始進行總統直選。自此而後,歷次修憲都是圍繞著總統直選後的政治結構進行調整...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