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工業大城高雄,熱愛棒球原鄉嘉義。研究興趣是「教育社會學」。長期關注學校、學生與家庭間的三角關係,現為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平凡的凡,甘甜的甘,是徐凡甘面對陌生人時的自我介紹,也是學生眼中的阿甘老師。徐凡甘看似樂觀的背後卻藏著數十年的低潮與落寞,如果不說,大家會以為他只是個鄰家男孩,依循著正常男孩的生長模式一路生長到現在。徐凡甘過去鮮少對別人透露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也刻意隱瞞自己洗腎的事實,直至2013年得到總統教育獎之後,他的人生與求學經驗才被公諸於世。2018年6月時報出版社更將他的故事匯集成書出版,書名為《我的選擇,是把生命活得更好》,希望藉由此書的故事激勵有相同經驗的人或病友走出來服務社會,發揮所長。
徐凡甘的生命在15歲時因腎臟衰竭須面臨終身洗腎的命運,當其他人正在準備基本學力測驗之時,徐凡甘只能與病魔搏鬥,經常出入醫院,此時的徐凡甘不向命運低頭,仍然靠著堅毅的意志力在家自習,考上臺北市的第一志願建國中學;然而他在念書期間遭逢家庭變故與自信心低落兩大問題,導致學業成就無法達到預期的醫學系,最終學測成績出爐,徐凡甘落腳在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這是徐凡甘深思熟慮的選擇,也促成後來踏上教育路的因緣。等待大學開學期間,醫院為徐凡甘做了家屬器官捐贈評估,結果由智能不足的大哥捐贈一顆腎臟給徐凡甘,手術結束後的徐凡甘有如大鵬鳥,即將展翅高飛,飛向那美好而充實的大學生活。
就讀臺大農業經濟系的徐凡甘,不只主修本系,還跨系、院、組修習不同領域的課程,學習跨領域知識整合。大學的必修學分社團也沒有因為修課而放棄,徐凡甘大學期間參與了「新生書院」、「證劵研究社」以及「不同凡響社」,之後更創立「城市浪人挑戰賽」的社會企業,將所學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畢業時,徐凡甘初聞為臺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TFT)創辦人劉安婷在TED演講(題目:擁抱世代從教育開始)的理念後深受感動,決定參與TFT第一屆的偏鄉教師甄選,投入偏鄉教育的行列,為偏鄉學校與教育盡一份心力,徐凡甘有了目標之後便全力以赴,一路破關斬將取得第一屆TFT教師的資格。
徐凡甘十五歲時住院期間受到主治醫師余美靜與已故醫師林杰樑的影響,原本志在從醫懸壺濟世,傳承兩位醫師的人醫風範。但不料,高中學測成績無法選填醫學系,經過大學四年的洗禮之後,修正方向轉往教育,只因為徐凡甘想起高一導師的話:「想幫助人,隨時隨地任何職業都可以啊,不一定要當醫師」,點醒了他,也點醒了他的教師夢。
初入偏鄉的徐凡甘不僅沒有教育專業,連班級經營都有困難,身負重任的徐凡甘帶著第一屆TFT教師的期許前進偏鄉。不久後,對於教學陌生的徐凡甘已經熟能生巧,課程設計也有助於弱勢學生建立自信心,同時也藉由科展與校外教學拓展學生的視野。任教的兩年中,徐凡甘深刻體會到偏鄉教育的問題不是出於學校而是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失能與新住民子女的問題讓偏鄉成為弱勢的代言者,他們面對孩子的學業時無能為力,孩子無法在學校中獲得滿足感只能逃學、逃家甚至中輟,成為問題學生。另外,偏鄉也讓徐凡甘體認到學生價值觀的嚴重扭曲,許多家長為了彌補對孩子的缺憾,便以金錢來滿足孩子的慾望,導致徐凡甘課堂上用來獎勵學生的拐杖糖被視為無物。結束TFT教師之後,徐凡甘加入政治大學的「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擔任研究助理,並於晚間至淡江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進修碩士學位。
平凡的「凡」,甘甜的「甘」,徐凡甘總是這樣介紹自己。但他的人生卻一點兒都不平凡與不甘甜,歷經挫敗與低潮之後,終於能夠回甘。他的人生至今高潮迭起,可以說是我們現代人的典範,我們經常抱怨時間不夠用,但是卻將時間浪費在不該浪費的事情上面,徐凡甘歷經換腎之後,從中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用宏觀的角度來檢視自己的一生,先訂立目標,然後再配合目標規劃如何實踐,近程、中程、遠成的目標讓我們不再虛度光陰,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原動力,如同徐凡甘有了改善教育體制的目標後,從基層教師開始做起,接著進入更高層次的研究領域,慢慢的實踐。
徐凡甘在逐夢的路上受到許多人的幫助,告訴我們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而阿甘老師的故事告訴我們「有夢最美,逐夢踏實」,夢想受到質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逐夢的人會因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而後悔。期許與阿甘老師有相同熱血的年輕人能夠奉獻所學,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