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許有爲
1 月 16,2016
選後國會多數組閣:中國國民黨的憲改躁鬱症?
隨著台灣總統與國會大選的到來,選前喧騰作為政治攻防的種種議題,也在投票日不得進行競選活動的限制下,暫時告一段落。在這個短暫的寧靜空檔,且讓我們回顧一下去年九合一選舉之後,由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提出的「閣揆同意權」,以及選前兩個禮拜提出,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國會多數組閣」這兩個一體兩面的憲政訴求。並且,讓我們把握投票結果尚未揭曉的此時,對未來選後的憲政運作法理,做一個初步的前瞻與確認。...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陳俊光
11 月 10,2015
媽咪,你為什麼要拉皮條?
點進來的網友沒猜錯,這篇文章與劉喬安(註一)有關,而她也的確有個念小學的女兒。但也可以說無關,因為她可能並未涉案,而且我要談的也不是她個人。 先從幾個相關的臨床個案談起(註二): 個案一 呂小姐,三十四歲。她在二十二歲大學剛畢業時未婚生女,之後在家中家具工廠上班,並在父母協助下撫養女兒,並在女兒六歲時讓其進入貴族私立小學就讀。五年前家中公司因中貨傾銷倒閉(註三),...
司法人權
張紹中
12 月 25,2014
最近的法務部,歷史上的護家盟
法務部提了一狗票反多元成家民法修正案的理由,幾乎沒有半個能通過公共辯論過程的邏輯檢驗,這個已經有很多人談了,那不叫法學上的技術見解,那叫為特定價值觀背書,技術或許會有技術上的難題,但沒有價值立場,人才會有。 這件事更值得批判的地方在於:法務部在立法院的報告,是作為修法時,新法在執行上的技術面參考。行政體系在價值的選擇上,本來就可能非常保守,但作為官 僚,必須擁有專業與效率,...
司法人權
Mattel
8 月 05,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包青天與洪仲丘
台灣人愛看電視的習慣,我想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比擬,其中,台灣有線電視頻道之多,或許可以列入金氏世界紀錄了。有趣的是,當全世界電視系統都在數位化時,台灣有線電視的數位化牛步,愛看電視的台灣人卻能忍受;包含有線與有線在內的電視頻道超過上百個,節目重播與濫竽充數令人不滿,愛看電視的台灣人卻不會抗議;至於,節目重播時還有高收視率,這更是台灣人的傳奇了。 《包青天》這部電視連續劇,...
司法人權
施逸翔
7 月 26,2013
校園反毒不應犧牲學生自主與隱私
教育部針對去年12月1日部分立委呼籲政府執行全面尿檢驗毒,軍訓處副處長林煌已公開表示:「為顧及學生人權,不太可能強制各級學校所有學生接受尿篩。」然而,新竹市政府漠視該政策,反將新竹市全面尿篩勢在必行,遂於今年6月對轄內所有國高中生發放有問題的同意書,並在三所國中的試行檢驗之後,將於9月進行市內全面的施行。 此舉如教育部所言,違反學生隱私人權,且所謂的「意願書」...
司法人權
傅偉哲
7 月 24,2013
【貓貍想想】失控的苗栗開發;失衡的台灣民主
2010年六月,苗栗縣政府劉政鴻派出怪手,開進竹南大埔自救會陳家農田,將即將收成的稻穗搗毀;原本,劉政鴻以為這只是又一次聯合地方警、政、媒勢力,像是黑道行凶般,「殺人不留活口」的拔除「竹南科學園區擴建基地」徵收計劃的最後24根釘子。誰知道,大埔陳家手持DV將劉政鴻的惡行全都錄下來,並恰巧的透過一位遠在台北的公民記者剪輯後置後,丟上網路,引發網友大量點閱、轉貼,並引來社會撻伐(這起事件後稱「...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馬非白
8 月 13,2020
【被遺忘的歷史】李登輝與台大法學院葉城松案
「台灣民主先生」李登輝前總統,二○二○年七月三十日逝世,耆壽九十七歲。他一生對台灣的貢獻,是自承接蔣家王朝極權體制後,擘劃終結極權體制並帶領台灣邁向民主化,最為厥偉,其過程的驚滔駭浪,及他年輕時數次險涉劫難,都令人回顧時增添不少懷思。 其中以被疑牽涉一九五四年的〈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委會台大法學院支部〉案(簡稱「台大法學院葉城松案」),最為驚險,該案是從一九五○年李水井〈...
司法人權
紀惠容
6 月 26,2020
【勵馨想想】直視兒童在校園、機構被性侵犯真相
台灣未成年人口將近四百萬,到底有多少孩子曾被性侵害?尤其是潛藏在教育及照顧兒童機構如:各類型學校、宗教機構、兒童運動競技訓練場所、兒少福利機構、及前述機構辦理之營隊、少觀所、少年監獄等受傷的孩子,大都是事發生多年之後,才一一被爆出,而且大部分是集體性侵害案件。孩子很難在權力不對等的機構、學校裏,吐露被性傷害的事實,尤其是熟識、漸進式的壓迫,孩子更難啟齒。...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
休閒育樂
黃彥瑄
9月 23,2019
國產恐怖遊戲到電影改編:《返校》如何重構敘事?
上映於2019年的《返校》為導演徐漢強第一部劇情長片,該部電影改變自2017年的同名國產恐怖遊戲。於此之前,徐漢強所導演過的作品也大都與遊戲有所關聯。無論是2004年《第十五伺服器》還是2005年《請登入線實》,皆以線上遊戲作為主題發想,在虛實的交替間,構築出似真似假的世界觀。 2017年的《返校》遊戲是一款以恐怖冒險為主題的解謎遊戲,其中仰賴大量的道具和資訊去推動劇情的發展。因此...
司法人權
潘寬
7 月 17,2019
太陽花學運打人警察與殉職鐵路勇警豈能相提並論
根據媒體報導,前總統馬英九出席弔唁英勇殉職的鐵路警察李承翰時,除了表達慰問,他也建議應該對於警察訓練、執勤、周邊環境進行檢討,並做好事前防護,以避憾事重演。這部分他的發言或許還可以接受,但馬前總統以下這段發言則讓人徹底傻眼,他說: 「對當初反服貿事件曾經違法遊行、抗爭的人全數不處罰,讓很多執行公權力警察非常失望,中央政府一定要支持警察,當警察被打被羞辱時,一定要處罰鬧事者,否則就沒有公道、...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