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司法人權熱門
司法人權
呂欣潔
7 月 20,2017
【欣潔想想】下一個30年,台灣的民主之路
1987年7月15日,台灣結束了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在這幾乎是全世界最長的戒嚴歷史下,許多的常民血淚與壓抑痛苦的生命因著這樣的高壓政策,或失去自由、失去生命,或失去了面對自我的能力,並且將這樣的因子,世世代代著延續著,成為了台灣人的民族性。 1987年7月15日,我即將滿四歲,這四年活在戒嚴時期的短暫時光或許對我沒有太多的影響,對當時正值青壯年時期的我的父母來說,...
司法人權
西區老二
7 月 18,2017
同婚釋憲違憲?誰該道歉?
報載前副總統呂秀蓮批評「同婚釋憲違憲」,「大法官不應該走在立法院前面」針對「未立法」的情況宣告違憲,「應該對全民道歉」。很遺憾,根據其所持理由來看,呂前副總統可能太久沒唸憲法,大概釋字400號以後就沒update了吧? 1. 呂前副總統說:大法官不應該針對「未立法」的情況宣告違憲。 錯!問題在於如果憲法上有一個權利,但遲遲沒有透過立法予以落實,...
司法人權
,
媒體觀察
陳俊光
7 月 09,2017
當失聲的天使再次折翼
年輕美好的生命殞落,總是讓人哀嘆不捨,也往往伴隨著自責與憤怒──氣憤社會居然讓天使折翼、責怪自己竟無能阻止悲劇發生。 報導者、寶瓶、游擊 蒄特妮平時親切、討人喜歡,但當她被克雷帶到漢娜的墳前、要她面對自己的過錯,她就崩潰了。──電視影集〈漢娜的遺言〉Vol.5 十幾天前,網路媒體「報導者」刊登了林奕含友人的訪問稿,著重探討精神疾病患者的處境:在社會上被如何看待、...
司法人權
陳昱齊
五月 22,2017
白色恐怖不法、不當審判案件救濟問題之分析
司改國是會議第一分組於5月16日通過決議,為促成轉型正義,賦予戒嚴時期因叛亂、匪諜等案由受有罪判決確定之人民救濟權利,俾使當事人得以追求真相、恢復名譽並與國家和解,應研議建立戒嚴時期疑似不當審判之有罪判決救濟機制,使國家有義務真摯面對過往時代背景下公權力之不當行使,積極以適當法律途徑治癒不當審判被害人的社會與心理層面創傷,達成和解共生: 1、...
司法人權
呂欣潔
五月 22,2017
【欣潔想想】20年後的5月24日
2017年5月24日,將會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一天,同時也會是亞洲歷史上無可取代的時刻。 這一天,台灣的大法官將會公佈對祈家威和台北市政府所申請的兩件與同性婚姻有關的釋憲案結果,這將會是台灣首次、也是亞洲第一個由大法官針對性傾向相關議題所提出的憲法解釋。亞洲是五大洲中,唯一尚未有任何國家通過婚姻平權的大洲,在現今全球已有超過十億人口居住在同性能夠結婚的國家中的這個時代,台灣的這一步,...
司法人權
許又方
五月 21,2017
為何我反對廢死的態度改變
最近幾件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主嫌都在法院逃過一死,引發台灣輿論強烈的質疑。原本面對殘酷的殺人者可以免於「償命」,筆者與多數反對「廢除死刑」的民眾觀感一致,總覺這些「劊子手」應該以命抵命,豈能容他們僥倖苟活,並且耗費人民的納稅錢供其坐監吃住?這樣所謂的公理正義何在?但自從筆者在幾個月前讀完曾經擔任美國法院助理、律師,現任教於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法律系的亞當‧班福拉多(Adam...
司法人權
葉博文
3 月 06,2017
【二二八70週年】福爾摩沙的呼喚──1947到2017
今年屆滿70週年的228事件,一直是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也是遲至近年來才逐漸被打開的禁忌與枷鎖。這起影響近代台灣甚為巨大的事件,從鄭南榕、陳永興、李勝雄等人推動「228和平日運動」以來,媒體界、出版界與學術單位才開始關注,史料、口述見證與相關研究也才陸續問世,政府資料逐漸解密,成為今日接近、理解228事件的認知基礎。 受限於戰後1947年的社會情境,有關228事件的口述大多以台灣人為主,...
司法人權
鄭素賢
3 月 06,2017
概述芬蘭與台灣監察職權之差異
記得以前課本上學到,國父孫中山認為設置監察院是獨步全球的設計。但是,最近以來,廢除監察院的提議卻是甚囂塵上。有人主張,監察院存廢涉及憲法層次,豈可輕易論之。就此而言,我認為,憲法是一個國家藉以彰顯立國的精神與價值,並非是不容挑戰或變更的萬年聖典。人類文明既然是隨時代潮流而演進,前人所訂的憲法更應該是被後代人所檢驗與調整,以反映不同時空背景與當代思潮,切合現實環境的需要。 政治學上有個理論,...
司法人權
黃猷欽
3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方寸之戰:郵票裡的228
歷史涉及記憶,記憶操弄著人們的行為模式。 1947年2月28日在台灣發生的一個事件,註定永遠不會只有一種說法,這原本是歷史的特質,在場者與不在場者,死亡、恐懼、失憶或失語,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 但是,刻意扭曲與造假畢竟不應被允許。只是,這和一廂情願或以訛傳訛的非惡意錯解之間的差別又是什麼?我相信,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面對和不斷對話,任何人想尋求單一的解答(...
司法人權
莊泰富
3 月 02,2017
【女人想想】一個受害者位置 各自培力
光腳的愛麗絲:2009年開始,勵馨找了一群曾在人生道路上因性而遭受過創傷的人,把她們聚在一起,跳脫出有別於傳統社工/政府、個案/法律的方式,透過戲劇治療的方式,培力這群女人。勵馨前後花了五年的時間,直到2013年,勵馨才敢大聲的說出口,這群女人,「沒有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 「不要亂踩上一個受害者的位置」堪稱2016年經典語錄,來自於一名女大學生被「酒醉撿屍」後跟其老師的對話。...
‹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