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張肇烜
6 月 05,2018
【人心人術】不要再叫我外籍新娘!要讓他鄉變故鄉!
「不要再叫我外籍新娘!」是好多新住民的心聲,儘管他們來到台灣這塊土地好多年了,大家還是不認為他們是台灣人;在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持續有人努力透過教育、透過文化交流,要讓他鄉變故鄉⋯⋯ 暑假馬上就要到來,形形色色的「夏令營」、「小小醫師營」、「體驗營」,動輒萬元以上的報名費,是幾乎秒殺的熱門營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從小接觸,...
教育文化
盧俊良
6 月 04,2018
【春風化雨】自然課原來可以這樣上!
想起小時候上自然課的情景,莫過於一群小朋友圍著實驗桌,看著其中一位又帥又聰明的小男生操作著實驗器材,一位又可愛又聰明的小女生忙著畫表格紀錄實驗數據,順便大聲管教不聽話搗蛋及放空的組員,而我通常就是那位放空的組員,偶而還會搗蛋。三十多年前的回憶彷彿昨日重現,記憶中的自然小老師們各行各業打拼去了,只剩當年在自然課裡放空的小男孩成了自然老師,守著自然教室,希望眼前的這群小朋友喜歡科學,...
教育文化
李公元
2 月 20,2018
【春風化雨】永不退休的美術老師:「吃太陽」的繪本阿公鄭明進
在台灣童書界裡,有一位熱心推廣與創作圖畫書的老前輩,他就是今年已經86歲的鄭明進老師。鄭老師昔日有「台灣兒童圖畫書教父」之美稱,但有另外一位圖畫書界老前輩,覺得稱呼「教父」好像是混黑社會的感覺,似乎不妥,後來鄭老師在2012年籌備80歲回顧展時,有天很高興的打電話告訴當時有幸擔任策展人的我,說他想到一個可以自稱的名號,就是「繪本阿公」。鄭老師早就是很多人景仰敬佩的阿公,2009年77歲時,...
教育文化
賴彥丞
11 月 07,2017
女宿搞監控:學校何時才能學會尊重學生?
受不了隱私權長期被漠視與侵犯,台中二中的女學生向媒體投訴,表示學校將女生宿舍房門全裝上透明玻璃,任何人只要一經過,所有房內擺設與學生活動狀況一覽無遺,甚至不時看到女學生全裸更衣。當學生想要保有一點個人隱私用紙張遮住玻璃時,還會被校方以「破壞公物」為由要求撤下。對此該校學務主任稱玻璃透明是為了好管理,方便舍監巡視時能確切掌握房間的一切動態,這是基於「保護學生安全」。 在校園民主化、...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史英
11 月 03,2017
房思琪的國文課(下)
文接房思琪的國文課(上)。 我猜想,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國文課、國文老師、乃至於依附於升學主義的精英文化,都一直不把國文當作語文,而是把它神化為「偉大的中華文化」,這就在青年人心中塑造了一個神殿,即使在神殿中失身,也只能懷疑是否所有的神殿都是「巧言令色」,而沒有想過,也許你進去的這一間,只是神棍們開的一個神壇?其二,正是因為國文不被當作是語文,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邏輯解構,語意分析,...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0 月 09,2017
【春風化雨】請給孩子學習「保護自已」的機會
從小在宜蘭鄉下長大的我,住家附近有農田、有山野、有溪谷、有海岸,所以下課後或假期間,我們有許多的時間和機會在田野間追逐野炊,在小溪裡抓魚、抓蝦、摸蜆,在埤塘邊釣魚,在山野中溯溪游泳,在海邊釣魚捉螃蟹等。童年時期這段接觸自然、探索周遭生活環境的經驗,奠定了日後在生活上的種種能力,並在心裡埋下了對鄉土與自然深厚的情感! 民國76年我初為人師,任教於當時台北縣新莊市,擔任三年級導師,...
教育文化
賴慈芸
9月 07,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影響台灣社會的翻譯──愛的教育
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地更變迎合,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 夏丏尊,〈譯者序言〉,《愛的教育》 提到《愛的教育》,四、五年級生一定都很熟悉。不但小學國語課本裡面選了好幾篇,寒暑假作業也常常是指定讀物。...
教育文化
謝世宗
9月 06,2017
文白比例爭辯之外,那些關於文言、國語、Mandarin與普通話的冷知識
關於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近日在平面媒體上引起了不少的討論,但不少人對什麼是文言文、什麼是白話文,有不少概念上的誤解。贊成與反對調降文言文比例的雙方,各有立場與考量,可以想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共識,但趁著全民關注國語文教育之際,不妨先聊聊關於文言、國語、Mandarin與普通話的一些冷知識。 先談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種文字書寫系統,如同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教育文化
許又方
9月 04,2017
「文白之爭」只是表層問題
中學國文課的「文言文」、「白話文」比例應佔多少,一直是台灣社會爭論不休的議題。某些有心人士會刻意將其簡化為「文白之爭」,彷彿文言與白話誓不兩立,必須爭個你死我活似的。事實上不論藍綠哪一方執政,都沒有說過要片面取消白話或文言,而是調整課本所佔的「比例」罷了,因為大家都很清楚,語言或文化的發展是連貫的(中文尤其明顯),文言、白話之間的聯繫豈可完全斬斷? 我們目今仍頻繁使用的許多語詞,例如「達人...
教育文化
賴慈芸
8 月 24,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影響台灣社會的翻譯──教改經典:夏山學校
「父母不能了解學校裡書本教育是多麼不重要。小孩和大人一樣,只學得會他們喜歡學的東西。所有的獎品、分數和考試都妨礙正常性格的發展。只有書呆子才主張唯一的教育是從書上得來的。⋯⋯對大多數的少年學生而言,學校課程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耐心,它剝奪孩子們玩耍的權利,造出一批小老頭來。 當我在師範學院或大學裡對學生講課時,我常常對這些滿腹無用知識的青年男女的幼稚感到驚訝。他們知道的很多,...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