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從日本看見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年初到日本駐村,探討日本的進步為何可以持續累積,從生活中了解日本的思維,在拜訪日本小學校教師、圖書館、墨田區役所後,震驚於日本細節無所不在,人們用心的做好自己與對環境助力的事情,對於小朋友的教育更是有其獨到想法,一直好奇為何日本可以,但台灣做不到,原來答案都可以從教科書中找到。回到台灣後,剛好台創找我們策劃一個展覽,便提出「這樣的」構想,謝謝教育部與台創的支持,歡迎大家來看這個一定不能錯過的展。」

 

                                 ——策展人周育如(Agua Chou)2018.06.02臉書分享

七月中旬,岳明國小教師團隊,參與了由「都市酵母」策劃主辦的「世界教育學,從日本看見~教師培力研習2日工作坊」,主要前往台北松菸正在展出的「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現場研習,雖然在這僅僅66坪不算太大的展覽空間,卻展示出日本從小學、國中、高中,乃至於終生教育、防災教育等等教科書共217本,可說是台灣難得一見的國際教科書展。有意思的是,這是一個可以現場不斷觸碰展示品「教科書」,鼓勵看展人多翻閱、多思考、多討論、多留言的一個非常「親近展示品」的展覽。

為什麼是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呢?展覽標題下的相當吸引人,到底什麼樣的教科書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呢?策展人周育如agua,也是水越設計、都市酵母計畫的創辦人,她在兩天的工作坊都擔任課程主持人,慢慢地引導我們自己去「發現」這個展覽的精神所在。在217本日本教科書中,我們雖然無法看到其他國家的教科書,但卻真真實實的會被日本的教科書所吸引、所驚豔,每一本教科書,無論在字體、版面、圖片或圖畫上,都呈現相當優質又舒適的設計感,內容上的編輯整理,更是讓人看的心生佩服、讚嘆連連。

agua分享,日本的美感教育不是長大後才開始學習,他們是無時無刻都用心地要把美感展現出來給孩子,那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跟呼吸一樣自然的一部分。這個美感,不只在外表上的設計美,也落實在教材編輯上的整理邏輯與呈現出來的秩序美。日本人非常細心的把各項教材圖像化、步驟化,以及互相比較、分析、統整,用最容易吸收與看懂的方式來呈現,不但不怕科目與科目間的內容重複出現,反而是關注在科目與科目間是否有互相關聯而努力。比如說,國語科不只是語文的學習,還會放上數學的統計圖表作說明,也會把自然科學知識,放進國語科來介紹,小學四年級的國語課本,就有一篇介紹鰻魚的生活,文中出現了小鰻苗隨著黑潮遷徙的過程圖(台灣也被標示出來)、潮汐與月亮變化圖,以及小鰻苗真實照片。所以他們國語教科書的編輯人員,會有兒童文學作家、兒童發展科系的大學教授以及博物館或自然科學類的專家,一起參與。

另一個讓人佩服的地方,日本教科書非常「生活化」與俱有「世界觀」。一本名《家庭科》的教科書,在小五、小六時,即以非常多的步驟圖片及解說圖畫,來教孩子怎樣手洗衣服、電鍋煮飯、瓦斯爐使用、裁縫機使用、料理食物⋯⋯等等,每一項生活家事,都清清楚楚地介紹流程,圖文並茂,解說詳細,讓人不得不讚嘆他們在選材跟編輯上的細緻與用心,更呼應了以養成孩子獨立自主的教育目標。誠如展場中,整理出來的文字說明,日本教科書的設計,其實是要教育出一個具有「生存力」的日本國民,而生存力的三個重要元素,即是「確實的學習力、豐富的人性、以及健康和體力」。

在這同時,他們更是隨時提醒著自己,要成為一位具有國際觀的「世界公民」,也就是在教材編輯上,他們努力呈現「日本人眼中的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日本」,如一本名為《地圖帳》的教科書,仔仔細細的調查出各種農產品,在世界上的產量比例,以及在日本國土上的產量比例,隨時不忘記以國際人的眼光來看世界,也不忘記以日本人的眼光來看見自己。日本教科書,時時提醒自己,日本是對世界有責任的,日本將來要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日本人的未來應該要何去何從呢?這些關於世界公民的大哉問,在日本越高階段的教科書中,越可以發現。

日本一向給大家的印象,就是乾淨整潔有秩序的國家,若再看看他們的教科書,更可以觀察到他們的民族特性是如何養成,agua說,她由教科書中,看見日本人是如何有效的在做「社會溝通」這件事情,日本愛護環境的生活態度,是從很小的教科書就開始在做溝通了。這次展場中,agua還特別展出防災教育相關的教科書,他們的防災教育是「毛細孔般的防災意識」,更是「不只在學校而是整個生活」都在關注防災這件事情,所以家具廠商會印製「防災家具」參考書,政府也會特別印製「女子防災手冊」,他們還會關注到如果避難時,可以怎樣吃到熱食呢?災難時,如何建立安全又衛生的廁所呢?可以說,由家庭、到學校、到民間企業、到整個社會,大家都是一致性認為防災非常重要,而且願意積極又隨時為防災準備,這就是日本的社會、日本的教育。

展場中,也有展出部分台灣教科書,並且簡單整理出台灣教科書的發展過程。我們會發現,日本早在1999年就已經廢止有關教科書印製與樣式建議的規定,但是台灣到現在2018年了,教科書還是必須遵守《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印製規格》,還在為教科書的選用字體及級數在進行審核規範。還有一些值得了解的比較,日本小學教科書的製作成本,一本平均台幣121元,台灣卻只有35元。(詳見下面圖片說明)日本教科書完全由政府買單,免費提供給日本學生,台灣教科書,低收入戶的學生才可以申請免費。日本教科書的編輯、送審到出版選用,大約需要4年時間,台灣則是兩年時間。日本教科書選用,由他們的教育委員會、校長負責,台灣則是各校會訂定選用教科書辦法,通常由授課老師共同開會選定。

台灣教科書雖然也一直在進步中,而且也出現了一些很有想法的改造計畫,如一群年輕人正在努力的「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不過他們都還不是主流,台灣的主流教科書現況,跟日本教科書一比較,就會發現我們其實輸人家還是很多。日本教科書,每一本都是漂漂亮亮的武功秘笈、寶典畫冊,讓人讀完後,會想要收藏紀念、隨時翻閱,agua說,這次看展結束的觀眾,很多人都在詢問如何可以買到日本的教科書,不過日本教科書並不容易買到,一般市面上的書店並沒有販售,販售的量也不一定,有些由學校認購後,就已經沒有太多庫存書了。想想我們台灣,是不是很多學生讀完一學期後,教科書就是回收丟掉、進垃圾桶呢?教科書對我們來說,似乎只是工具書,是一種不怎麼好看卻又不得不看的工具書。為什麼教科書是需要具有美感的書呢?agua回答說,以日本人觀點來看,不美就是不能成立的物品,美代表的就是品質跟質感,不美就成為社會污染了。

agua其實對台灣社會一直有很深切的期待。她特別提到,台灣社會普遍看不到一種大家想要學習的原動力,以及大家想要共同更進步的想法,她們策劃了一個「now to 60 人生大不同」計畫,隨機訪問台灣、香港、東南亞及其他國家各年齡層的人,有關於現在到自己60歲期間,有什麼期待與夢想呢?結果發現台灣人對自己未來的想像,利我的享樂主義是最多的,而關於如何讓自己的社會環境進步、變得更美好,卻是最沒有感覺的。agua還提到,最理想的社會,不就是像國父在三民主義裡面提到的「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地盡其利和貨暢其流」嗎?我們有沒有在努力往這個方向前進呢?還是我們一直只在追求個人的享樂呢?日本教科書,可說是目標明確的教材,生活的百科加上誘發思考與討論,讓大眾可以找到共識一起前進的好工具。 

agua坦承,她並沒有看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教科書,但是她曾經看過美國、韓國、中國、丹麥的教科書,都沒有日本教科書帶給她的驚艷與感動,她希望明年有機會籌劃另一個國家的教科書展(像是緬甸),從其教育思維中看到不同的價值,讓台灣接觸更多元面向。而我們台灣的教科書或許不完美,就像這個世界還無法成為世界大同一樣,但是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努力一點,往那個目標前進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