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賴彥丞
1 月 22,2018
從《1987》想想鄭性澤案:刑求幾時休?
在戲院裡看著《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這部講述全斗煥軍事獨裁時期,韓國匪諜搜查處的警察將大學生朴鍾哲刑求致死,引發人民怒而發起「六月民主運動」終結獨裁統治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幾個月前台灣也有一起經法院認證的警察刑求被告案例:鄭性澤案(2002年台中豐原十三姨KTV殺警案) ,台中高分院不只改判鄭性澤無罪(現已無罪定讞),更認定偵辦該案的豐原分局刑事組警方有對被告刑求取供之事實。...
司法人權
陳昱齊
1 月 10,2018
轉型正義的基本功:「政治檔案內容分析」的重點
檔案管理局在去年12月28日發佈新聞稿表示,日前完成約50萬頁政治檔案的內容分析索引,可以讓使用者更快速查詢及掌握政治檔案的內容型態。對於檔案局正在進行的政治檔案整理工作,筆者認為應該將重點放在建立每一份文「件」的內容分析及人名職銜資料庫的建立這兩大部分。 首先,近年來檔案局徵集大批政治檔案,早期徵集的檔案多已做到以「件」為單位的內容分析,但新徵集的檔案多數僅建檔到「案」的層次,...
司法人權
陳昱齊
1 月 01,2018
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幫兇?檢視威權時代大法官的歷史責任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下稱「促轉條例」)終於2017年底由總統公布,接下來就是籌備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關於「促轉條例」的立法目的,第1條開宗明義要處理「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不法行為與結果」。大法官會議的解釋,過去二十多年來對於台灣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深化是有目共睹的,但比較少人會去討論,事實上,大法官會議的解釋在威權統治時期,也是促成「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共犯。...
司法人權
地瓜周
11 月 28,2017
鞭刑是一種道德制裁,還是人性嗜血的滿足?
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近來有民眾提案針對酒駕累犯、性侵犯及幼童傷害者施行鞭刑,如今該提案已有高達26,892名民眾附議。為什麼民眾對此提案迴響熱烈呢?以下為筆者的看法。 受到傳統道德教育的長期教化,價值觀保守的民眾,面對酒駕犯、性侵犯,特別是幼童傷害時,他們的憤怒不只為了受害者,亦為了遭到傷害的道德價值。這一類型的民眾以長輩居多。 然除了三綱五常的根深蒂固外,主流媒體...
司法人權
邱顯智
11 月 15,2017
【書摘】《我袂放你一個人》:等了十四年的母親節 鄭性澤案(下)
書名:我袂放你一個人──律師,永遠的反抗者 作者:邱顯智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27日 出版社:大塊文化 【書摘】《我袂放你一個人》:等了十四年的母親節 鄭性澤案(上) 羅律師的事務所實習期滿後,我決定來到台中自己執業。主要是當時爸爸腦部需要開刀,因此只好提早從嘉農退休,進住嘉義長庚醫院治療。想到自己到德國後已經六、七年不在家,跟太太商量,在台中自己開業,...
司法人權
邱顯智
11 月 15,2017
【書摘】《我袂放你一個人》:等了十四年的母親節 鄭性澤案(上)
書名:我袂放你一個人──律師,永遠的反抗者 作者:邱顯智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27日 出版社:大塊文化 二〇一一年二月八日,那是過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我進入羅秉成律師的事務所開始律師實習,才剛踏入新竹北大路的事務所,羅律師就拿了一袋子,裡面裝了一些卷宗,對我說: 「這件張娟芬認為有冤枉,你看一看!」 接過袋子,拿出裡面的卷宗,看到上面寫著「鄭性澤,死刑...
司法人權
李坤融
11 月 06,2017
比起優惠,我們更想要社會正義:談身心障礙手冊優惠
這幾年來,持有台灣身心障礙手冊的社會福利不停增加,從交通方面的公車、火車、高鐵,到休閒旅遊方面的電影、展覽、博物館皆有之;各式各樣令人羨慕的優惠,可以看出各界對於身心障礙者有一定程度了解,且願意釋出善意接待。 社會已經從過去隔離排斥,轉變為今天瞭解差異並給予優惠;為了彌補先天條件的不足,達到積極性的差別待遇。這個概念像是:行動不便者,如將車子停在離目的地太遠,...
司法人權
囁
10 月 26,2017
沉默與排斥不會讓社會更好:談文萌樓與性產業污名化
文萌樓於今(106)年10月20日荒謬地遭強制歸還原屋主,這一切與我們有何關係?除了道德地支持(或反對)並理解文萌樓過去歷史之外,我們應從怎樣的角度來看待文萌樓的存廢、性勞動及性產業,以至於自救會官姐的被迫投海、麗君及白蘭的生命遭遇?筆者認為文萌樓的存廢議題不僅超越藍綠,更涉及公民道德與文明社會成熟與否的高度,社會不應就此選擇沉默、避而不談。 文萌樓的過去與現在...
司法人權
Han Hung
8 月 15,2017
拉麵、排隊、孕婦
最近平面媒體有個新聞,聳動的標題大意是:孕婦吃拉麵插隊解壓縮。其實就是店家禁止俗稱解壓縮的排隊行為:一個人來排,最後多人入內。店家也規定途中任何原因離開都視同解壓縮:無論你是病人還是孕婦。 有兩位一起到也在最前面的朋友,其中一位是孕婦,因需要先去了廁所,回來後因為店前沒有座位坐在旁邊,而被其他客人認為是解壓縮。 店家解決這樣紛爭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在店外放張凳子給行動不便的人,...
司法人權
呂欣潔
7 月 20,2017
【欣潔想想】下一個30年,台灣的民主之路
1987年7月15日,台灣結束了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在這幾乎是全世界最長的戒嚴歷史下,許多的常民血淚與壓抑痛苦的生命因著這樣的高壓政策,或失去自由、失去生命,或失去了面對自我的能力,並且將這樣的因子,世世代代著延續著,成為了台灣人的民族性。 1987年7月15日,我即將滿四歲,這四年活在戒嚴時期的短暫時光或許對我沒有太多的影響,對當時正值青壯年時期的我的父母來說,...
‹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