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紹沖
10 月 11,2018
從掃垃圾到「梓桑文化祭」:看基隆青年的迢迢歸鄉路
基隆是座很特別的城市,由於天然良港的緣故,成為台灣早期對外的門戶。洋里洋氣酒吧內青年男女燈紅酒綠與豔陽四射下港口工人赤膊散發的閃耀汗水,都讓基隆繁華一時。 成也港口,敗也港口,由於基隆港的腹地狹小,一入港後能置放轉運的貨櫃有限,及東亞貨運航線的變遷,導致基隆港快速衰退,失去過往的榮光,猶如《紅樓夢》中破敗的賈府,子孫更是流離失所。 這樣的情形尤其反應在青年身上,...
教育文化
陳佩儀
10 月 04,2018
【女人想想】陰道有話要說
陰道有話要說,說的不只是女性的故事,而是人類的故事。 2002年,我的陰道的一次說話,那是在菲律賓參加的一個「女性做神學」(Women doing theology)工作坊。當地菲律賓的女性神學家提到女性應該好好的看著自己的陰部,甚至畫出自己陰部的樣貌。這樣的邀請對我來說,簡直是震撼的不得了,「那裡」是身體的一部分,卻從沒想過跟她碰面,跟她說說話。...
教育文化
吳冠薇
9月 12,2018
【春風化雨】孩子,我想讓你看得更遠
「老師,我最近回家肚子餓的時候,已經能夠自己煮東西來吃了!」 「下次我想學到更多野外求生的技巧,真正遇到狀況時,我們身邊可能不會剛好有那麼多裝備,我想學怎麼運用周圍的環境讓自己增加被救援的時間。」 「老師,你什麼時候要再帶我們去爬山?」 筆者帶著這個班兩年,看著孩子們的成長,心中升起當老師的成就感與核心價值的肯定。...
教育文化
陳瑞麟
7 月 08,2018
【科哲絮語】科學哲學有什麼用?
開場白:人和哲學的功用? 這個世界有兩種東西會不斷地被追問它自己存在的功用、目的、價值和意義。一個是人,另一個是哲學。 也只有這兩種東西會不斷地自問自己存在的功用、目的、價值和意義。 任何一個人,不管多麼地位高權重或微不足道,從現任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到街上的路人甲,在某時某刻、某種心理或社會狀態下,就有可能被問或自問:此時此刻,我有什麼用(我能做什麼)?...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楊佳恬
五月 28,2018
我們一起來哲學吧!奧地利中學的哲學課,教會了我什麼?
我從十多歲開始,接受奧地利的教育系統,一路走過當地的中學制度。在當時讀的學校裡,「哲學」受到高度的重視,在各科的課程中有哲學思考的元素。原來,哲學課在奧地利有著極悠久的歷史,早在一八四八年起,奧地利學生就必須上哲學課了!在當時的歐洲,奧地利帝國也是第一個將「心理學」和「哲學」同時納入國民教育必備課程的國家。 在今天的奧地利,不論你選擇的是注重升學的中學,或是讓學生即早踏入職場的商技職學校,...
教育文化
張肇烜
五月 22,2018
【人心人術】跨越1500公里......他從韓國來台灣學醫
他從韓國而來,懷抱著夢想和熱情,跨越1500公里的地理距離,來到台灣學醫......我好奇地問這位醫學生:「為什麼選擇來台灣學醫?」他說:「因為是民主自由的國家!」 每個禮拜,都有年輕實習醫師來到我的診所實習。 這個禮拜,很特別的,來了一位韓國人,他不是僑生,是道地的韓國人。 雖然是韓國人,他來台灣之前就開始很認真地學習中文,中文說得十分流利,要不是他自我介紹,...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楊佳恬
3 月 14,2018
【書摘】《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奧地利教我的第1課:用自己的話說!
書名: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奧地利教育大震撼 作者:楊佳恬 出版日期:2018年3月14日 出版社:小樹文化 一九九二年的秋天,我以旁聽生的身分進入奧地利中學。這是一所天主教學校,也是當時奧地利碩果僅存的女校。 這所學校由St. Ursula,中文叫做「聖吳甦樂女修會」的教會所辦,名字聽起來或許陌生,但是這個教會在台灣辦學歷史可悠久了,...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2 月 04,2017
【春風化雨】讓孩子「玩」得自然、「玩」出能力!
童年時期的我,生長在物資缺乏、台灣經濟正在起飛、十大建設正要開始展開的年代。玩樂的場所除了學校以外,就是家裡附近的田園、溪流、海邊;沒有3C產品、沒有制式玩具、更不可能有大型的遊樂場,但卻創造了無限寬廣與可能的玩樂空間、機會與方式。 收割後的稻田是孩子們的野戰場,順著稻梗抓上來的田土就是砲彈,稻草墩是躲藏的掩體,敵人衣服上的泥土印就是我們的得分點;收割後的稻田也可以是棒球場,報紙、...
教育文化
周雅淳
11 月 14,2017
【女人想想】小媽媽不上學,是不想,還是無法?以花蓮地區為例
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5年由未成年母親生育之新生兒總數為2,972人,其中花蓮縣有103人,雖僅佔這些新生兒總數的3.4%,但若以未成年生育率看,則花蓮縣為10‰,較104年12‰低,但仍高居全國第二,且遠高於全國平均之4‰。 勵馨基金會花蓮分事務所很早就意識到未成年懷孕議題在東部地區的重要性,民國99年即開辦「青少女懷孕防治及輔導服務」,以民國105年生育的100名花蓮地區青少女為例,...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1 月 07,2017
【春風化雨】AI時代的教育新思維
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孩子要學什麼、怎麼學,才能夠迎向不確定的未來世界?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AI時代來臨,並不代表機器將會完全取代人類,而是人類不需再浪費時間做無聊、重複性的事,「父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做自己最擅長、最愛好的事,就是好的開始。」倘若我們無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發現天賦,進而往想走的地方去,孩子恐怕很難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過去的教育是把人教成機器,...
‹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