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楊晴盛
11 月 10,2022
【勵馨想想】我也有話要說──在教育宣導中看見的男性情感與表達
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除了受暴婦女及兒少的直接服務經驗外,也積極進入校園或社區演講、舉辦體驗活動等間接服務來進行教育宣導。在與大專院校的心理師接洽過程中,也曾提及多起校園性平事件,像是男學生的偷拍、跟蹤騷擾等不當行為。而入校宣導時,曾有男學生認為現在女權當道,男生權益卻常常被忽略。 我們除了看見校園對於性別暴力防治工作不足、缺乏談論情感/親密關係以及性別教育之外,...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施芳瓏
9月 11,2022
倫敦諾丁丘狂歡節:台灣地方首長選舉可以學到什麼?
有趣的是,「街舞」(street dance) 成為了台灣選舉的熱門行程,為候選人展現與年輕人在一起的方式喔。「街舞」,廣義為在馬路或廣場上等非正式場合,隨音樂而起舞。但約至1980年代,漸有了特定的指稱:美國黑人區的年輕人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在街道上發洩情緒的運動,演繹成的時尚文化,如: breakdance (霹靂舞)、locking (鎖舞)、popping、waacking等,其發展與嘻哈...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王升含
8 月 31,2022
【荷事生非】荷蘭博物館的轉型正義(上):東印度公司——償還掠奪而來的藝術品
你曾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裡,盯著古埃及的木乃伊、羅馬帝國的波特蘭花瓶(Portland vase)、或明永樂的藍白瓷抱月瓶,隱約聽見這些古文物發出「我是誰?我在哪裡?……」的吶喊嗎?又或,你是否曾在散落於歐美的多家博物館中,瞥見貝寧王朝(現奈及利亞)世代珍傳的貝寧銅器(Benin bronzes)的蹤跡?荷蘭也有一系列建於十九世紀的文化機構――例如握有 139 件貝寧銅器的萊登民族學博物館...
教育文化
陳宛彤
4 月 22,2022
【勵馨想想】找回家庭關係中遺失的拼圖
「我長期在中國大陸工作,不知道為何,因為疫情無法返回中國大陸工作,而我的婚姻也似乎完蛋了。」 「人家告訴我『男人過了40歲,講也沒有用了。』我該對這男人死心了。」 「那次她撕碎我們年輕約會時的照片,我的心就關上了。」 這些隻字片語都來自於我去年陪伴的家庭成員口中,他們影響了我的工作思維,也打開我的工作視野以及對家庭的眼光。 見山是山:初入家暴防治工作...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
政黨政治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
4 月 13,2022
【新書推薦】菜市場政治學
書名: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 作者: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03 誰該承擔風險?論國家與風險重分配 作者:顏維婷 (美國賓州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政府系助理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 學政治學博士。研究興趣為比較政治經濟學與福利國家) 「台鐵太魯閣號事件釀51 死;普悠瑪翻覆事件18 死...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林郁瑄
2 月 17,2022
【勵馨想想】數位時代下的親子教育解方
數位時代來臨,我們的社會在三十年的時間經歷了大幅度的變革。原本的家用電話變成了手機,厚殼的螢幕變成了薄型液晶,過往的低解析度變成了高畫質,智慧型手機更是在短短十年內崛起,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物件。手機搭配網路幾乎是所向無敵,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就學就業環境及工作模式,更是影響我們溝通、結交朋友的方式。 美國教育家馬克·普倫斯基(Dr. Marc Prensky)以1980年作為分野,...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林依虹
1 月 24,2022
【勵馨想想】人生必修的一堂情感課——親密關係民主化
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每當親密暴力事件出現在電視新聞、報章雜誌頭版時,往往讓人感到恐懼,深怕一個不留意,自己就成了新聞上的頭條,看著這些怵目驚心的標題,不禁想起前幾年台大宅王張彥文當街砍殺情人後吻屍的畫面,當時許多人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扭曲情感能使一個人由愛生恨,喪心病狂的對心愛之人痛下殺手? 因為這起重大案件,許多人開始對暴力事件有更多的關注,當時《家暴法》也因此修法,將「...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吳薇妮
1 月 10,2022
【勵馨想想】從《當男人戀愛時》看陪伴青少年練習愛
《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在上映時座無虛席,隨後Netflix上播出時,再度躍升為排行榜第一名。雖是翻拍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在場景及情節經過在地化後,也被認為是接地氣又吸引人的「台式浪漫愛情劇本」;但在「性別意識」逐漸提升的現在,也有人提出劇情中對「恐怖情人」和「性別刻板印象」的過度美化。 當看完這部評價兩極的電影時,哭到眼睛紅腫的我,...
教育文化
Nam Quốc Văn
11 月 15,2021
【越南想想】越南等九國學者齊聚成大討論文學譯介
由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承辦的第四屆台灣文學外譯國際研討會暨譯者工作坊於10月28日至31日在成大台文系館及網路同步展開。會議主題為「文學外譯、交流與永續發展」,計有來自越南、日本、美國、德國、捷克、澳洲、韓國、泰國及台灣等九國近50位學者及二百位聽眾共同參與。 譯者工作坊於28及29二天展開,共有近三十位國內外譯者齊聚探討台灣文學外譯之相關議題。...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林潔盈
8 月 17,2021
【勵馨想想】當孩子戀愛時——愛與牽絆
好奇,是高牆上的一扇窗。 國二的白白,和同班的男朋友發生了性行為,在與同學言談間,被學校老師知道而被通報,因為對方也未成年,所以雙方若要提告,就有可能進入司法訴訟,而社工則會在此時介入輔導和陪同出庭[1]。 前去家訪的我一進門,白白爸媽就急著說:「社工你幫我勸導白白,這個年紀怎麼能談戀愛呢?況且還惹出一堆事,但我們怎麼說、怎麼做,她都聽不進去!」在家長傾倒而出的焦慮與無助背後,...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