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李公元
1 月 16,2018
【春風化雨】「埔頂寒、海底燒」:捕鰻苗的朋友,今夜海水溫暖嗎?
時間進入一月中旬,好幾天的寒流來襲,我一直在想念著一群不太熟的朋友,他們不知道過得好嗎?他們的工作,是下海捕鰻魚苗,聽說陸地越冷,海水越溫暖,如果再加上下雨越大,海水越混濁,鰻魚苗很可能視線不好,也就越容易被捕抓到,這是我在氣溫8度的清晨5點半,在蘭陽溪出海口遇見的捕鰻人,他告訴我的經驗談。 開始注意到宜蘭海邊的捕鰻人,是在2016年歲末冬季時,剛剛搬居到宜蘭生活,...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 月 02,2018
【春風化雨】那一夜,誰是聖誕老公公?
1996年妻子和我在北部山區的一所小學任教,她的班上只有10位小朋友,但卻有半數是單親。因妻子是代理老師,自知自己跟這群孩子只有一年相處的時間,所以她告訴自己在未來的一年當中,一定要給這群孩子足夠的「幸福感」,讓他們對未來仍能懷抱希望。她回想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參加過一次住家附近教會在聖誕夜所舉辦的報佳音活動,雖然她不是基督徒,但當天晚上所帶給她的濃濃幸福感,卻讓她此生難忘。於是,...
教育文化
周盈成
12 月 05,2017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下)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上)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中) 在去(2016)年的一篇文章我已說過,如果真的追求語言多元,那麼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要做的,很清楚,就是「向華語爭空間」,包括一定要進入公共場域。只准在家裡說,...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2 月 04,2017
【春風化雨】讓孩子「玩」得自然、「玩」出能力!
童年時期的我,生長在物資缺乏、台灣經濟正在起飛、十大建設正要開始展開的年代。玩樂的場所除了學校以外,就是家裡附近的田園、溪流、海邊;沒有3C產品、沒有制式玩具、更不可能有大型的遊樂場,但卻創造了無限寬廣與可能的玩樂空間、機會與方式。 收割後的稻田是孩子們的野戰場,順著稻梗抓上來的田土就是砲彈,稻草墩是躲藏的掩體,敵人衣服上的泥土印就是我們的得分點;收割後的稻田也可以是棒球場,報紙、...
教育文化
周雅淳
11 月 14,2017
【女人想想】小媽媽不上學,是不想,還是無法?以花蓮地區為例
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5年由未成年母親生育之新生兒總數為2,972人,其中花蓮縣有103人,雖僅佔這些新生兒總數的3.4%,但若以未成年生育率看,則花蓮縣為10‰,較104年12‰低,但仍高居全國第二,且遠高於全國平均之4‰。 勵馨基金會花蓮分事務所很早就意識到未成年懷孕議題在東部地區的重要性,民國99年即開辦「青少女懷孕防治及輔導服務」,以民國105年生育的100名花蓮地區青少女為例,...
教育文化
潘寬
11 月 03,2017
別怕!性平教育不是洪水猛獸
「性平教育讓性侵變多!」 「你們誰教小孩自慰的,站起來!」 「你們現在就示範肛交給我們看!」 「教同志教育人類就會絕種!」 不要懷疑,這些就是十月二十八日在師大附中召開十二年國教社會科領綱公聽會時,現場的反同團體所言。他們除了不時咆嘯、擾亂會議秩序外,還對主持人和其他發言者說出如此脫序的話,可見其對性平教育有著極深的恐懼,彷彿洪水猛獸一樣。但其實若雙方能妥善溝通,...
教育文化
易俊宏
10 月 26,2017
禁含糖飲料?教學正常化才是正道!
因為要解決肥胖問題,校園內禁止販售含糖飲料,這種直觀的作法,其實是見樹不見林、治標不治本的「鴕鳥心態」。 日前有立委提案,要增訂《學校衛生法》,讓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不得販售含糖飲料,因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為28.7%,國中生為29.2%」。此舉一出,就連衛福部國健署也來湊熱鬧:著手草擬《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草案》(簡稱國營法),準備將管制範圍從校內禁止販售,提升到禁止攜帶,...
教育文化
李公元
10 月 23,2017
【春風化雨】神啊,祢知道小孩的煩惱嗎?
我喜歡參觀廟宇或教堂,也喜歡帶著學生到這些信仰的場所去參觀。無論是什麼宗教,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通常在參觀之前,我會先跟孩子說明,無論你是不是信仰這個宗教,來到神住的地方,都應該有一種尊敬的態度。 大部分孩子,比較有到廟裡拜拜的生活經驗,但是關於跟神明「博杯」(擲筊)抽籤這件事,卻是很少有的體驗,因為不是每個大人帶小孩去廟裡,都願意讓小孩嘗試去做這件事,而且跟神明「博杯」抽籤,...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0 月 18,2017
【人心人術】無私奉獻台灣54年!甘惠忠:台灣是我家
台灣有你揪甘心!今年國慶,由「新住民」甘惠忠神父領唱國歌。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無私奉獻台灣54年,守護台灣的慢飛天使。神父一直有個心願:「想做真正的台灣人」。這一等就是54年,直到去年底《國籍法》修法後,甘惠忠神父終於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的台灣人」...... 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了,1963年從美國舊金山搭貨輪來到台灣,他創立全台第一家「早療照護」機構,...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0 月 09,2017
【春風化雨】請給孩子學習「保護自已」的機會
從小在宜蘭鄉下長大的我,住家附近有農田、有山野、有溪谷、有海岸,所以下課後或假期間,我們有許多的時間和機會在田野間追逐野炊,在小溪裡抓魚、抓蝦、摸蜆,在埤塘邊釣魚,在山野中溯溪游泳,在海邊釣魚捉螃蟹等。童年時期這段接觸自然、探索周遭生活環境的經驗,奠定了日後在生活上的種種能力,並在心裡埋下了對鄉土與自然深厚的情感! 民國76年我初為人師,任教於當時台北縣新莊市,擔任三年級導師,...
‹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