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洪叡珊
11 月 13,2015
消滅歧視,台灣才會更好
近日在社群網站Facebook上流傳一部Youtube影片,是由網友「清醒夢」發布的「台灣台北捷運Taipei MRT Racist 標準種族歧視 妨礙名譽之公然侮辱事件」。內容在描述外國人「清醒夢」在和女朋友搭乘台北捷運時,被一名臺灣男子莫名且惡意地用言語攻擊,辱罵他是在國外受到歧視才會來到台灣,不停對「清醒夢」和他的女朋友做人身攻擊。看這這部影片被網友氣憤地不停分享,...
教育文化
傅星福
6 月 24,2015
失根的浮萍──國民黨強推抗日史觀
2014年底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眼見連勝文的民調始終低迷不振,為了喚回台北市深藍的基本盤,竟以「皇民化的官三代」批評柯文哲,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也以「皇民後裔」形容柯文哲,最後的結局當然是無法挽回連勝文的選情。言猶在耳,日前網路上又傳出抹黑謠言指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在日本時代曾在滿州參與日軍戰機的維修工作,而被指為「漢奸」(註:其實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在滿州是修理民航機與汽車)。...
教育文化
黃益中
4 月 26,2015
去台灣化的課綱:中國對台統戰真有效
教育部快要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戰部了!馬總統為了尋求他「去台灣化」的「歷史定位」,找他的好友王曉波等人,組了一個太上皇的課綱「檢核小組」,搞了一個中國至上的洗腦課綱,硬要他的教育部通過。教育部一方面為迎合上意,一方面又怕民眾反彈,最後只好偷偷摸摸、趁大家都沒注意時匆促跑完公聽會跟審議大會,然後強行公布課綱。 結果現在遇到鐵板了!司法還了人民公道。...
教育文化
Debby
12 月 18,2014
台大導師簽核制:選課也要有標準答案?
日前台大提出「導師簽核制」,也就是說,未來學生選課,必須經過導師的簽署核可。這項提案已獲部分系所同意,然而也引起一陣正反意見的激辯。 就校方立場而言,其訂立導師簽核制的立場有以下幾點:學生專修「涼、甜」的課程或是修太多他系課程、研究生選的課和未來研究主題無關,而家長將結果怪罪校方等。而就學生的反應而言,支持者認為「導師簽核制」可以增進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1 月 26,2014
【首爾想想】戳破中國國民黨「妖韓惑眾」的「國際觀」
今年3月底,台灣爆發學運時,我在韓國寫的評論「馬總統,勿拿韓國當愚民工具」成為入行新聞界以來獲得最大迴響的文章。沒想到過8個月,韓中簽訂FTA,台灣地方選舉在即,在準備返國投票的前夕,我看到了國民黨的競選廣告,一位穿著韓服的女性坐在擺有韓國與中華民國的撲克牌前,旁白如下: 「韓國說:『謝謝,謝謝民進黨在立法院擋下法案』」 「韓國說:『謝謝台灣,慢慢來』」 「面對韓國追趕...
教育文化
趙弘毅
11 月 23,2014
以守貞與婚姻框架為核心的性別平等教育?
2014年5月,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第一堂國文課,我興奮的帶著選定好的課外教材走到任教的九年級教室,卻發現,講台上有一位陌生女性正在講課。沒收到任何通知的我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輔導室安排的「兩性平等教育」課程,講師是來自「彩虹愛家協會」的校外師資,課程名為「青春無悔」(註1)。 負責安排課程的輔導老師告訴我,該課程規劃在最後一堂課讓學生簽署「守貞卡」。對此,我感到萬分訝異。因為,以「...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余杰
7 月 21,2014
讓法槌揚起來,讓子彈不要飛──湯德章紀念公園
在全台灣多處有關「二二八」事件的紀念地點,唯有台南的「湯德章紀念公園」是以受難者個人的名字命名,由此凸顯出湯德章特殊的歷史地位。 圖說:湯德章像。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台南是一座處處是歷史古跡的城市,如果説台北像東京,那麽台南就像京都;如果説台北像莫斯科,那麽台南就像彼得堡。在地的朋友告訴我,日治時代,此地為「大正公園」,並設有「...
教育文化
王詩涵
10 月 26,2013
多元糖衣下的台灣漢文化
10月19日時,蔡英文出席了《鹿耕講堂》─「在台灣談中華文化」活動問題時說,台灣文化的特色就在於她的多元性。先民懷著希望來到一片新的土地拓墾,經歷了近代史上眾多的波折到國民黨在台的「中國化運動」,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受到了多國文化的影響,而其中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深入這片土地。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在介紹台灣時都會強調我們的多元性,然而,雖然我們一直打著多元文化的旗幟,但是,事實上,...
教育文化
,
音樂藝術
鍾延威
3 月 24,2013
【時事想想】五個一億,與「歉難補助」
孝治兄又要辦音樂會了。 這讓我想起舊曆年前,作家鍾肇政的幾名故舊、門生為他在中壢藝術館辦的慶祝鍾老米夀(88歲)音樂會。 當天我從龍潭帶著家人前往聆賞,順手帶回一本節目手冊,但還沒看就不知塞在何處了。前些天無意中找到,翻閱下才知道主要策劃這次音樂會的盧孝治兄,為了籌措演出經費,向文化部申請了補助,而得到的回覆是:經審查未獲通過,「歉難補助」。 這個歉難補助,令我百感交集...
教育文化
李瑞中
3 月 18,2013
給司徒文一個讚(上)
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文對我國處境,本著他一貫獨特而深刻的觀察,提出了嚴峻但發人深省的批評與建議。司徒大使是前美國外交官,其觀點無可厚非地從美國利益出發,然而就算我們不接受他的「處方」,他的「診斷」也值得討論與深思。 我曾自嘲自己的「區域經濟」沒學好,把世界總的一起看,而非只把目光放在中國身上。看看瑞士的鐘錶流通於全世界,沒有理由我們的商品只能推銷到中國大陸市場。再來,...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