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黃寶玉
4 月 03,2016
人工生殖法再不修訂台灣會輸很大
台灣的《人工生殖法》歷經十三年的漫長立法、六任的衛生署長,終於在民國96年3月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在民國96年3月21日施行。主要的精神在衛福部網站可以看到:「基於維護生命之倫理及尊嚴,人工生殖技術應以治療不孕為目的,而非作為創造生命之方法,因此我國人工生殖的施行限於不孕夫妻。所以未婚者、單親、同志等都無法要求做人工生殖」。 這是一套非常保守且被動的法規,完全被「道德倫理」所綁架,...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Nam Quốc Văn
3 月 25,2018
【越南想想】越南各大學最熱門的學系竟是這個系
越南自1986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逐漸吸引外資到越南投資。隨著外商到越南投資數量增多,也造就了越南各大學的一些熱門科系的崛起。其中,人文類別熱門的科系之一就是「越南學系」(Khoa Việt Nam Học)! 越南學系大致都在2000年左右相繼在越南各大學成立。在那之前,各大學負責對外國人教越南語的單位主要是越南語中心。由於外國人學越南語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各大學紛紛正式成立越南學系來招生...
教育文化
林柏寬
4 月 30,2015
大學個人申請的弔詭現象,不斷上演中!
聯考年代,成績排名全國第654名、PR99,能否錄取兩千個名額的醫學系?成績排名全國第4800名、PR97會名落孫山,連一個合理想要的志願科系都填不上嗎?在現今大學個人申請制度下,筆者周遭卻有兩個真實但殘酷的案例。 第一個真實案例發生在筆者的學生身上。他錄取了國防醫學系,眾人恭賀聲中,他心中卻仍有不平。這位學生考了73級分,排序在他前面的75級分有182人、74級分有451人,...
教育文化
紹沖
10 月 11,2018
從掃垃圾到「梓桑文化祭」:看基隆青年的迢迢歸鄉路
基隆是座很特別的城市,由於天然良港的緣故,成為台灣早期對外的門戶。洋里洋氣酒吧內青年男女燈紅酒綠與豔陽四射下港口工人赤膊散發的閃耀汗水,都讓基隆繁華一時。 成也港口,敗也港口,由於基隆港的腹地狹小,一入港後能置放轉運的貨櫃有限,及東亞貨運航線的變遷,導致基隆港快速衰退,失去過往的榮光,猶如《紅樓夢》中破敗的賈府,子孫更是流離失所。 這樣的情形尤其反應在青年身上,...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1 月 03,2015
【學與業壯遊】 流行音樂系是名堂還是靈藥?——《大學的藝術》之十一
據報載,有幾個學校在明年將成立流行音樂系,成立不久的「流行音樂產業系」在這幾年也是學生選系的熱門。 今日,英美兩國和幾個歐洲國家,能把他們的流行音樂產業推往全世界,跨越語言隔閡;日本流行音樂在東亞素有實力,而南韓近年來成為後起之秀。台灣雖然流行音樂起步甚早,也曾經極為耀眼燦爛,現在卻呈現頹勢。 台灣只有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等較資深歌手在華人圈還有較廣的知名度,要能有跨國境、...
教育文化
徐兆安
1 月 26,2015
廢文機器vs. 改卷機器:作文評鑑的科技戰線
很多發明看來惡搞,實際上很偉大。例如自拍神器,當初被列入無聊發明圖鑑,誰想到在人人手上有照相機的時代,解救了請路人拍照的社交焦慮。可是,它還是及不上最近讓我驚奇萬分的廢文產生器──BABEL (Basic Automatic Bull Shit Essay Language)Generator。 廢文產生器的優秀,不像自拍神器要空等20年才看到功用,只要鍵入三個英文關鍵詞,...
教育文化
張睿銓、黎映辰
8 月 06,2013
十二年國教──表演藝術課在哪裡?
李國修先生的殞落,意謂台灣失去一塊表演藝術界瑰寶,除令人不捨,也感嘆下一位李國修在哪裡。然而,綜觀台灣教育體制,藝術教育一直是被忽略的一個領域,君不見目前大眾對於十二年國教的討論,多著重於高中入學方式和考試科目,對藝術教育的檢討少之又少。 就整體藝術教育而言,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表演藝術(戲劇和舞蹈)課程在國中和高中職兩階段嚴重斷層。國中階段,因為表演藝術是課綱的一部分,...
教育文化
魏佳卉
10 月 31,2016
【大學問想想】高中畢業一定要考大學嗎?
教育部在這個月提出了「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和「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從明年(2017)開始,高中應屆畢業生選擇提早就業,可以向政府申請每月10000元的補助,存入個人專屬的「青年教育與儲蓄帳戶」當中,每位畢業生最多可以連續申請三年,意謂著三年後,就能提領36萬的基金,作為未來繼續升學或創業的第一桶金。 除了鼓勵高中畢業先就業,藉以探索個人生涯志趣之外,同時也鼓勵報名「青年體驗學習計畫...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阿圖賽
7 月 18,2017
【縮影人間】那個戒嚴年代的校園日常
台灣解嚴已屆30年,不過,不少人其實還是不清楚戒嚴的年代是哪種生活。我的國中小學期間適逢1980年代的戒嚴尾巴,許多四、五、六年級記憶中的戒嚴故事,也同樣發生在我們那個戒嚴的末期,雖然已經過了30載,但腦海中的記憶依然清晰。 記得,念小學時,每天都必須升降旗,早上升級典禮,下午降旗典禮。當大夥整隊前進到大操場,準備升降旗、聽師長訓話時,行進間必唱的愛國歌曲就是「我愛中華」、「梅花進行曲...
教育文化
Mattel
4 月 15,2013
【週一想想】什麼!小學生也要基測?
十二年國教將於2014年正式上路,但是免試比序複雜、不確定性高,加上私校的「升學率」佳,促使許多家長選擇讓小孩進入私校初中部,以便直升私校高中部。三月與四月,台北接連有靜心、景文、東山、南山、竹林、延平、薇閣、復興等私校舉行「小六基測」,基測報名人數驚人,競爭激烈程度不輸以前的「聯考」。 十二年國教目的是想進一步減少升學考試壓力,但現在卻變相導致考試壓力向下延伸到國小學童身上。當然...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