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黃建榮
3 月 05,2018
【春風化雨】讓生命不一樣,為夢想而學習!
台灣以及世界上許多開發或已開發中國家的教育,目前普遍都面臨一個問題:從小學到大學,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學校中逃離,或是過著軟爛、無動力、不知為何學習,過一天算一天的求學生活。因為沒有學習動機,所以不可能投入熱情、專注以及恆毅力地學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相較於過往嬰兒潮出生的世代,在後現代社會成長的新世代,相對是比較沒有資源匱乏與經濟壓力的問題,現今的年輕世代多數是生活在上一代所奠基的保護傘中;...
教育文化
李坤融
2 月 08,2018
身心障礙學生能出國,卻不能和同學一起去戶外教學?
國家法規規定每年中央所編列的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每年幾乎都是剛好編於4.53%左右,而這樣微薄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我認為這對於特殊教育發展似乎沒有太大的助益。 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獎補助辦法,只要是持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者鑑輔會證明的學生,學校總成績達到七十分以上,每年便能夠向學校申請最少兩千元以上四萬元以下的獎助學金。此外,...
教育文化
周盈成
12 月 05,2017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下)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上)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中) 在去(2016)年的一篇文章我已說過,如果真的追求語言多元,那麼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要做的,很清楚,就是「向華語爭空間」,包括一定要進入公共場域。只准在家裡說,...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0 月 18,2017
【人心人術】無私奉獻台灣54年!甘惠忠:台灣是我家
台灣有你揪甘心!今年國慶,由「新住民」甘惠忠神父領唱國歌。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無私奉獻台灣54年,守護台灣的慢飛天使。神父一直有個心願:「想做真正的台灣人」。這一等就是54年,直到去年底《國籍法》修法後,甘惠忠神父終於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的台灣人」...... 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了,1963年從美國舊金山搭貨輪來到台灣,他創立全台第一家「早療照護」機構,...
教育文化
李公元
9月 25,2017
【春風化雨】如果不小心,活到了90歲⋯⋯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猴子愛喝酒,這是可愛的童謠順口溜,但如果有一天,你我都不小心就活到了90歲,無論是90歲老奶奶,還是90歲老爺爺,您希不希望自己還能像愛喝酒的猴子一樣充滿活力呢? 我本來是個老台北人,在那都市生活了40多年,2016年因為工作調動,全家移居到了宜蘭。搬來宜蘭的第一個黃昏,我與太太外出閒逛,結果逛到了二結王公廟,此時一位穿著白汗衫的瘦小老阿公,...
教育文化
路向南
8 月 02,2017
日本弘前的移動城堡——施工過程也有教育意義
在台灣的工地,常見一塊綠底白字的工程告示牌,標明工程名稱、施工廠商、施工期間、工地負責人等資訊,希望透過全民督工的方式,確保施工品質。對於民眾來說,如果是古蹟修護或重大公共建設,除了上述的工程思維,能否有更積極、甚至是教育意義的作法呢? 日本青森縣的弘前城,目前正在進行石牆修繕工程,還因此「移動」了天守閣。因為主管單位的巧思設計,在石牆修繕期間,繼續開放民眾參觀天守閣,不只保留觀光功能,...
教育文化
阿圖賽
12 月 12,2016
【縮影人間】孤獨的職人身影
日幣最近跌到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讓喜愛到日本遊玩的台灣人興奮不已。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2016年1月至10月,台灣人前往日本旅遊人數高達358.81萬人。前往日本旅遊的台灣觀光客,通常一定帶著不少戰利品回來,因為日本實在是採買的好地方,原因除了日本各種消費品樣式新穎外,主要還是因為台灣人肯定日本產品的品質。 談到日本的產品,不得不提及日本的職人文化,日本職人生產的日常生活器具,...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楊虔豪
8 月 03,2016
【首爾想想】反對教育商業化 v.s. 校長叩警方介入 梨花女大掀風暴
南韓知名學府──梨花女子大學,30日發生警察進入校園並與部分學生及校友發生衝突的事件,引發全國社會關注。 梨大決定將在暑假後的下學期起,新設名為「未來人生大學」的短期學程,開放已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卻還未接受過大學教育的高中畢業生,與30歲以上仍未就職者,為他們量身打造約為兩年的新媒體製作企畫、時尚與健康營養等課程,修畢後即可取得四年制學士學位。 事實上,諸如此類以「終生學習」為目標...
教育文化
黃寶玉
4 月 03,2016
人工生殖法再不修訂台灣會輸很大
台灣的《人工生殖法》歷經十三年的漫長立法、六任的衛生署長,終於在民國96年3月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在民國96年3月21日施行。主要的精神在衛福部網站可以看到:「基於維護生命之倫理及尊嚴,人工生殖技術應以治療不孕為目的,而非作為創造生命之方法,因此我國人工生殖的施行限於不孕夫妻。所以未婚者、單親、同志等都無法要求做人工生殖」。 這是一套非常保守且被動的法規,完全被「道德倫理」所綁架,...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許又方
2 月 15,2016
重見北門,人文才有天光
被「禁錮」長達三十九年的台北「北門」,終於在忠孝橋引道(北門高架橋)拆除後「重見天日」。在筆者看來,北門重現的意義不僅止於交通,更具歷史與文化的深刻意涵;同時,也啟發某些關於「人與城市」的哲學思考。 北門又名「承恩門」,建造於清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是目前世上僅存的閩式碉堡城門。它既見證老台北「大稻珵」的興衰,同時也見證台灣從清領、日治、國府遷台到民主化發展等百年滄桑歷程,...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