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馬太攻守聯盟
8 月 13,2014
自己的祭典自己救 ──阿美族馬太鞍與太巴塱兩大社擊退廣西壯族表演團始末略紀
阿美族(族人自稱為Pangcah)每年夏天舉行的祭典,長久以來受到外界的誤解,以「豐年祭」之名,被人望文生義的以為是一個有如嘉年華會的場合。事實上,阿美族每年最重要的祭典,Ilisin,是個非常嚴肅的祭祀活動。Lisin這個字,在阿美語裡的意思就是「祭祀」、「儀式」,ilisin則表示「正在進行祭祀」,通常字首冠以大寫,寫成Ilisin,專指這個每年最重要的年祭。...
教育文化
劉小惠
11 月 16,2013
我有一個gay朋友
自念了研究所以來,我常常跟別人提到他。 我有一個gay朋友,他是熊,年少就體悟到自己並非異性戀,於是征戰沙場無數,喜愛聰明或者瘦小黝黑皮膚的男性。他很聰明,喜歡使用艱澀的詞彙,對世俗的事物總是帶點憤慨。而我所有對同志的理解,都由他開始。對同志的誤解,在認識他後改變。 他是轉學生,剛進入班上也跟一群gay混在一起。那時候我很不習慣他們的風格,課堂報告以lesbian為題,...
教育文化
張睿銓、黎映辰
8 月 06,2013
十二年國教──表演藝術課在哪裡?
李國修先生的殞落,意謂台灣失去一塊表演藝術界瑰寶,除令人不捨,也感嘆下一位李國修在哪裡。然而,綜觀台灣教育體制,藝術教育一直是被忽略的一個領域,君不見目前大眾對於十二年國教的討論,多著重於高中入學方式和考試科目,對藝術教育的檢討少之又少。 就整體藝術教育而言,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表演藝術(戲劇和舞蹈)課程在國中和高中職兩階段嚴重斷層。國中階段,因為表演藝術是課綱的一部分,...
教育文化
李公元
2 月 20,2018
【春風化雨】永不退休的美術老師:「吃太陽」的繪本阿公鄭明進
在台灣童書界裡,有一位熱心推廣與創作圖畫書的老前輩,他就是今年已經86歲的鄭明進老師。鄭老師昔日有「台灣兒童圖畫書教父」之美稱,但有另外一位圖畫書界老前輩,覺得稱呼「教父」好像是混黑社會的感覺,似乎不妥,後來鄭老師在2012年籌備80歲回顧展時,有天很高興的打電話告訴當時有幸擔任策展人的我,說他想到一個可以自稱的名號,就是「繪本阿公」。鄭老師早就是很多人景仰敬佩的阿公,2009年77歲時,...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坂上 / Kaientai
10 月 09,2012
公民的搖籃——法國高中哲學教育觀察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Serions-nous plus libres sans l』Etat ?) ——「為了邁向未來,是否必須遺忘過去?」(Faut il oublier le passé pour se donner un avenir ?) ——「歷史的客觀性是否以歷史學者的中立為的前提?」(L』objectivité de l』histoire...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
中國問題
簡文惠
9月 12,2012
你叫什麼名字?
「千尋,千萬不要忘記你的名字。 白龍,我知道你的名字了,你的名字是賑早見琥珀主。」 ...
教育文化
李坤融
3 月 21,2019
特教生的美國交流-融合教育在美國是如何被實踐?
臺灣近年來積極推行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即是讓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於普通學校當中接受教育,讓特殊教育學生成為主流學校的構成部分,也使學生獲得均等教育機會跟支持性服務。但近年推行過程卻遇到許多困難,包含普通教育體系不夠彈性,無法滿足特殊教育學生之需求,又或者是特教老師不了解普通班運作,普通教師不了解個別差異和診斷教學的狀況。這些狀況都可能造成特殊教育學生於學校當中遭受到人際壓力及霸凌、排擠之情形...
教育文化
李坤融
10 月 04,2018
特教宣導不該「由下而上」
每學期初期,各教育階段(國小至大學)的資源教室老師,都需因應特殊教育法,定期召開IEP或ISP會議,除了認識轉銜(國小至國中、國中至高中、高中至大學)特殊生的特教需求之外,也要去追蹤已經入學的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計畫及學習進度如何。 除此之外,特教老師還被賦予相當重要的任務,則是對於轉銜之學生,進行入班對普通生進行特教宣導,依循轉銜學生於IEP或者ISP會議中提出之狀況,...
教育文化
皮諾丘
4 月 19,2017
學生為什麼一定要上第八節?
日前逛臉書,無意中看到有一個國一生寫信問呂秋遠律師,「學生為什麼一定要上第八節?」,呂律師以其一貫親切幽默的口吻,給了這位學生一些建議,事實上,針對這個問題提出疑問的學生應該不在少數,只是有些人選擇把疑問放在心中,而沒有提出質疑或反抗罷了,筆者以在教學現場將近20年的經驗,針對這個問題的細節部份,再做幾點補充說明: 1.第八節或暑期輔導可以強迫參加嗎?: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
教育文化
阿圖賽
12 月 12,2016
【縮影人間】孤獨的職人身影
日幣最近跌到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讓喜愛到日本遊玩的台灣人興奮不已。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2016年1月至10月,台灣人前往日本旅遊人數高達358.81萬人。前往日本旅遊的台灣觀光客,通常一定帶著不少戰利品回來,因為日本實在是採買的好地方,原因除了日本各種消費品樣式新穎外,主要還是因為台灣人肯定日本產品的品質。 談到日本的產品,不得不提及日本的職人文化,日本職人生產的日常生活器具,...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