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份補給】台灣人權在日本

友善列印版本

1970年代的台灣,經濟開始成長,但人民對於政治上的箝制,開始爆發不滿,黨外反對運動逐漸蓬勃發展,雖然國民黨當局企圖持續以高壓的手段,管制人民的言論自由,但面對民眾的反抗與節節敗退的國際地位,國民黨政權可謂是兩面受敵。

自1949年國民黨在中國內戰中敗北,而「轉進」滯台並展開威權統治以來,不但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令,禁止民眾組黨結社與禁止新的報紙發行(黨禁與報禁),此外還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架空憲法而讓國民黨當局可以為所欲為,大量逮捕處決政治犯,造成長達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期,並造成台灣人民在政治上的噤聲。

不過許多知識份子不畏懼強權,仍然奮力抵抗,雖然下場仍是身陷牢籠,但台灣人民的努力,終究感動了許多海外人士,紛紛伸出救援之手,不但協助遭國民黨通緝的政治犯逃離台灣,出錢出力協助政治犯家屬,得以度過難關,也有部分的外籍工作者,成立遊說團體,向歐美先進各國宣傳國民黨迫害人民,並要求相關政府向國府施壓,拯救政治犯的性命。

其中參與最深的,除了海外台僑之外,就屬日本的支援者們了。基於歷史情誼,台日兩國的民眾原本就較為親近,且地緣關係台灣距離日本最近的與那國島,僅有111公里之遙,加上戰後出國唸書的優秀台灣子弟們,除了美國之外,前往日本負笈者眾,種種的條件下,讓日本成為政治受難者逃脫的首選。

早在228事件之後,便有許多遭國民黨通緝打壓的台灣人,逃往當時仍為美國佔領的琉球(日本沖繩縣),白色恐怖期間,陸續有不少受難者搭乘漁船偷渡至沖繩後轉往海外。同時期日本正經歷60年代的體制衝撞期,許多日本人開始重視國際局勢與人權。

1970年代開始,由於前往海外就學的台籍學生日眾,他們在海外看到了國民黨對待台灣人的不公不義,因此許多人開始在海外鼓吹台灣獨立等議題,並印製如「台灣青年」等刊物,這也讓自己成了黑名單無法返國,而許多外籍記者、社會工作者等,同情台灣人的處境,便轉而支持這些無法返國的台灣人社團。

這當中,成立於1977年的「日本台灣政治犯救援會(台湾の政治犯を救う会)」,就是一個救援台灣政治受難者的重要國際組織。這個組織是由一群日本上班族、家庭主婦及知識份子等人,因同情遭受打壓的台灣異議份子,而在東京所成立。

日本台灣政治犯救援會的成立原委,最早是當時旅居台灣的三宅清子女士,曾經協助過台灣政治犯,將相關的信件與自製的刊物,以及政治犯名單等,透過秘密管道帶出國,讓國外了解到在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之下,有一批政治犯正被關押在監獄之中。

1976年三宅清子女士返回日本之後,與當時在大阪市立大學任教的川久保公夫教授、和服務於日本教科文協會聯盟的可兒裕二等人會商,之後越來越多志同道合之士陸續加入,因此在隔年7月24日成立了這個組織。

日本台灣政治犯救援會的成員們,蒐集到台灣的政治犯資訊後,便在日本各地的鬧區(如東京新宿、澀谷等地),以演講、集會遊行等方式,或是投稿至日本各大媒體,將相關訊息向外發散,藉以向國民黨施壓,進而釋放台灣政治犯。

這些日本友人在台灣民主遭受打壓時,伸出援手救助台灣的政治犯,像是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之後,多位美麗島雜誌社的成員遭國民黨逮捕,日本台灣政治犯救援會包括事務局長可兒裕二、台裔日本人黃崇子女士、高中老師桐越大道、手塚登士雄等成員,便在東京街頭舉行演說會,聲援正被關押的施明德等人。

成員之ㄧ的渡田正弘,還冒險前往台灣,與政治犯家屬聯繫,除了解情勢狀況打探消息之外,也將救援會在日本所募集的經費交給家屬們,作為美麗島案政治犯的保釋金,並將相關的訊息資料帶回日本。沒想到就在即將離台返日,通關時被海關人員攔下,還遭到刑求,最後被關押84天後驅逐出境。

然而救援會的努力,獲得極大的迴響,而他們無私的付出,最終讓國民黨政權讓步。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總統就任,不但廢除了海外黑名單,也釋放了政治犯,之後國會全面改選,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道路,因此日本台灣政治犯救援會便在1994年解散。

這段感人的歷史,並沒有太多國人了解,而他們如今也都成了白髮蒼蒼的長者。就在文化部成立了國家人權博物館之後,積極的推動台灣的人權教育,也記錄下這一段過往,並舉辦「海內外人權救援展」,讓國人同胞了解這些海外人士的義舉。

2021年9月,駐日本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將台灣的人權展移至東京展出,是第一次的海外出展。這次的展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而且選擇了當年出力頗多的日本,邀請了當年日本台灣政治犯救援會多位成員參加。駐日代表謝長廷在出席開幕式時,有感而發的說,人權與自由並非從天上掉下來,而專制獨裁也不會自動消失,需要有政治民主運動,進而產生力量,付出犧牲的代價,才能夠改變政治。

對於當年曾參加台灣政治犯救援的成員們來說,即便他們在日本沒沒無聞,然而曾經的付出與犧牲,間接促成了台灣民主化的開花結果,如今這個島上的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們,心裡的悸動可想而知,而這也是台日友誼的證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