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廖雅君
8 月 31,2017
【女人想想】限縮「權勢性交」定義 司法保護不了被害人
台南地檢署8月22日舉行記者會,就林姓女作家一案(以下稱林女),陳星被告發與未滿十四歲及未滿十六歲之人性交、利用權勢性交、強制性交、強制性交致羞忿自殺等罪嫌,均認定罪證不足,因而對陳星不起訴處分。我們認為,檢方對於權勢性交定義過分限縮,以及對於教師的權勢過於輕忽,使得刑法第228條規定的「權勢性交罪」很難成立,被害人的正義無法伸張。 性侵害案本就不易定罪,加上林女已經過世,...
司法人權
薛淑娟
8 月 17,2017
【女人想想】說出〝我願意〞的那一刻,你簽下的是結婚證書還是保護令
28歲的小玲,越南新住民,嫁到台灣10年,丈夫大他15歲,在砂石場工作,小玲除了照顧兩個讀小學的孩子外,也在便當店工作,放假時還會去找幫人打掃的工作想要多賺點錢,丈夫雖有固定工作,卻從未拿給他家用,下班回家就是喝酒,看著小玲每天出門,再加上朋友的無聊嘲諷:「老婆長那麼漂亮,要顧好不要被別人拐走啊!」其貌不揚的丈夫開始懷疑小玲外遇,時常酒後辱罵甚至毆打她,...
司法人權
呂欣潔
7 月 20,2017
【欣潔想想】下一個30年,台灣的民主之路
1987年7月15日,台灣結束了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在這幾乎是全世界最長的戒嚴歷史下,許多的常民血淚與壓抑痛苦的生命因著這樣的高壓政策,或失去自由、失去生命,或失去了面對自我的能力,並且將這樣的因子,世世代代著延續著,成為了台灣人的民族性。 1987年7月15日,我即將滿四歲,這四年活在戒嚴時期的短暫時光或許對我沒有太多的影響,對當時正值青壯年時期的我的父母來說,...
司法人權
西區老二
7 月 18,2017
同婚釋憲違憲?誰該道歉?
報載前副總統呂秀蓮批評「同婚釋憲違憲」,「大法官不應該走在立法院前面」針對「未立法」的情況宣告違憲,「應該對全民道歉」。很遺憾,根據其所持理由來看,呂前副總統可能太久沒唸憲法,大概釋字400號以後就沒update了吧? 1. 呂前副總統說:大法官不應該針對「未立法」的情況宣告違憲。 錯!問題在於如果憲法上有一個權利,但遲遲沒有透過立法予以落實,...
司法人權
陳昱齊
7 月 17,2017
從「言論叛亂」除罪化反思解嚴的歷史意義
今年是解嚴30週年,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總統明令台灣地區自7月15日零時起解嚴,台灣本島結束自1949年5月20日以來,堪稱世界紀錄的長達38年戒嚴統治,但解嚴後的台灣社會真得「解嚴」了嗎?解除戒嚴是否意味著「白色恐怖時期」走入歷史? 眾所皆知,白色恐怖時期許多的「政治案件」都是冤案、假案、錯案,其中又以「言論叛亂」最令人聞風喪膽,...
司法人權
呂欣潔
五月 22,2017
【欣潔想想】20年後的5月24日
2017年5月24日,將會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一天,同時也會是亞洲歷史上無可取代的時刻。 這一天,台灣的大法官將會公佈對祈家威和台北市政府所申請的兩件與同性婚姻有關的釋憲案結果,這將會是台灣首次、也是亞洲第一個由大法官針對性傾向相關議題所提出的憲法解釋。亞洲是五大洲中,唯一尚未有任何國家通過婚姻平權的大洲,在現今全球已有超過十億人口居住在同性能夠結婚的國家中的這個時代,台灣的這一步,...
司法人權
許又方
五月 21,2017
為何我反對廢死的態度改變
最近幾件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主嫌都在法院逃過一死,引發台灣輿論強烈的質疑。原本面對殘酷的殺人者可以免於「償命」,筆者與多數反對「廢除死刑」的民眾觀感一致,總覺這些「劊子手」應該以命抵命,豈能容他們僥倖苟活,並且耗費人民的納稅錢供其坐監吃住?這樣所謂的公理正義何在?但自從筆者在幾個月前讀完曾經擔任美國法院助理、律師,現任教於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法律系的亞當‧班福拉多(Adam...
司法人權
葉博文
3 月 06,2017
【二二八70週年】福爾摩沙的呼喚──1947到2017
今年屆滿70週年的228事件,一直是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也是遲至近年來才逐漸被打開的禁忌與枷鎖。這起影響近代台灣甚為巨大的事件,從鄭南榕、陳永興、李勝雄等人推動「228和平日運動」以來,媒體界、出版界與學術單位才開始關注,史料、口述見證與相關研究也才陸續問世,政府資料逐漸解密,成為今日接近、理解228事件的認知基礎。 受限於戰後1947年的社會情境,有關228事件的口述大多以台灣人為主,...
司法人權
鄭素賢
3 月 06,2017
概述芬蘭與台灣監察職權之差異
記得以前課本上學到,國父孫中山認為設置監察院是獨步全球的設計。但是,最近以來,廢除監察院的提議卻是甚囂塵上。有人主張,監察院存廢涉及憲法層次,豈可輕易論之。就此而言,我認為,憲法是一個國家藉以彰顯立國的精神與價值,並非是不容挑戰或變更的萬年聖典。人類文明既然是隨時代潮流而演進,前人所訂的憲法更應該是被後代人所檢驗與調整,以反映不同時空背景與當代思潮,切合現實環境的需要。 政治學上有個理論,...
司法人權
莊泰富
3 月 02,2017
【女人想想】一個受害者位置 各自培力
光腳的愛麗絲:2009年開始,勵馨找了一群曾在人生道路上因性而遭受過創傷的人,把她們聚在一起,跳脫出有別於傳統社工/政府、個案/法律的方式,透過戲劇治療的方式,培力這群女人。勵馨前後花了五年的時間,直到2013年,勵馨才敢大聲的說出口,這群女人,「沒有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 「不要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堪稱2016年經典語錄,來自於一名女大學生被「酒醉撿屍」後跟其老師的對話。...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