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吳國玄
10 月 06,2012
《姊妹》:室外廁所與基本工資
取材自同名暢銷書的電影《姊妹》(The Help),是一部涵蓋種族、女權、階級議題的電影,並透過輕鬆詼諧的方式來呈現這些沉重議題。主角配角表現皆精采到位。最近基本工資議題延燒,讓我想起片中反派角色:希莉。 希莉在片中壞事幹盡。她待人刻薄,連親生母親也不放過;她不願幫助窮人,聲稱不借錢給幫傭是對她好;她種族歧視,蓋室外廁所致力於落實完全的種族隔離;她謹守家庭價值,為鎮上少婦結婚生子的領頭羊。...
司法人權
釋昭慧
10 月 04,2012
談「情」說「愛」話「清涼」
開學以來,似乎老是繞著「同志」主題在作演講,可能與暑期主持一場同志佛化婚禮有關。上週至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演講,本週在玄奘大學清涼禪學社演講,下個月則是清華大學彩虹祭講座,信箱裡還有一份世新大學的邀約,目前尚未得暇回函。我遲疑未覆的原因是:再這樣「不務正業」下去,我的系所評鑑得開天窗,訪評委員一定會把我「死當」。 在玄大清涼禪學社的演講,題目是:「談情說愛話清涼」。...
司法人權
汪融
10 月 01,2012
選擇當台勞,因為我青春-青年勞動力全球流動的新樣態
前陣子《今周刊》「清大學生淪為澳洲屠夫」的報導,引發社會嘩然,這則報導之所以吸晴,固有當前經濟困局等社會成因,究其緣由,「名校學生淪為台勞而引發社會關注」的現象,反應出台灣社會對於「名校」的迷思、對於「勞」的歧視,而無視於當前青年勞動力全球流動的新樣態。 「一名年輕人願努力以勞力換取報酬」,如果我們把「清大」這塊招牌拿掉,再把「澳洲屠夫」的印象拿掉,...
財政金融
,
司法人權
林峯正
9月 28,2012
江國慶冤賠逾億 全民買單
眼看著齊聚在台北地方法院門口的民眾,列隊將手上的巧克力金幣投入象徵國庫的碟子中,心中頓時湧起陣陣的酸楚。 還記得去年年初,農曆過年的前夕,馬總統前往江家,當面向江媽媽道歉,並承諾會儘速還給江國慶清白。去年9月,軍事法院透過再審程序判決江國慶無罪;11月底,核定了史無前例逾一億元的賠償送到江媽媽手上,總算是對江家有了基本的交代。 剩下來的工作便是對社會的交代。我們要知道,...
司法人權
方嵐
9月 25,2012
蘇建和無罪 正義女神尚未回歸
21年的時間是多久? 21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高中新生唸完高中,進入大學念法律系,畢業後當完兵,然後再去唸完研究所,接著出國去唸博士,最後進入法學界教書。這是我自1991年後的21年。 然而有的人卻要因為警察、司法體系的錯誤,自1991年後在生死邊緣之上徘徊了21年,而有的家庭也為同樣的錯誤心中充滿怨氣的度過21年。21年對於蘇建和三人來說,就是這樣位於生死邊緣折磨的時間,...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沈雁
9月 20,2012
擁抱同志,越早越好
我記得小時候,當我慢慢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同志,發現自己翻閱雜誌不會去看女人的胸脯,而卻對於綜藝節目中有「猛男」眼睛一亮。也記得國中的時候,不敢在一般晚上看,會半夜偷偷打開電視看了「孽子」,那時候的自己,充滿著罪惡感。 國小的時候,對一個男生很好,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只覺得很喜歡跟這個人在一起。到了國中以後,這個名詞開始出現,而且開始意識到,這似乎是一個不正常的事情,更多的時候,...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Shengte Weng
9月 14,2012
從憲法與刑法看扁獄中去留
最近對於是否釋放陳水扁前總統議題,攪起社會一池春水。國際人權組織及美國司法部前部長相繼關心扁之獄中人權,郝龍斌市長基於藍綠和解主張扁保外就醫,馬英九總統則表示把外就醫就是間接放了阿扁,並明確表示不會考慮特赦扁。 曾經引領台灣政壇風騷數十年的陳水扁現象,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不勝唏噓。但深入思索此問題之根源,筆者認為本案問題之成因在於,台灣對於總統體制之定位不明,...
司法人權
邱顯智
9月 10,2012
從蘇建和到鄭性澤
從蘇建和到鄭性澤,不一樣的案件,一樣媽媽悲傷的眼淚。 八月三十一日上午十點,臺灣高等法院再度判決蘇建和等三人無罪。這個走了二十一年的程序,終於走進了歷史。隨後蘇建和三人隨即在羅秉成律師、立委鄭麗君、作家張娟芬等人的陪同下,搭上小巴士前往臺中看守所,他們的目的地: 探望鄭性澤。 鄭性澤是誰? 鄭性澤是另一名死刑犯。他被控在2002年1月5日於台中豐原的警匪槍戰中,持槍射殺一名員警。...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新一
8 月 22,2012
【時事想想】翻開林益世的黑色筆記本
屢創新低的台灣司法信任度,幾乎形同破產。不僅政治性案件,常啟人司法有藍綠差別心的疑竇,縱連一般的司法案件,恐龍法官或檢察官,往往更令人不敢恭維,懷疑司法人員的社會常識與智商。 不論如何,台灣崩壞的司法,實是到了若不再造,已不足以扮演停紛止爭的仲裁角色,並從仲裁過程中建構一套足以讓社會信服的正義標準,而讓社會秩序得以維持。邇近,沸沸揚揚的林益世貪污索賄案中,林本人藉勢藉端的勒索言語,...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張雁翔
8 月 17,2012
林益世會不會成為李慶安第二?--談林益世貪瀆案的法律問題
2012年的6月27日,壹週刊大幅報導了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在2009年擔任任立法委員期間,收受廠商陳啟祥6300萬元賄款,並於2012年再次索賄8300萬元。這個案子不但終結了林益世的政治生命,也讓以清廉自居的馬政府徹底破功。 林案雖然還在偵查階段,但是媒體分析林案有可能大案小辦。此案雖然暫時退出媒體焦點,但相關法律爭議還是值得探討分析。 陳啟祥算不算自首?...
‹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