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林若曇
1 月 29,2019
沒有人是局外人:遏止犯罪不能只靠加重刑罰
近期瑞典發生一起嬰兒被擄走,警方以近乎「癱瘓全城」的方式在三個小時內尋獲的事件,讓許多人驚嘆瑞典的社會安全網如何健全,為什麼瑞典能夠做到,而台灣卻不能呢?該城市的人不論是主動或被動,都參與了協尋被擄嬰兒的行動,這反映出了瑞典對人權及生命的重視,不只是懲戒犯罪,而是盡可能防範於未然,即使對象是一個小嬰兒。 瑞典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法治觀念與人權意識缺一不可,也因為如此,從事發到逮捕嫌疑犯,...
電影戲劇
,
司法人權
紹沖
1 月 28,2019
從蒙古紀錄片《女獵鷹人》談台灣性別平等之路
《女獵鷹人》(The Eagle Huntress)是2016年蒙古國紀錄片,票房與風評俱有不俗表現,與同年印度在台大賣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都是從競技運動切入,探討女性在當代社會面臨到廣義的「玻璃天花板」議題。 獵鷹或稱鷹狩,是蒙古由來已久的狩獵方式,特別是在蒙古西部的少數民族哈薩克族中,是一項文化傳統與生活方式。然而,既名之為「傳統」,便得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東京新生
12 月 20,2018
台灣轉型正義工程前景渺茫?
世界各國在執行轉型正義的過程中,阻力總是大於助力,台灣當然也不例外。日前選舉後,民進黨大敗,可能開始在各種進步議題上退縮,近日促轉會公布要去除威權象徵的工作進度報告,府院與民進黨立委避免外界認為民進黨不拚經濟、只拚政治,因此有所顧慮。而國民黨則是先在立法院提案要廢除《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更嗆聲要讓全民公投,可見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越顯渺茫。 其實就世界各國的處理狀況來看,...
司法人權
魏彥林
12 月 03,2018
人權是否可以公投?──從法學的視角出發
在選舉結束後,在發起公投的各方中又掀起了一波瘋狂的討論,其中又以「人權能不能公投」的討論特別引人關注,甚至有人因此認為:正因為同運人士也發起了同性婚姻公投,從而使得人權能夠通過公投決定。然而,這樣的結論從法學方法論的視角或許過於偏頗,甚至這樣的理解將會使得社會大眾認為:公投的內容可以變成毫無界線,甚至可以直接對憲法進行修改。究竟應該如何了解「人權能不能公投」的規範問題是本文回應的重點...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楊佳恬
11 月 18,2018
從「伴侶登記」到同性結婚:奧地利以釋憲通過婚姻平權
多年來,位於中歐約九百萬人口的奧地利,民意調查均認同「非異性伴侶也有結婚的權利」,不過奧地利雖然是政教分離的民主國家,但教會的勢力依舊雄厚,每每有婚姻平權方案登上檯面,總受到保守教會人士的強烈反彈。後來國會在2010年勉強立了一個專法,稱之「伴侶登記法案」(Eingetragene Partnerschaft Gesetz);筆者也曾為此發表一篇文章發表於想想論壇(奧地利的婚姻平權史一路走來...
司法人權
賴彥丞
10 月 30,2018
認識自己 尊重他人:性平教育不該放棄
2018年同志大遊行人數經主辦單位預估達近十四萬人,再次創下同運集會之歷史新高,本次的重點除了期許能修改已被司法院大法官第748號解釋文宣告違憲的《民法》,納入同婚保障條文,還有捍衛因保守勢力反撲而面臨危機的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 即便大法官已釋憲確立未來同婚合法化,然部分保守團體仍不死心,持續操作相關議題並散播歧視、保守的性別觀念給大眾,並推動所謂「『愛家』三公投」——第十案「婚姻定義」:...
司法人權
陳碧娥、李儒林
10 月 25,2018
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
二十三年來,陳碧娥(黃媽媽)接過無數通電話,協助處理了上百件軍中人權事件,這二十個個案是她無法忘記,也最希望大家知道的故事。《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全書取材自黃媽媽多年處理軍中人權案件的珍貴紀錄,加上資深記者李儒林的冷靜筆鋒,每個案件的記述都讓人沉思不已。 透過這些案件,可以看到二十三年來軍隊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軍中人權事件也有了不同的樣貌。老一輩的人常說:「...
司法人權
莊泰富
10 月 18,2018
【男人想想】從女權自助餐中看見男性對父權的控訴(下)
往前閱讀:從女權自助餐中看見男性對父權的控訴(上) 究竟是性別平權?抑或是雙重標準? 在美商工作的小翰是大家眼中的鄉民,平日上班搭捷運時就逛PTT的八卦版,一看到母豬教的文章就會一起推文「母豬母豬,夜裡哭哭」的推文[1]。他覺得跟一群網友一起推文「母豬母豬、夜裡哭哭」,就跟一群好友在酒吧喝酒講自己女友的壞話一樣,是正常的事情,但他知道什麼話可以對誰說,不能對誰說,小翰認為「...
司法人權
鄭國生
10 月 16,2018
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機關內的非典型勞動
「在兩年內,(中央政府的)派遣人員要歸零。」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的這番話,一語道出行政院於今(2018)年7月18日所核定的〈行政院暨所屬機關(構)檢討勞動派遣運用實施計畫〉(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之目標──要在2020年底前,「強化非典型人力權益保障」。且在行政院所屬的14個部會中,特別指名7個機關(內政部、教育部、法務部、勞動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衛生福利部及文化部等)...
司法人權
賴彥丞
10 月 01,2018
不想被Google的權利:「被遺忘權」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科技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每個角落,個人已幾乎難有隱私可言。然隱私權是人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來重視人權的歐盟早在網路尚未普及的1995年,便制定了「個人資料保護指令」(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隨著時代演進,歐盟又在2016年訂立「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這部號稱「...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