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楊慧鈴
10 月 27,2015
難道,只有你的記憶才算數……
閱讀歲月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曾經是朱天心的死忠粉絲。光是《擊壤歌》,我書架上就有六種不同封面的版本,《古都》有兩本。而《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因為是謝材俊在家賦閒多年之後第一份工作所屬公司──麥田的創業作,所以當時窮窮的我買了精裝本。 但,在《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讀了幾行就放下之後,我已經許久許久不曾讀朱天心的作品了。我並不是失落於她未寫出她的《羅麗泰》(朱天心曾在某次受訪時提到,...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邱秉瑜
4 月 09,2015
台鐵台北機廠可以不只是鐵道博物館——德國魯爾區廢棄礦廠的再發展經驗
台北機廠成為國定古蹟,全區保留終於定案,未來的發展,是設立鐵道博物館呈現台灣工業史,抑或有更具創意的方案?德國魯爾區的工業遺址轉型經驗,係歷時十年的區域規劃,雖尊重原有歷史脈絡但又不受其侷限,終能發展出更多樣的再利用方式。 台北機廠再開發案,由於地處市中心精華地段,因此曾被財務困窘的台鐵管理局視為重要的資產活化償債計畫。然而,原決議中,機廠廠區56%的面積都被分割予商場、豪宅使用,...
教育文化
鄧旭峰
1 月 13,2015
回應林濁水前輩「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台獨是回歸真實歷史後的必然
拜讀林濁水先生於2014年7月25日作品〈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後,本人想要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為何台獨傾向是台灣的自然,而「統一」或是「不獨」則純粹是外力干涉的短期現象。 今天我們在談到「國家」和「國家認同」時,我們談到的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這個概念──把一個國家視為文化、民族統一的獨立政治實體。例如說不論漢滿蒙回藏人都是中國人,或是不論紐約州人、德州人、...
教育文化
劉俊明
1 月 03,2015
台灣高中數學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蝴蝶效應
台灣經濟發展和研發的關係 全球科技日益發展之下的高度技術化知識經濟社會時代,台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研發。我們必須要從傳統的代工製造,轉型為具創意及有研發能力的高科技產業,從價格競爭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國家競爭力。 曾擔任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處長的林福來教授強調,國家競爭力受到研發人員的人力與能力直接影響,台灣高等研究人力雖然有成長,但是比先進國家還是落後,...
教育文化
賴天恆
10 月 27,2014
指考非採計國文不可的三個爛理由
新聞報導因應大學指考採計科目由現行最多6科減為最多5科,國內有十所大學醫學系停止採計指考國文成績。對於部份的人來說,反應大概就是「so?」;但是對於一些「重視國文」的人來說,這是罪大惡極的決定。 這些人想必是會提出一些很好的理由支持他們的主張,但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提出了一些爛理由。為了讓討論輕鬆一些,一件該做的事情就是先把一些常見的爛理由挑出來。這樣討論就可以關注於那些值得探討的理由...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主權兩岸
文捷
7 月 22,2014
正視大中國對台灣的言語歧視問題
「鬼島、歹丸、台客、台巴子、暴民、學匪、吱吱、台猴、畜生⋯⋯」曾幾何時,自台灣言論解嚴與民主化以來,不論在媒體、網路空間或生活中人與人的互動,或多或少都能聽到或看到部分台灣人以上述帶有歧視、羞辱、貶抑,以及帶有自我感覺相對優越性的詞彙,用來對感覺非我族類、但同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民眾,進行彷彿上對下式的歧視性論述。 雖然一直以來不論從教學場域到主流論述,...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呂東熹
1 月 19,2014
【時事想想】仍然停格的台灣
也許年紀大了,容易感傷,也很輕易掉淚。元月16日下午參加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二任會長楊汝椿的公祭,深夜回家,讀了FB,看了前室友徐玫怡(知名的《交換日記》作者)有關鄭南榕自焚當天的回憶,哭了一場。 1990年左右,採訪聊天之餘,台北地檢署一名善於易術的主任檢察官,幫我卜了一卦說,晚年,我很容易傷懷掉淚,直到現在,我還不知真假。因為我寧可像我一位大學同學,那樣的早熟、那樣的浪漫。 那一年...
教育文化
洪聖斐
12 月 04,2013
【時事想想】怪哉!縱放納粹言論還想讓下一代幸福
「下一代幸福聯盟」聯絡人王之瑋在12月3日針對上週六反多元成家遊行時, 一名高中生穿著納粹軍服的言行表示,民主社會有言論自由,且該生並無妨礙秩序與和平氣氛,所以主辦單位和集會群眾尊重他。 原本許多人還在懷疑,這名高中生是反串來搞破壞的。現在「下一代幸福聯盟」的發言人卻公開證實,主辦單位是認同此舉的。顯然,「下福盟」和在場的許多人價值觀是錯亂的,說是希望下一代能幸福,...
教育文化
陳噗
11 月 22,2013
【時事想想】心有戚戚的高中戒嚴校規
今天一翻開報紙,發現媒體終於正視到了高中校規不合理這個問題(自由電子報:校規像「戒嚴」 不尊敬元首就轉學),不得不叫人興奮。我是一名高雄中學的學生,雖然雄中看似校風開放的公立名校,卻也存在大大小小不少的荒謬校規,即使鮮少拿不合理的校規實質來懲處學生,但事實上大小規定就是一種可用可不用的工具,不管是不是不合時宜的都有可能有那麼一天壓迫到學生身上。 在學校網頁公布的【學生手冊】中,...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廖貽得
10 月 05,2013
第三種部落想像─如何切實看待原住民的社會處境(三之二)
第二種部落想像:對原住民和部落的汙名化與浪漫 近年來,除了在教育內容上,越來越有多元文化的視角外,由於1990年代開始政府由上而下推動「社區營造」,在影響所及下,原鄉部落也開始進行各式各樣的「營造」工作,讓平地的漢人有越來越多機會,能夠認識部落、接觸部落。從「沒有想像」出發,延伸而來對部落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想像,這兩種想像可說是一體兩面,那就是對原住民和部落的「汙名化」與「浪漫化...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