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趙弘毅
11 月 23,2014
以守貞與婚姻框架為核心的性別平等教育?
2014年5月,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第一堂國文課,我興奮的帶著選定好的課外教材走到任教的九年級教室,卻發現,講台上有一位陌生女性正在講課。沒收到任何通知的我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輔導室安排的「兩性平等教育」課程,講師是來自「彩虹愛家協會」的校外師資,課程名為「青春無悔」(註1)。 負責安排課程的輔導老師告訴我,該課程規劃在最後一堂課讓學生簽署「守貞卡」。對此,我感到萬分訝異。因為,以「...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蕭瑟寡人
9月 09,2013
想想台灣文化的本質與價值
過去近十年,筆者在美國進修資工與哲學,後由學術轉入創業。經歷哲學、學術與創業等台灣父母較難接受的人生規劃後,使我結交認識許多在台灣不易接觸的多元人群。回到台北走走,讓我有了很深的領悟。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是卻有錯置的大陸國家世界觀。多數海島國家以貿易航海維生,對於跨國交流應是習以為常;然而台灣卻以民族中心思想為體,自許在文化與經濟上自給自足,是種價值化的閉關思維。...
教育文化
,
國防外交
,
政黨政治
曾明財
11 月 14,2015
【眷村想想】 兩個政戰細胞
大學畢業前,多數男生報考預官役,最熱門的官科之一是「政戰」,限國民黨才能上榜。我有豐富社團經驗,加上唸大一時,美國宣布台美斷交後,立即熱血沸騰成為黨員,自認到部隊當輔導長最合適了,結果仍名列步兵榜單。 1982年底,先到成功嶺新兵訓,然後到高雄鳳山陸軍官校受訓三個月後,沒幸運抽中外島籤,分發新竹關東橋新兵訓練中心,擔任第一營第一連排長。 關東橋師部與旅部和第一營都設在同一場所...
教育文化
劉承寰
6 月 10,2015
臺灣教育系統欠缺什麼,你知嗎?
在台灣受教育十二年,直到去年到加拿大讀大學。雖然目前只在加拿大讀了一年,但在這一年對讀書與教育的看法卻完全改觀。 問題就出在台灣從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台灣受教育時,我討厭讀書,更討厭學校保守的風氣,用強迫的方式叫我學習。我們被訓練成機器;對長來說,教育就是背誦,因為只要將課本寫的牢牢記住即可進入好的高中與大學。但教育真該是如此嗎? 剛到加拿大時我看到許多熱愛讀書的學生,...
教育文化
李坤融
7 月 04,2019
從同情到同理:我們該如何面對身心障礙者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我一樣有相同的生命經驗?看到一些行動較為不便的身心障礙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協助他們,因此就假裝沒看到的離去。我想這樣的案件不難看見,因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臺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大約為一百一十萬人,將近臺灣每二十三人當中就有一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我想這個比例難以去忽視。因此想藉此文章,整理自己過去幾年與障礙者相處經驗的協助模式及心態轉換。 收起對障礙者的憐憫...
教育文化
李坤融
3 月 21,2019
特教生的美國交流-融合教育在美國是如何被實踐?
臺灣近年來積極推行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即是讓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於普通學校當中接受教育,讓特殊教育學生成為主流學校的構成部分,也使學生獲得均等教育機會跟支持性服務。但近年推行過程卻遇到許多困難,包含普通教育體系不夠彈性,無法滿足特殊教育學生之需求,又或者是特教老師不了解普通班運作,普通教師不了解個別差異和診斷教學的狀況。這些狀況都可能造成特殊教育學生於學校當中遭受到人際壓力及霸凌、排擠之情形...
教育文化
盧俊良
6 月 04,2018
【春風化雨】自然課原來可以這樣上!
想起小時候上自然課的情景,莫過於一群小朋友圍著實驗桌,看著其中一位又帥又聰明的小男生操作著實驗器材,一位又可愛又聰明的小女生忙著畫表格紀錄實驗數據,順便大聲管教不聽話搗蛋及放空的組員,而我通常就是那位放空的組員,偶而還會搗蛋。三十多年前的回憶彷彿昨日重現,記憶中的自然小老師們各行各業打拼去了,只剩當年在自然課裡放空的小男孩成了自然老師,守著自然教室,希望眼前的這群小朋友喜歡科學,...
教育文化
李坤融
2 月 08,2018
身心障礙學生能出國,卻不能和同學一起去戶外教學?
國家法規規定每年中央所編列的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每年幾乎都是剛好編於4.53%左右,而這樣微薄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我認為這對於特殊教育發展似乎沒有太大的助益。 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獎補助辦法,只要是持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者鑑輔會證明的學生,學校總成績達到七十分以上,每年便能夠向學校申請最少兩千元以上四萬元以下的獎助學金。此外,...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1 月 01,2017
【人心人術】 罹癌卻不願離開台灣⋯宋玉潔: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
她從年輕時,千里迢迢來到台灣,距今38年了!台灣,幾乎就是宋玉潔修女的一輩子!當她罹患乳癌,教會安排她退休回瑞士休養,她卻不願離開台灣。她說:「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 她是老人,也是病人,卻用盡心力來照顧台灣的老小和病人。 宋玉潔修女出生於瑞士的天主教家庭,從小就抱持著服務的志向。她選擇護理學校就讀,取得護理人員執照後,發願成為修女,...
教育文化
黃建榮
9月 12,2017
【春風化雨】為什麼要上學?
去年底有一對小學一年級的父母來找我,討論他們的小孩不太喜歡上學的問題;小孩問他們:「為什麼要到學校上學?為什麼老師什麼都要教?」當下,我驚喜地哇了一聲:「大哉問!」執教近三十年來,第一次聽到有一年級的孩子,會去質疑「為什麼要上學?」別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就算是為人師長的我們,也都很少仔細去思考這些問題。大家在整個學校教育的大體制下,很少被教導自由而獨立的思考。多數人只能隨波逐流:因為大家都去上學...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