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撲馬
10 月 14,2014
【撲馬想想】精障者死刑──智商61和智商59的差別
最高法院在近期之內,針對「精障者」是否可以判除死刑,發展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見解。2013年時,最高法院刑八庭針對陳昆明殺人案,認為〈兩公約〉所要求的「精障者不得判處或執行死刑」是有法律效力的。然而在2014年時,針對彭建源殺人案,最高法院的刑四庭卻又指出,兩公約不過是「敦促」各國廢死,不能當作精障者的免死金牌。 當然,最高法院自我矛盾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司法人權
撲馬
10 月 06,2014
【撲馬想想】丟鞋,丟書,還是丟大便?
基進側翼聯合競選總部主任顏銘緯,向馬總統丟出了一本「被出賣的台灣」,控訴馬總統出賣台灣主權的行為,日前收到了傳票,可能負上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責任。對此,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總統是社會名器,由全體國民選出來的人,對他的尊重就是對整個國家體制的尊重。」;「極權制度下採取暴力或過激行為乃屬合理,但台灣是個民主法治國家,就應該透過既有機制去表達訴求。」 當然,...
司法人權
林濁水
10 月 02,2014
【華山論劍】搞垮醫學研究?搞垮國家安全都不在乎了── 置國家存亡於度外的檢察官(一)
在教授研究費案風波中,柯文哲被檢察官追殺到掉淚,他說檢察官全面追殺教授尤其還挑對象的作法是「這個國家瘋了」。幾件研究費案一再被法院判無罪,檢察官們鍥而不捨地上訴,直到最高法院刑事法庭不得不透過會議統一見解才罷休。 但對研究費案罷休並不表示對柯文哲罷休。在國民黨強大壓力下,現在檢察官又開始緊鑼密鼓地對柯文哲MG149案進行傳訊偵辦,國民黨人士更逼教育部、...
司法人權
撲馬
8 月 18,2014
【撲馬想想】 人渣V.S.台八子
高等法院認為,馮光遠罵盛治仁「人渣」構成公然侮辱的「人格否定」,拘役20天。 我國目前有侮辱和誹謗兩種不同的犯罪。如果今天某公務員根本沒收錢,我卻說他收錢,這會造成具體事件中名譽的損害,因此藉由虛構事實來破壞他人具體的名譽,就是誹謗罪目前存在的目的。 但是侮辱就不一樣了。侮辱跟事實無關。例如馮光遠罵盛治仁是人渣,法院不用去調查「盛治仁到底是不是人渣」這個事實。...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撲馬
8 月 11,2014
【撲馬想想】 依法行政謝謝指教 vs. 無法可管嘿嘿一笑
前陣子王丹想要回台就醫,但缺了回美證,基於美方作業緩慢,因而公開請求台灣移民署通融,被許多鄉民認為是「耍特權」。而移民署大義凜然地跟王丹說道:「很抱歉,一切依法行政,恕難辦理」。 而這陣子震驚全台的高雄氣爆事件,在最後究責之時,經濟部竟然兩手一攤,說石化管線「無法可管」,而對於公布管線一事,竟然是「基於國安,不便公布」。 然而,「法律」二字在這兩個案例上,...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羅承宗
7 月 15,2014
「哪一種憲政危機嚴重?」補述
馬總統今年七月十日與五院院長茶敘,其中針對臨時會監委人事同意權遭杯葛一事,提出「如果讓監察院空轉的話,過去大法官已有解釋,『是一個違憲的行為』」云云。的確,倘若在野黨持續在二次臨時會杯葛監委人事案,今年八月一日後,監院將面臨舊委員卸職、新委員不及產生的空窗。監院沒有監委,確屬憲政史上第二例;但此一情況,是否真如執政黨所說的「違憲」或「憲政危機」,倒值仔細斟酌。 ...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Mattel
7 月 14,2014
【島嶼邊緣】馬英九的監委名單當然很有問題
馬英九提名了29名監委名單,相較於本屆名單,僅7位留任,等於提名了22位新面孔。然而,這份新名單似乎問題很大,只有馬系人馬,沒有其他黨派名單。過去讓馬英九或藍營頭痛的監委全部落馬,由於監委任期六年,下任總統在任期內無法提名監委,下屆監委不僅難以獨立於政黨之外,也將會導致馬意監委護航馬英九任內的醜事。 這份名單,不僅民進黨反對,就連國民黨立委也難以支持。國民黨立院黨團在7月13日舉辦...
司法人權
全面真軍
7 月 12,2014
破壞體制的國安會與《國安局組織法》
日前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視察」各「國安相關機關」,引起憲法學上熱烈的討論,楊仁壽前大法官投書媒體指出金溥聰的行為違法又違憲。但亦有持相反意見的學者投書另一平面媒體認為,反對金溥聰出巡係對《國安會組織法》的錯誤解讀,指出「國安會祕書長不是祕書處處長」,大家「小看了」國安會秘書長的權能。本文認為,討論這個憲政問題時不妨回歸憲法規範,梳理總統、國安會與國安局之關係,...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司法人權
史努比
7 月 06,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 台日憲法的宿命與哀愁
近幾天的亞洲新聞,除了香港佔中行動,或許就屬日本安倍晉三政府在內閣會議解除長久以來對集體自衛權的禁制,最令人關注。 這項爭議性舉措,美國、菲律賓舉雙手雙腳贊成,越南表示歡迎,中國與韓國持審慎保留態度,雖不是很高興,也沒出現太多攻擊。至於台灣,官方態度模糊,馬英九稱「密切關注」,民間一般分析則是此舉加強美日安保體系,對台灣似乎更添一層保障。 持較為負面看法的,則有人說它象徵著日本將重返...
司法人權
Manting
五月 02,2014
死刑不能拿來譴責殺勠,它本身就是殺戮
社會不會因為罪犯殺人償命而受益,處死兇手不能彌補那些死者失掉的生命,殺人兩次也不是維持公正之道。社會本身如有處死個人的舉動,就沒有資格譴責它的人民殺人,死刑是不能拿來譴責殺勠的,它本身就是殺戮。 ...
‹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