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黃宗玄
10 月 21,2019
走訪台南消防史料館 反思消防員殉職悲劇
近來走訪台南的新景點「台南消防史料館」(原台南合同廳舍),深刻地感受到消防人員的歷史進程、重要使命與現行困境。台南消防先驅——住吉秀松,於1919年成立日治時期最早的義消組織「台南消防組」,並擔任消防組領導者超過10年,之後才有正式的台南消防局的正規組織,是將消防知識與專業帶來台灣的第一人。 住吉秀松起初是個營造業者,1900年來台之後,參與許多重要建設工程,包括鐵路建設曾文溪線、...
教育文化
潘寬
9月 04,2019
被忽視的台灣之光:技職奧運台灣世界排名第四 教育不應只重視學科
有著「技職奧運」之稱的「國際技能比賽」(國際技能競賽),日前在俄羅斯落幕,台灣選手們英勇奪牌,拿下讓人讚嘆的5金5銀5銅23優勝,排名世界第四,讓台灣揚名國際,這些參賽者們成為名副其實的「台灣之光」。 這次第45屆的國際技能競賽在俄羅斯喀山(Kazan)舉辦,其規模比照奧運等級。負責舉辦的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
教育文化
紹沖
8 月 29,2019
公視台語台開台大戲《苦力》再現的基隆與台灣生命力
繼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後,2019年7月1日公共電視台語台正式上線,7月6日還於基隆海洋廣場舉辦開台典禮,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均蒞臨現場,正式迎接「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台語電視台」新三台的誕生,邁向文化平權的新境界。 但我必須誠實地說,身為父系、母系皆為河洛人(或稱閩南人)背景的我,其實對台語台的催生並沒有多大關注,...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李公元
8 月 16,2019
【春風化雨】畢業旅行可以這樣玩——神奇海漂相機帶給我們的故事(下)日本篇
往前閱讀:【春風化雨】畢業旅行可以這樣玩——神奇海漂相機帶給我們的故事(上)台灣篇 「今天是真正的畢業,我們『畢業』成功的因素並不是學業,而是大家努力出來的成果,做出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而完成的任務!」 岳明國小畢業生 舒映瑄2019.07.11中午12:23臉書分享 上面這段文字,是我帶了兩年的學生映瑄,在全班日本巡演回來後隔天,在自己臉書上的分享,...
教育文化
李公元
8 月 16,2019
【春風化雨】畢業旅行可以這樣玩——神奇海漂相機帶給我們的故事(上)台灣篇
或許大家還記得,2018年3月27日,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小師生,一起到海邊淨灘時,撿到一台上面佈滿藤壺的防水殼相機,裡面相機記憶卡完好,師生把幾張清楚照片,放上臉書尋找相機主人,不到兩天時間,在各界網路朋友協助下,快速找到失主,為日本東京女大學生椿原世梨奈。女大學生,不但感到驚喜,還親自飛來台灣,感謝岳明國小師生。 這件事情,成為了台灣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不但台灣媒體多次採訪報導,...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王婉育
8 月 15,2019
從煮飯的大嬸到廚師─臺韓廚工「非正職」的勞動困境
造成南韓社會轟動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於今年二月在臺灣出版短篇小說集《她的名字是》,描繪女性的多種面貌。其中〈廚師的便當〉連結南韓今年7月初發動罷工事件,以及台灣廚工面臨的現況,可反映出「非正職」的勞動困境。 學校廚房中的重擔 〈廚師的便當〉描述秀彬的媽媽擔任學校的廚工,起初以為上班時間較為彈性,可以照顧年幼的女兒,沒想到比想像中更為辛苦。...
教育文化
黃玟錦
7 月 11,2019
【春風化雨】媽媽,我需要放空一下!
我送孩子回到我母親生長的地方上學,這裡有大樹的氣息。 即將迎來一週秋假的某個週四,早上要出門的荳寶哼哼哎哎上樓貼著我的臉說:「媽,我今天不想上學可以嗎?」 今天是我的媽媽攀岩日,本就刻意排開工作行程,我想了一下問:「那你跟著我能配合我的行程嗎?」 荳開心地點頭連聲說好,小跑步下樓告訴要送她上學的爸爸:「媽說我可以跟著她,媽媽要讓我請假。」 爸爸獨自出門上班,...
教育文化
,
媒體觀察
黃宗玄
7 月 10,2019
由公視台語台開台看多元族群的台灣
讓人期待已久的公視台語台,終於在2019年7月1日正式上線了!蔡英文總統於6日下午出席公視台語台開台典禮。她表示: 台語是我們的寶貝、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分年紀,一起來講台語,期盼未來台語台除了提供好的節目以外,也要扮演監督政府、說明消息以及提供議題討論的角色。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台語,雖然看起來是很多台灣人使用的語言,但,當大家習慣用北京話後,...
教育文化
葉孟欣
6 月 27,2019
【女人想想】親職教育中的性別迷思
教養子女被視為父母重要的功課,社會從不同的角度面向去檢視我們的父母在教養子女過程中,所使用的言語、所表現出的行為是否符合文化價值觀對於親職教育的期待和想像。 親職教育這個詞語出現在許多社會現場,例如:現在經由法院訴請離婚中有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是訴請裁判案件中有與未成年人相關親權案件時,都必須先上一堂親職教育課程;觸犯兒少保護案件,被裁定接受強制性親職教育課程輔導多少時數;...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楊佳恬
6 月 16,2019
在柏林巷口裡的小學 遇見最溫暖有力的轉型正義
施納柏格區(Schöneberg)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西邊,在東西德分裂時期,這裡曾是西柏林的行政中心。在冷戰時期,美國總統甘迺迪拜訪西柏林,他站在施納柏格市政廳的陽台上,發表了一場歷史性的演講。其中許多段落成為名言,如「自由有許多困難,而民主亦非完美」(Freedom has many difficulties and democracy is not perfect)、...
‹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