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楊佳恬
五月 14,2017
【教育想想】我從奧地利中學教育學到的七件事
我在13歲那年,前往奧地利學音樂,也在當地上了六年的中學。當時的我完全無法預料,接下來的這些年,將在我未來的人生帶來多大的影響。 口語表達:用自己的話說 尋找答案:許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邏輯思考:哲學、心理學為必修課程 外語學習:世界很大,而英文只是眾多外語之一 訓練讀書:書就是書,沒有所謂的課外書 良性競爭:有人就有競爭,但可以同時很多個第一名 請說謝謝:勇敢接受他人讚美...
教育文化
秦靖
4 月 04,2017
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 教改問題在哪裡?
各縣市私立國中(完全中學國中部)進入招生旺季,台中市多所私中每校報考學生人數高達五千人,私校入學考試當天的盛況宛如小學『聯考』;而台北市四所私中也很搶手,錄取率或中籤率均低於二成三。 家長們擠破頭地將小孩子送往收費昂貴的私中就讀,主要原因有二,一為台灣升學考試制度的朝令夕改,又加上十二年國教那多如牛毛的超額比序,讓孩子讀私中,專心讀書直升高中拚大學,不用為假多元的超額比序奔波忙碌;...
教育文化
楊慧鈴
10 月 27,2015
難道,只有你的記憶才算數……
閱讀歲月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曾經是朱天心的死忠粉絲。光是《擊壤歌》,我書架上就有六種不同封面的版本,《古都》有兩本。而《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因為是謝材俊在家賦閒多年之後第一份工作所屬公司──麥田的創業作,所以當時窮窮的我買了精裝本。 但,在《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讀了幾行就放下之後,我已經許久許久不曾讀朱天心的作品了。我並不是失落於她未寫出她的《羅麗泰》(朱天心曾在某次受訪時提到,...
教育文化
紹沖
8 月 29,2019
公視台語台開台大戲《苦力》再現的基隆與台灣生命力
繼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後,2019年7月1日公共電視台語台正式上線,7月6日還於基隆海洋廣場舉辦開台典禮,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均蒞臨現場,正式迎接「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台語電視台」新三台的誕生,邁向文化平權的新境界。 但我必須誠實地說,身為父系、母系皆為河洛人(或稱閩南人)背景的我,其實對台語台的催生並沒有多大關注,...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飛非
8 月 21,2018
【想想影評】《翻轉教室》:讓「後來的他們」變得更好
近來大學指考分發放榜,今年台大有高達8成6的錄取學生來自「六都」,而一如往年,媒體上出現許多明星高中學生受訪的新聞,也有不少補教老師們樂於分享他們的高分教學秘訣。我想起十幾年前,自己也曾是一位就讀前三志願的高中生,亦參加過補習班裡指名「明星高中才能報名」的大學衝刺班,看著近來的新聞播報,不禁讓我思考一件事,當一位老師,到底是教「好學生」比較有挑戰性?還是把「學生教好」比較有成就感?...
教育文化
李公元
五月 27,2018
【春風化雨】台灣圖書館加油!大家一起好好來愛每一本書吧!
我是一位小學老師,一位喜歡看各種書籍的老師,也喜歡鼓勵孩子多多看書的老師。書本,對我來說,不但有溫度,更是有感情,讀書、教書、買書、借書,一直都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今年三月初,我與家人到宜蘭某鄉鎮圖書館借閱書籍,借到了一本《伊能嘉矩~台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專書,沒想到一拿到書後,卻被書的封面嚇一跳,因為圖書館竟然把借閱條碼的標籤,遮住了書中主角的眼睛,當時還未能反應過來,...
教育文化
賴慈芸
五月 10,2018
【翻譯偵探事務所】小荳荳在窗邊做什麼?「窗邊的小荳荳」
近日2017年日劇「トットちゃん!」將在台灣播出,中文劇名採用最流行的書名「窗邊的小荳荳」。這本藝人黑柳徹子的自傳,1980年代曾在台灣掀起一陣搶譯風潮,相信很多讀者對那個率真可愛的小荳荳、睿智的校長、電車改裝的巴學園教室都頗有印象。 但小荳荳在窗邊做什麼?看人還是看風景?其實真相還蠻心酸的。根據黑柳徹子的說法,書名「窗邊」出自日語「窓際族」一詞,指的是職場上不受重視,坐冷板凳的員工。...
教育文化
李公元
3 月 20,2018
【春風化雨】「阿比野菜」去環島!把台灣的好,一口一口吃回來!
「廚師朋友們好,這裡是台灣! 3個月前,我問小馬老師,可以跟我帶著野菜去環島嗎?我只會講故事,不會做餐,但是我想讓台灣的孩子用氣味記得台灣。小馬老師說:「好,那我們出發吧。」 當我們研究著如何把鍋碗瓢盆塞在車上時,好福的小郭出現了,小郭說:「這些廚師可以幫上忙!」於是小郭聯絡了大家。 決定帶著野菜環島的那一天,我們不知道誰會跟我們一起出發?...
教育文化
李公元
1 月 16,2018
【春風化雨】「埔頂寒、海底燒」:捕鰻苗的朋友,今夜海水溫暖嗎?
時間進入一月中旬,好幾天的寒流來襲,我一直在想念著一群不太熟的朋友,他們不知道過得好嗎?他們的工作,是下海捕鰻魚苗,聽說陸地越冷,海水越溫暖,如果再加上下雨越大,海水越混濁,鰻魚苗很可能視線不好,也就越容易被捕抓到,這是我在氣溫8度的清晨5點半,在蘭陽溪出海口遇見的捕鰻人,他告訴我的經驗談。 開始注意到宜蘭海邊的捕鰻人,是在2016年歲末冬季時,剛剛搬居到宜蘭生活,...
教育文化
秦靖
12 月 29,2016
PISA優異很風光?十二年國教拔掉了優秀學生
世界各國進行教育改革時,莫不以拔尖扶弱、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最高指導原則。提拔頂尖學生、扶持學習弱勢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015年臺灣15歲學生(國三生或高一生)進行PISA國際評量施測,2016年成績出爐後,台灣學生在數學成績方面表現優異,排名全球72個國家中的第四名,好不風光。但是表面數據背後的內涵分析卻驗證了許多第一線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擔憂,那就是,扶弱不明顯,『拔...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