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份補給】即將改頭換面的原宿車站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臉書一直有不少朋友,轉貼東京的JR原宿站即將要被拆除的消息,大家都對於這棟已有95年歷史的老建築,即將消失感到惋惜,也認為保護文化資產比台灣先進的日本,居然也有這樣的事情,感到不可思議。

就在11月19日,JR東日本發布消息,除了宣布明年(2020年)3月21日開始,目前正在興建的原宿站新站房將開始營業,也說明在明年東京奧運與帕運結束後,現存的舊站房將會拆除改建。公布後台灣各大媒體也跟著報導這個訊息,不少人議論紛紛,驚訝於為何JR東日本怎麼會拆掉這座老車站。

畢竟過去大家對於日本,醉心於保存古老文化與建築,甚至於花費500億日圓,只會恢復東京車站往日的外觀,而感到欽佩,但為何這次卻要拆掉珍貴的老建築。當然JR東日本也有話要說,原因是原宿周邊地帶,已被劃入防火區域,而老舊的原宿站建築,並不符合法規,加上每天有超過7萬5千人次出入,為了安全不得不如此。

當然JR東日本的做法是贊否兩論,不過走過九十多年風華的原宿車站,如今面臨重大時刻,也許是未曾想到的事情。原宿車站是在1906年開業,不過當年周邊大多是森林與農地,人煙稀少所以根本沒什麼人在這個車站出入,直到1919年明治神宮開始興建以後,使用原宿站的人口才變多。

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原宿站重建,並選定原站址南側,距離澀谷較近的現址,由當時鐵道省(之後的國鐵)技師長谷川馨,設計了英式風格、具有八角形尖塔的木構站體,並在1924年完工啟用,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原宿站了。

會選擇新址興建,主要還是因為明治神宮的關係,服務參拜的旅客而將車站靠近表參道,也由於明治神宮的關係,還興建一座皇族專屬的月台,作為皇族前往明治神宮參拜,以及天皇出發前往沼津或是葉山休養時,搭乘列車之用。

這座1925年興建的「宮廷月台」,由於近年來天皇與皇后大多使用東京車站進出,因此進入平成時代之後,也幾乎沒有使用過,但就位於原宿車站的北側,列車經過時都會看到,十分醒目,也讓原宿站有著與其他車站所不同的地位。

歷經95年的歲月,期間還經歷了二次大戰東京大轟炸,但原宿站卻奇蹟的躲過空襲,而戰後的日本復興以及1964年東京奧運,原宿站同樣沒有缺席。1970年代開始,原宿當地則一躍成為年輕人的時尚聖地,不管是竹之子族、原宿羅拉族、之後的Para-Para或是近年的KAWAii文化,都是由這裡發源,然後影響全世界。

可以說原宿車站不但代表著歷史,也是次文化的發端,這樣的雙重身分,也讓這座濃濃英國風的木造小站,成了年輕人心目中的文化代表,但即便是如此,也躲不過歲月的摧殘,原宿車站的站體早已出現許多裂縫,木構材質也有不少龜裂。

而且站內狹窄的月台與聯通道等現有設備無法拓寬,每當列車進站時,出入人數暴增,車站根本無法負荷,甚至於連月台都進不去,無形中也增加不少危機。而車站旁的明治神宮,因擁有廣大的森林,早已指定為防火區域,加上東京目前正進行地震防災改造計畫,這座都內最古老的木造車站,無法符合相關法規。

也因此JR東日本在2016年公佈了數座車站改造計畫,其中便包含原宿車站了。當時還傳出JR東日本將要拆掉舊站進行改建,引發一陣騷動,甚至於有不少團體反對,並要求政府應該指定這棟非文化財的老車站為古蹟,只不過JR東日本的態度相當曖昧,直到這次公佈相關消息為止。

明年東京奧運期間,由於附近有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加上外國觀光客將會大幅增加,也因此目前JR東日本正在進行新站建設工程,在原本的車站與明治神宮的神宮橋之間,另外興建一座跨坐式的新站,此外在池袋上野方面的2號線外,也正在興建一座新的月台。

明年三月新站與新月台完工啟用後,池袋上野方面改使用新月台,至於現有的月台,則由澀谷品川方面的列車停靠使用,不但將上下行旅客區隔,候車的空間也更加寬敞。

至於新的車站空間不但是舊有的三倍,就連廁所的數量也是原有的兩倍,驗票閘門也加倍,加上出口由現行的表參道口增加為東口與西口,讓旅客出入更加方便,而寬廣的通道也不用擔心緊急狀況疏散時,會發生危險了。

而新車站完工啟用之後,原有的舊站房在奧運與帕運期間,因出入的旅客增加,增加的站務員,將會使用舊站房作為休息室之用,直到奧運結束後,將會將舊站房解體。JR東日本並表示,除了保留部分可用的建材之外,也會改用符合防火耐震基準的建材,並且以原車站設計進行重建。

JR東日本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兼顧歷史保存與法規、安全等最妥善的方式,目前根據日本的媒體報導,重建的位置也將是目前舊站房的原址,而重建之後,將會作為商業設施之用,讓這座老車站繼續存在原宿。

然而談到歷史與發展的衝突,不僅是各國所面臨的問題,孰重孰輕也是一大抉擇,過去JR西日本就曾在2007年,將建於1897年的「嵯峨嵐山站」拆除改建,當時也曾引起軒然大波,至今仍讓人感到惋惜。

而這次原宿站的改建方式,是否能夠獲得民眾的支持,仍要再觀察,但這座車站走過九十多年的風華,早已成為原宿的地標,如何兼顧保存與開發、甚至於安全,相信仍是未來議論的話題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