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劫運

友善列印版本

日治時代便建製至今的樂生療養院,是台灣第一間痲瘋病院。

 百年前,醫學技術尚未發達,世人們對痲瘋病不了解,認為得此病的人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且無藥可救。即使後來藥物發明並廢止隔離政策。但在社會大眾的長期誤解下,與世隔絕已久的院民們,面對一個突如其來的陌生社會,只好選擇繼續與院為家…,至少這裡還有熟悉的大樹與溫暖的人情味。

1994年,捷運局錯誤的決定—新莊機廠預定地。喚醒了將要被世人遺忘的幽靜綠蔭,掀開這段被時代所犧牲的歷史記憶,盡是早已無力向政府泣訴人權的年邁身影。從此,外界的聲援者們便不斷湧入,只為了要求安全居住環境,得以使居民們安養天年。

但文化資產的保留呼聲卻抵不過經濟發展的「進步」論述。2007年3月16日一張無情的拆遷公告,堅持強調分段通車不可行的捷運局,召喚一隻隻名為「發展」的無情怪手,竟使早已搖搖欲墜的歷史建築裂縫加劇,發生走山危機。縱使政府後來改口可分段通車,不過,記憶中的屋舍早已拆成碎片瓦礫。

這回哲學非星期五很高興邀到青年樂生聯盟,來與我們重新回顧樂生院的歷史,並談談後續的發展,以及接下來我們又該如何一同來起身抵抗這波「樂生劫運」。

一群被世界遺忘的人們

在看完令人憤怒又催淚的《樂生劫運V2.0》紀錄片後,樂生青年林靖豪便先為大家簡介一下樂生院的成立背景。

他提到,樂生院是台灣第一座公立且「治療」漢生病的療養院。漢生病又俗稱癩病、痲瘋病,患者是被癩桿菌所感染,其症狀為末梢神經常因癩桿菌侵蝕而扭曲變形,更可能因四肢麻木失去痛覺而截肢。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初期被視為絕症,所以便採用強制隔離式的治療。

雖然後來藥物發明得以根治疾病,可是因為長期隔離於社會的錯誤政策,使病患飽受大眾歧視,居民們已無法回歸到社會中,便從此真的「以院為家」,繼續在樂生院中生活。直到1994年台北市捷運局將新莊機廠選址於此,讓年邁的居民們,不得已只好為了保衛家園而起身反抗。

新莊機廠的錯誤選址:文資保存、走山危機,醫護人權!

針對捷運新莊線機廠的錯誤,林靖豪整理並且說明三大理由。

其一,文化資產與古蹟保存的價值。如同《樂生劫運V2.0》中所不斷強調, 樂生院作為見證台灣漢生病人被強制隔離的歷史,樂生院民一生更是親身體驗,像極了「活古蹟」。此外,院區更是擁有許多日式建築的特色風貌,並在空間規劃上得以看出醫療設施和隔離政策的遺跡,深具文化遺產之保留價值。

林靖豪也提說,就文化資產與醫療設施的角度,很適合公共衛生、歷史與人類學等相關的學者前來做相關的學術研究。但是,文建會(文化部的前身)的作法僅在2005年12月公告6個月的暫定古蹟,期間並未做任何的實質審查程序。到了2009年,還被監察院糾正!

其二,2010年起新莊機廠工程開始了大規模開挖樂生坡腳,使原本就不穩定的地質開始有滑動的跡象,甚至許多的房舍也有產生了龜裂和位移,令居民們人心惶惶。

「樂生舊院區建於地下水涵養豐富的地層帶上,導致坡腳一開挖,脆弱的山坡便會走山!政府雖想要用地錨來固定,但不夠深的地錨卻只能打進地水下的地層中。」林靖豪以樂生走山危機示意圖來解說,並強調「一旦走山!就不只是樂生院民的事了,而是新莊機廠週邊幾十萬人都會受影響!」

面對走山危機,捷運局的說法僅強調「我們比各位更重視院民安全」、「狀況都在掌控中」、「『上面』的指令是要繼續施工」為由不願面對真相!

其三,就醫療人權而言,雖然政府有為樂生居民們新建迴龍醫院,但在設計上並不是佔在居民的角度來設計,林靖豪表示「樂生院民行動不便,多是以電動輪椅代步,但醫院在設計上,就以病房門口為例,就窄到不易通行。何況,有去過醫院的人就會知道,病床的擺設只不過像另一種形式的『監獄』。」

「在舊院區中,居民們彼此熟識,相互照應,且生活起居多半也可以自主。何必一定要強迫年邁的居民搬遷原本熟稔的居住環境呢?」林靖豪強烈質疑,況且原以「樂生不拆,捷運不通」的理由,也在2012年12月5日雙北市長已共同宣佈「捷運新莊線將於無機廠狀態下有條件全線通車」下不攻自破。「難道就不能就地安置,讓居民在熟識的環境中,安養天年嗎?」

3月16日再次上凱道:土方回填,遷移機廠;指定古蹟,重建樂生!

「即使機廠工程已施工泰半,且樂生房舍已被部分拆除,甚至有些院民們早也抵不住時間的壓力。但!對於這個說謊的政府,不肯認錯的政府,3月16日我們將再次上凱道,展現追討正義的決心!」林靖豪用堅定語氣,說明再次上凱道的原因。

林靖豪提出再次上凱道的訴求,我們要求「土方回填」,將被挖掉的土方回填至原處,用土方的重量壓住持續滑動的邊坡,以阻止災情繼續擴大。以及「遷移機廠」,除了停止新莊機廠的工程外,進一步提出應要再增設「新樹林站」,並將捷運機廠移至台汽機料廠。

再者,便是要確實「指定古蹟」,以保全重要的文化資產樂生療養院,甚至要把過去錯誤的拆遷房舍,給重新建設起來,「重建樂生」將歷史遺址還原,讓後人們能理解過去台灣的這段歷史。

【全文轉自哲學星期五粉絲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