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陳世岸
7 月 22,2015
標售?活化?─嘉義市公所的拆除爭議
七月初由嘉義市政府所發包的「嘉義市舊市政府大樓地上物拆除工程」,近日在地方上引發爭議。此案所欲拆除的標的物,是位於嘉義市垂楊路與民生北路交叉口,區位地段十分優良的舊市政府大樓建築群,當中最主要的一棟,是嘉義市在縣轄市時期興建的「嘉義市公所」建築。市府的計畫是此區建築物拆除後將土地標售,因所在地段價值不菲,市府預估標售所得金額可達10億元。 本案的爭議重點,並不完全在於這棟「...
教育文化
謝宇程
7 月 14,2015
【學與思壯遊】 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台灣高中升大學的機制,主要分兩種路數,這兩種路數各有缺點。 第一種是聯考聯招,每個人參加一樣的考試,之後統一分發。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廉,一個分數,可能用來選任何的學校與科系,但壞處是評量方式僵化,沒有在升學考試中的科目就不受重視,無法在紙筆測驗中呈現的能力也被輕忽。 第二種是甄試申請,也就是每個學生送申請文書到特定學校及科系,並且參加面試。這個方式的好處是,...
教育文化
李威寰
6 月 11,2015
真正的「語言癌」,在國中會考的考卷上
今年的國中會考,作文題目是「捨不得」,有考生描寫遺失手機的心情轉折,被主事者作為範文,引來一些批評,例如朱宥勳〈為什麼作文裡都是阿公阿嬤?〉筆者試著站在一個國文教師的立場,討論包括「手機」在內的幾篇範文,它們能夠被引為範文的理由在哪裡? 就筆者從教育部網站看到的三篇範文(http://ppt.cc/PGQmN),其中一篇即為〈手機〉,一篇描述「捨不得他人捨不得」的心情(以下簡稱〈...
教育文化
吳學展
6 月 08,2015
「政治是否應該進入校園」是假議題!
「課綱微調」的爭議延燒至今,全國已有超過200間高中的學生公開反對。台灣從戒嚴40年、再到解嚴至今近30年,發生了這麼一場以高中生為主體的大規模抗爭,當然使我們振奮不已;但在高聲疾呼「下一代有希望了!」的同時,我們仍須正視,一個國家的民主化並非憑空出現,而是在舊有的結構中緩慢掙扎,進兩步、退一步。 誠如陳前總統的名言:「衝突、妥協、進步」,在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我們總必須面臨著「...
教育文化
林柏寬
4 月 30,2015
大學個人申請的弔詭現象,不斷上演中!
聯考年代,成績排名全國第654名、PR99,能否錄取兩千個名額的醫學系?成績排名全國第4800名、PR97會名落孫山,連一個合理想要的志願科系都填不上嗎?在現今大學個人申請制度下,筆者周遭卻有兩個真實但殘酷的案例。 第一個真實案例發生在筆者的學生身上。他錄取了國防醫學系,眾人恭賀聲中,他心中卻仍有不平。這位學生考了73級分,排序在他前面的75級分有182人、74級分有451人,...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李筱雯
4 月 17,2015
公民的聲音:中融的倫敦水晶宮重建計劃中止
單純的大巨蛋卻附帶一連串商業設施,使得原本的美意被大打折扣,甚至傳出就算大巨蛋順利完工,多數時候也可能是閒置的龐然大物。這情況與倫敦的水晶宮重建方案有些相似,但水晶宮重建計劃因為地方民眾的反對聲浪太大,爭議太多,水晶宮公園所在地的布倫利(Bromley)市政廳,於今年三月與來自中國的建商─中融公司正式解除合約。 興建於一八五一年的水晶宮是萬國博覽會展場,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教育文化
朱真一
4 月 14,2015
除非我們作弊那就不公平
4月13日出版的《時代》(Time)周刊,有一很有意義的報導。最近因李家同的〈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 〉以及台灣頂尖大學的世界排名退後,引起不少的討論。看到《時代》之文,想來報導此文及寫感慨,或許可給台灣參考。 《時代》這篇的文題為〈中國的大考驗〉(China’s Big Test),這題目用”Test” 一字,我想可有多種意義。標題刊頭有兩頁的考場大圖片,有眾多考生考試中...
教育文化
謝宇程
3 月 31,2015
【學與業壯遊】程式小天才的誕生過程
「我們去某頂尖大學的資訊工程碩博班分享,台下學生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這些學生都沒上的『機器人與人工智能』 ,這個當時才剛升上國二的小男生修課通過認證,而且是特優。」 在當天的談話之中,我想我一定也常常作出不可置信、深受震驚的表情。 程式小天才,兩年前只是普通電玩小孩 廖爸的表情很平淡,沒有特別高興、欣喜,或是驕傲─和聊各種生活瑣事一樣的表情。也許他習慣了,也許他打從心底覺得,...
教育文化
王怡蓁
2 月 15,2015
動物表演是娛樂還是教育
動物的表演到底是娛樂或是教育?全台灣各地的動物展演場所皆高舉著教育的口號,但從許多動物表演可以發現,這些表演的呈現方式,容易使觀眾對動物的印象僅停留在歡笑與掌聲中,很少能從表演裡學習到野生動物知識,更進一步忽略了野生動物的相關問題。 部分專家學者就指出,這些場所給予動物惡劣的飼養環境,並以教育之名行娛樂之實,呼籲這些動物不應該被當成娛樂的工具。...
教育文化
鄧旭峰
1 月 13,2015
回應林濁水前輩「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台獨是回歸真實歷史後的必然
拜讀林濁水先生於2014年7月25日作品〈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後,本人想要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為何台獨傾向是台灣的自然,而「統一」或是「不獨」則純粹是外力干涉的短期現象。 今天我們在談到「國家」和「國家認同」時,我們談到的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這個概念──把一個國家視為文化、民族統一的獨立政治實體。例如說不論漢滿蒙回藏人都是中國人,或是不論紐約州人、德州人、...
‹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