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選舉中那些不必要的性別修辭

友善列印版本

2016年還不到一個月,熱熱鬧鬧的總統立委大選,就迎來了三個以個人的性別與性別氣質為攻擊重點的新聞,分別是國民黨立委候選人丁守中批評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思瑤年紀已坐四望五還稱呼自己為姊姊,新黨黨主席郁慕明認為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單身比較狠,以及說對手林昶佐「頭髮比女人長心理不正常」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林郁方。

這彷彿就是針對於重視性別議題者的初春一聲雷,雷醒了我們對於選舉中性別如何被操作,又是如何被呈現的想像。即使我們要求不分區立委不得低於1/3,即使曾經有過兩位女性總統候選人對戰的局面,即使現在最有勝選希望的候選人是一位女性,女性候選人仍然會因為與其政策、施政能力、問政能力等無關係的年齡、婚姻狀態受到敵對陣營的攻擊,而男性候選人則會因為「像女人」「不符合男性的形象」而被攻擊。

但,這次選舉當中,以性與性別作為質疑對手或反對陣營的話語,並不是只有這次,還有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胡筑生說「如果軍中都洪仲丘,台灣變女人國」[1];在外籍配偶已大呼「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多年以後,總統候選人宋楚瑜仍於政見發表會稱中國籍配偶為「大陸新娘」;同樣是宋楚瑜陣營的相關粉絲專頁,也曾質疑過對手陣營「二個單身女子,怎會了解一個家庭的需要?」[2];知名樂團濁水溪公社更曾以同志性交比喻馬習會[3]

如果我們把選戰當成一部戲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台詞。

無論你是要罵對手比較「狠」,要說馬習會降格,或提到自己的家庭政策較佳等,你都不需要動用到任何與性與性別相關詞彙,受眾一樣看得懂,意思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但為什麼政治人物總樂此不疲的使用到性別作為修辭呢?

我認為這樣的修辭可以分成兩種,一種就是將不適合於政治的特質連結到女人上;另一種就是藉由性別作為譬喻來描述某些政治狀態。從這兩種修辭,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性別政治是如何展現在這些「政治」之中。

好的都像男人,壞的都像女人?

首先,任何神智清明的人都不會覺得「坐四望五,還自稱姊姊」對於立委這個職位所具有的條件是一種有效的攻擊,因為無論一個人幾歲,自稱自己為什麼,都與她的問政能力、專業背景沒有任何影響,同樣的,生活在現代的多數人,也不會認為當男人留了長髮就會缺乏什麼立委所必須的能力。

也因此這兩個攻擊,就效果上來講應該是無效的。

可為什麼還是有人要這麼說?而且不只一個。

這樣的攻擊為什麼有效:這個社會對於女性的價值奠基於外貌與生育能力,一直以來「老」就可以直接構成對於女人的攻擊,而我們期待老女人就應該要有老女人的樣子,正如同我們期待男人要有男人的樣子,不能夠像女人。

因此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這並不是針對單一候選人的人身攻擊,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邏輯,就是女性或與女性連結的特質,被認為不適合從政。

這個邏輯並不僅侷限於單一黨派陣營,我認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馬英九,馬英九在其於媒體呈現中多為正面形象的台北市長任內,鮮少被稱為娘或被認為像個女人,當時莊國榮說馬英九娘時,還引起不小的反彈。可在總統任期,一連串負面言論、政策跳票後,大家開始稱呼莊國榮為先知,野草莓時有樂團上台直指馬英九是娘砲,之後娘或是被認為像女人、是同志的形象漸漸的被大眾掛在嘴上,而其中最熱愛的莫過於馮光遠的「特殊性關係」。馬英九的施政成績差勁、滿意度直落等,其實都與他的性別氣質沒有關係,更甚至者,他從台北市長任內到總統任內,也並沒有真的變性、出軌或是改變其性別認同,為何當一個政治人物被認定不適合從政的時候,他就開始跟「女人」扯上關係了呢?

而另一面,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曾說「該選的不來 不像個男人」[4],在換柱前,因其勇於承擔當前的頹勢,也不乏有支持者稱呼她為「女漢子」「真男人」[5],而國民黨混亂的初選及換柱風波,更是讓曾經領表的楊志良說出了國民黨一團爛 「男人像娘們」[6],都再再的呈現出,今天一個被黨內認為是較有承擔、願意負責的人性別是女性,誇獎她的方式確實用「像男人」,而其他不願意出來,畏畏縮縮甚至最後搞一個逼宮大戲惹人爭議的是男性,貶抑他們的方式卻是用「像女人」。

作為一個女性,我真的覺得我們很衰,怎麼在政治上,好的都像男人,壞的都像女人?

明明台灣到目前為止男性的政治人物遠多餘女性,掌握政治權力而無所作為,甚至官商勾結、草菅人命的,也都是男性居多,但男人或是像男人,還是被理所當然的認為是更適合於從政的。

這種一不符合邏輯、二沒有經驗佐證、三與現象相反的刻板印象,卻時時刻刻的浮現在我們身邊,不停地藉由這些言論一再重演,鞏固這樣的刻板印象:藉由批評施政上有缺失或無能的政客娘,也讓人相信,確實就是「娘」的人格特質,不適合從政。

我相信,如果今天是一個公開且數量夠多的民調,得出的結果會呈現台灣多數選民並不認為性別跟施政能力有絕對的關係,而這些以娘批評馬英九、國民黨的群眾或以漢子、真男人誇獎女性候選人的支持者都並非真的認為,只有男性才可以參與政治,可他們的言論卻總是導向以女性或將該政治人物某些特質連結到女性(例如軟弱、屈從等)來攻擊他人在施政、政治上的缺點,這證明了在這些政治人物的心中,這樣的連結是有效的,並且是能夠被選民所吸收的。

我認為這不僅僅是因為對於單一性別的歧視或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在我們所使用的各種政治語言中背後的性別邏輯,這也是為何我接下來要討論以性別作為譬喻這件事。

性別到底「譬喻」了什麼?

去年當中國跟陸委會試圖讓M503強渡關山的時候,插畫家魔魔嘎嘎畫了一張圖,將台灣跟中國的關係比喻成性侵男性加害者跟女性受害者之間的關係[7],此張圖在當時造成許多論戰,有人認為這是性別歧視與針對性侵受害者的二度傷害,也有人認為這只是比喻無傷大雅。而在本次選舉中,這樣的比喻也未曾消失,無論是濁水溪公社的馬習會肛交圖,或是不禮貌鄉民團於本次催票圖中仍然出現了「你知道嗎?歹徒強暴你的時候,如果你不抵抗,不求救,別人會認為你們是合意性交。」[8]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比喻仍未消失。

將性別作為一種譬喻幾乎是每一個陣營都會做的事情,但性別到底譬喻了什麼?

首先,會使用A來比喻B,一定是認為A與B之間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在該次的論戰中,插畫家確實也以強暴跟中國對台灣(或政府對人民)施加的暴力相似作為他創作的緣由,而且,可為什麼是「性暴力」?又為什麼是異性戀間男性對於女性的性暴力?為什麼不會用搶劫、限制人身自由、傷害等同樣是未經他人意願的暴力來做出比喻?因為搶劫、限制人身自由跟傷害在普遍認定的加害人跟受害者之間並沒有由社會刻板所想像的權力關係。

什麼意思呢?在台灣,性行為的發生無論是合意與否,仍然存在著所謂的賺賠邏輯,也就是男性/插入者是獲利,女性/被插入者是賠的想法,也因此當被用來作為比喻時,往往弱勢的一方會被比喻為女性或被插入者(例如馬習中,馬英九於圖畫中被認為是被插入者)。如果我們把把這個比喻,視為是一種從現實中擬像而成的「創作」,也就是說,我們把台灣現行的性別暴力圖像、性關係發生時的賺賠邏輯當成大敘事,而這些理解方式就是擷取了這個大敘事可被消費的要素(性別權力關係、對於強暴的印象)來進行的創作。

這個「創作」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何在相關的想像中,最後都要套這個模式?因為觀眾都可以很快的一目了然的知道,「對就是這樣子」然後將原本對於這個關係型態(性行為中插入就是受辱、吃虧的)迅速導引到政治上的受辱與吃虧。也就是說這群主要使用這套比喻方式者是在反覆消費強國=男性/插入者 弱國=女性/被插入者的價值觀,而這個消費並不只是男性,女性也是,無論男女都可以消費「強壯男性強暴柔弱女性」所衍生出了所有譬喻,同時覺得「對,就是這樣的」。

而這個「就是這樣」的來源,不僅來自於原本性別結構上「男性/插入者強勢─女性/被插入者弱勢」的刻板印象,同時回過頭去鞏固了這個刻板印象。

這樣的比喻,不只會發生在攻擊對手時,也不只出現在性暴力上,像是婚嫁也是常被使用的譬喻。洪秀柱曾以嫁給國民黨,嫁給中華民國來表明心志[9],表示自己對黨對國的無怨無悔;服貿爭議期間,立委許添財曾說中國就像搶婚惡勢力,想用經濟收買台灣,台灣因貪圖對方財產,竟把女兒嫁給對方,經濟部長則回應「不嫁活不下去怎辦? 」,這些都展現了,女人嫁給男人便成為男方家族所有的邏輯,甚至像洪秀柱於該譬喻中還加上了自己任勞任怨等傳統妻母之形象,而針對於許添財跟當時的經濟部長更是表達出一種用家族用女兒換取財富的邏輯。藉由這個譬喻,大家好像可以鮮活的理解他們所要描述的事情,但也藉此再次確立,異性戀婚姻以父與夫為核心的父權體制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檢討,仍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最後,無論是上述使用性或性別特質來攻訐對手或是這些性別譬喻都並非唯一且必要的表達方式,無論是要表達中國(政府)對台灣(人民)的蠻橫、馬習會的降格與軟弱妥協、服貿的程序爭議等都不需要用到這套修辭,也可以清楚說明。

所以,當評論者或政客將不適合從政或施政較差的特質與表現連結到「像女人」或「女人」,並以此作為攻擊的話術時,我們不僅應該反對這樣的譬喻及攻訐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反思這些候選人話語背後的邏輯,他們如何看待女性,如何想像性別,這件事對於所有選民而言,都一樣重要。

因為在一個認為女人要有女人的樣子,而男人該有男人的樣子的體制中,不僅女人受到壓迫,不符合男性規範的男人也同樣受到壓迫,當胡筑生說出「如果軍中都洪仲丘,台灣變女人國」時,我們可以理解他如何去定義女性—將女人國作為一種負面的嘲弄,理解他作為退役將軍曾經的軍隊上層面對洪仲丘一案的態度—認為軍隊為了不要變成女人國所以那樣不合理的對待不需要反省。

檢視候選人於性別上充滿刻板印象或歧視的言行舉止,並不是為了做一個性別的小警察,貪圖嘴巴上的政治正確,而是觀看到其未來的施政是否能夠設想到所有的性別、性別氣質、性傾向的群體。而作為評論者、作為觀眾,我們也應該反省那些好用地性與性別的譬喻,是否又再度鞏固了無堅不摧的刻板印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