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李昱德
12 月 04,2014
西方學界唾棄華生,台灣學界如何對待江宜樺?
台灣人民在2014九合一大選中對國民黨投下不信任票以後,行政院長江宜樺於12月1日率領行政院閣員總辭。江宜樺辭職後是否回台大政治系任教則備受關注。一方面,由台大政治系畢業生所號召的「反對江宜樺先生回台大政治學系任教」的連署活動,短短兩天即有超過16,000人連署,表達對這位施政失敗、令民主蒙羞的教授可能回鍋台大政治系執教鞭感到憂心;一方面,也有中研院學者指出,這樣的活動雖然本意可能良善,...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徐歆惠
11 月 02,2014
願真正的十月光輝屬於人民
「光輝十月」已經過去了。在實行周休二日之前,這個月份曾是放假小確幸的來源——從雙十國慶、25日「台灣光復節」以及31日的 蔣公誕辰(挪抬不能少)。即使現在後兩日已不再是國定假日,年輕一代甚至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某位總統的生日與忌日值得紀念(比方說有人知道陳水扁跟馬英九的生日嗎),但顯然這些日子及其象徵意義對某些人來說餘蔭仍在。...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張智程
2 月 06,2014
【京都想想】被「歷史課綱」強迫遺忘的「歷史」觀點?──貫穿《大稻埕》與《KANO》的大時代關鍵字:「大正民主」下的台灣主體歷史敘事
今年兩檔本土電影即將陸續上檔,《大稻埕》與《KANO》,這兩部電影的共通性,是兩者同在在刻劃著二十世紀百年台灣史歷程中第一個燦爛的年代,也就是日本所謂的「大正民主」時代。 台灣在1920~30年代伴隨著日本統治而走入近代國家,同時告別過去而轉型為現代社會,資本主義與大眾消費形成、現代國民教育的普及造就出台灣第一代知識分子,市民社會影子也逐漸形成,...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吳維寧
1 月 09,2014
【中東想想】以色列的性教育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
2013年六月與八月,以色列在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舉辦了兩場浩大的同志大遊行。時間過後還不到一個月,八月26日以色列高中以下學校開學。在這個新學期裡,以色列公立宗教學校卻將15歲以下兒童的性教育課程全面從教科書中移除,引起輿論嘩然! 以色列的公立學校系統分成公立學校以及公立宗教學校兩體系。根據2010年的數據,全以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猶太小孩就讀於公立宗教學校。在上學期之前(...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呂秋遠
12 月 03,2013
將心比心 別當納粹德國人
委託過我的當事人,大概都知道我的特性。我一開始會談,會用對方的角度思考,告訴他們,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麼想。這種詰問方式很好用,因為我會用盡一切方式,告訴我方可能的弱點。這種「將心比心」的接案方式,不認識我的委託人會嚇跑,因為他們會覺得,我怎麼一直在為對造想方設法。 拜託,訴訟不是打給自己爽的。每個來找我的人,都馬認為自己很委屈,別人很可惡。如果我照單全收,最好對方的律師是弱智,...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哲學星期五
3 月 14,2013
樂生劫運
日治時代便建製至今的樂生療養院,是台灣第一間痲瘋病院。 百年前,醫學技術尚未發達,世人們對痲瘋病不了解,認為得此病的人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且無藥可救。即使後來藥物發明並廢止隔離政策。但在社會大眾的長期誤解下,與世隔絕已久的院民們,面對一個突如其來的陌生社會,只好選擇繼續與院為家…,至少這裡還有熟悉的大樹與溫暖的人情味。 1994年,捷運局錯誤的決定—新莊機廠預定地。...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高菁穗
2 月 12,2023
【勵馨想想】關於霸凌,我們都還可以做得更多
今年(2023)年初的韓劇「黑暗榮耀」倍受好評,描述女主角在學時被一群擁有財閥背景的同學無端霸凌,即便向師長求助也沒有好轉,甚至還遭師長羞辱與打罵,種種的傷害讓女主角「黑化」,展開縝密的復仇計畫。 逆襲的劇情固然大快人心,但也有許多人分享說看完後心有戚戚焉,甚至過往遭受霸凌的回憶又再次浮現在腦海中。其實這齣韓劇的核心「霸凌」──尤其是青少年霸凌,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教育文化
,
書評書介
,
環境經濟
黃宣衛
五月 10,2022
【新書介紹】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
書名: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 作者:黃宣衛 出版者: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04/08 參考連結:博客來 想望「地方」的未來(本書結語) 二○二○年八至九月間,距離鬧區約兩公里的樟香綠廊,也就是池上市街往西走的台二十甲線,路邊橫掛著長長的白布條,大大黑字寫著「無能的代表會配合鄉公所出賣池上」、「池上人不要光電」、「財團滾出池上鄉」。隨後幾日,...
教育文化
劉紋吟
五月 10,2021
【勵馨想想】停止情緒勒索,別讓親密關係窒息
阿丞與小琍已經離婚三年多,兩人育有一名女兒,阿丞總是以女兒的名義要求小琍照顧小孩、要小琍奔波往返甚至同住過夜,小琍感覺自己不被尊重,只是被當作免費保姆。雖然知道這是阿丞對自己的「情緒勒索」,但她並不曉得該如何停止,只能重複著被勒索的過程……。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為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
教育文化
紹沖
8 月 29,2019
公視台語台開台大戲《苦力》再現的基隆與台灣生命力
繼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後,2019年7月1日公共電視台語台正式上線,7月6日還於基隆海洋廣場舉辦開台典禮,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均蒞臨現場,正式迎接「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台語電視台」新三台的誕生,邁向文化平權的新境界。 但我必須誠實地說,身為父系、母系皆為河洛人(或稱閩南人)背景的我,其實對台語台的催生並沒有多大關注,...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