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王蓓
4 月 17,2018
【荷事生非】荷蘭式育兒守則:休息、衛生與規律
我住在荷蘭,有兩個兒子,也是一個國際品牌咨詢事務所的合夥人,因此我是一個全職甚至超時工作的母親。我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荷蘭人,除了假期或應急時我的荷蘭公婆會偶爾幫忙之外,育兒完全是我們這個「雙職工」小家庭自己的事。 我的爸爸媽媽都在國內,早已退休,是那種超級會享受生活的新潮老人。他們基本上每年夏天會到荷蘭來住段時間,對我來說,看著爸爸媽媽精神抖擻地周遊歐洲列國,比讓他們幫我做家務看孩子,...
教育文化
李坤融
2 月 08,2018
身心障礙學生能出國,卻不能和同學一起去戶外教學?
國家法規規定每年中央所編列的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每年幾乎都是剛好編於4.53%左右,而這樣微薄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我認為這對於特殊教育發展似乎沒有太大的助益。 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獎補助辦法,只要是持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者鑑輔會證明的學生,學校總成績達到七十分以上,每年便能夠向學校申請最少兩千元以上四萬元以下的獎助學金。此外,...
教育文化
黃建榮
12 月 04,2017
【春風化雨】讓孩子「玩」得自然、「玩」出能力!
童年時期的我,生長在物資缺乏、台灣經濟正在起飛、十大建設正要開始展開的年代。玩樂的場所除了學校以外,就是家裡附近的田園、溪流、海邊;沒有3C產品、沒有制式玩具、更不可能有大型的遊樂場,但卻創造了無限寬廣與可能的玩樂空間、機會與方式。 收割後的稻田是孩子們的野戰場,順著稻梗抓上來的田土就是砲彈,稻草墩是躲藏的掩體,敵人衣服上的泥土印就是我們的得分點;收割後的稻田也可以是棒球場,報紙、...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1 月 01,2017
【人心人術】 罹癌卻不願離開台灣⋯宋玉潔: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
她從年輕時,千里迢迢來到台灣,距今38年了!台灣,幾乎就是宋玉潔修女的一輩子!當她罹患乳癌,教會安排她退休回瑞士休養,她卻不願離開台灣。她說:「放不下台東的老人和小孩......」 她是老人,也是病人,卻用盡心力來照顧台灣的老小和病人。 宋玉潔修女出生於瑞士的天主教家庭,從小就抱持著服務的志向。她選擇護理學校就讀,取得護理人員執照後,發願成為修女,...
教育文化
易俊宏
10 月 26,2017
禁含糖飲料?教學正常化才是正道!
因為要解決肥胖問題,校園內禁止販售含糖飲料,這種直觀的作法,其實是見樹不見林、治標不治本的「鴕鳥心態」。 日前有立委提案,要增訂《學校衛生法》,讓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不得販售含糖飲料,因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為28.7%,國中生為29.2%」。此舉一出,就連衛福部國健署也來湊熱鬧:著手草擬《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草案》(簡稱國營法),準備將管制範圍從校內禁止販售,提升到禁止攜帶,...
教育文化
張肇烜
10 月 18,2017
【人心人術】無私奉獻台灣54年!甘惠忠:台灣是我家
台灣有你揪甘心!今年國慶,由「新住民」甘惠忠神父領唱國歌。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無私奉獻台灣54年,守護台灣的慢飛天使。神父一直有個心願:「想做真正的台灣人」。這一等就是54年,直到去年底《國籍法》修法後,甘惠忠神父終於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的台灣人」...... 甘惠忠神父今年82歲了,1963年從美國舊金山搭貨輪來到台灣,他創立全台第一家「早療照護」機構,...
教育文化
李公元
9月 25,2017
【春風化雨】如果不小心,活到了90歲⋯⋯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猴子愛喝酒,這是可愛的童謠順口溜,但如果有一天,你我都不小心就活到了90歲,無論是90歲老奶奶,還是90歲老爺爺,您希不希望自己還能像愛喝酒的猴子一樣充滿活力呢? 我本來是個老台北人,在那都市生活了40多年,2016年因為工作調動,全家移居到了宜蘭。搬來宜蘭的第一個黃昏,我與太太外出閒逛,結果逛到了二結王公廟,此時一位穿著白汗衫的瘦小老阿公,...
教育文化
謝世宗
9月 06,2017
文白比例爭辯之外,那些關於文言、國語、Mandarin與普通話的冷知識
關於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近日在平面媒體上引起了不少的討論,但不少人對什麼是文言文、什麼是白話文,有不少概念上的誤解。贊成與反對調降文言文比例的雙方,各有立場與考量,可以想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共識,但趁著全民關注國語文教育之際,不妨先聊聊關於文言、國語、Mandarin與普通話的一些冷知識。 先談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種文字書寫系統,如同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教育文化
皮諾丘
4 月 19,2017
學生為什麼一定要上第八節?
日前逛臉書,無意中看到有一個國一生寫信問呂秋遠律師,「學生為什麼一定要上第八節?」,呂律師以其一貫親切幽默的口吻,給了這位學生一些建議,事實上,針對這個問題提出疑問的學生應該不在少數,只是有些人選擇把疑問放在心中,而沒有提出質疑或反抗罷了,筆者以在教學現場將近20年的經驗,針對這個問題的細節部份,再做幾點補充說明: 1.第八節或暑期輔導可以強迫參加嗎?: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劉彥甫
11 月 01,2016
台北城南舊夢
「日日城南路,春風聽鷓鴣;最佳煙雨景,一幅輞川圖。」記者尾崎秀真在《台灣日日新報》以詩作歌頌的台北城南,區域內現有留存的歷史建物與博物館密度為全國第一,更是戰後許多詩人、文學家曾於此漫步交流,孜孜不倦創作的魂縈舊夢。隨著北市府將目光聚焦在「白晝之夜」活動的北門與台北西區;行政院則專注於啟動「大南海文化園區」,區域位置恰好處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城南,正面臨進退失據與都市更新,可能改變街景容貌的寒顫之中...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