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數度進出大專校院,隨年紀漸長,期能如蘧瑗知非反省。
往前閱讀:大群館之後:誰來正視學生的居住權益(上)
文化大學宿舍除了有嚴重的供給不足問題外,這次事件也暴露出居住品質的問題。透過媒體揭露,大群館4人擠5坪空間,顯然是偏小了,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交誼、會客的空間。荒謬的是,撇開大群館用地是否合法,對這樣的居住環境,教育部僅表示:「曾有調查研究指出較合宜的住宿空間標準,不含公共空間為每人2.4坪,若包含公共空間為每人3.6坪,大群館的住宿空間,包含浴廁每人僅1.25坪,空間明顯不足。」更讓人訝異的是,原來主管單位這麼多年下來,居然連一個學生住宿合理的空間規範的都沒有。大學學生住宿的供給明顯不足,且真正的需求狀況無法反應在在目前的統計資料上。同時,學生宿舍的居住品質、空間、機能等問題也從未被正視。這倒底該負責?
我們先看學校,以這次大群館為例,當年與又昱簽約的前校長吳萬益表示:「因學校宿舍不足,學校附近又一屋難求,學生每天往返仰德大道非常辛苦,因此優先考量興建宿舍及校外承租宿舍」,並規劃將大忠館改建為學生宿舍。透過吳校長的聲明,學校顯然是知道學生的住宿需求的。但為何後來未把大忠館改建列為優先事項?很明顯的,學校並未將滿足學生的住宿需求當成重要的事。不只這次大群館,歷年來文化學生在居住上的抗議從未停過,學校仍置若罔顧,期待學校主動解決是不切實際的。
那作為全國各大專校院主管機關的教育部呢?我們看到對是否補助文化宿舍經費說法反覆,相關問題始終狀況外,事件爆發至今,到現在也完全拿不出對策。大群館事件可以說教育部對全國大專學生住宿問題的寫照:責任推給學校,總是圍繞在學校提供的數據打轉,又把主管機關的權力自我設限在發放補助款等。
正如前述校外租屋人數的統計一樣,教育部對學校呈報的資料照單全收,卻不去檢視數據是否合理,有哪些問題、要怎麼解決?對宿舍的合理空間與居住品質,對照日前勞動部將公告移工住宿新基準,擬規範移工居住與浴廁比例等,我們的教育部卻還『將收集各大學狀況及看法,評估是否訂出建議標準。』幾十年來大學學生宿舍供給不足、居住品質堪慮,可以說就是教育部長期縱容下的結果。
教育部除作為公共資源的分配者外,尚承擔著維護學生受教權益、社會公正、培訓人才等責任。面對學生與校方不對等的關係,主管機關如果仍置身事外,將使學生更加弱勢,任憑學校乃至學店的宰割。
教育部應該要積極的負起維護學生居住權益的責任,特別是現在的高教環境已大不相同,在少子化的壓力下,不管是國立私立都面臨嚴峻的招生考驗,給了主管單位保障學生居住權更大的空間。對學校來說,少子化生源減少,當然倍感壓力,但如果站在學生受教品質來說,則是提高教育品質的難得契機。學生少了,理應有比過去更多的活動空間、更少的校園資源競爭者、有更長的老師指導時間等等,當然也應有更大的機會可以住進學校的宿舍。
教育部應該善用少子化的契機,積極介入學生住宿問題,並且除了改善長期以來宿舍床位供給不足問題外,也要設法提升學生的租住品質,具體來說,建議可以從底下三個方向切入:
一、儘速制訂學生宿舍數量與品質基準:如本文所述,目前的學生宿舍統計無法充分反應學生的住宿需求,應該要以其他的調查方式予以修正。例如戶籍在其他縣市很有可能就有住宿需求。當然並不是單純考量學生戶籍所在地,學校的地理位置、所在城市、大眾運輸健全否,都會影響需求,要精確掌握有一定的困難,但也不是像現有粗糙的任由學校估計,全校學生需求等客觀的調查會比現有方式可靠的多。透過對學生住宿需求的掌握,教育部應與學生、家長以及學校共同建立一套應提供宿舍量的基準。
二、善用政策工具,引導學校改善學生宿舍:因大學自治,加上業務分工,主管機關對大學宿舍似乎可以介入的空間有限。以這次大群館事件來說,宿舍床位只是現行私校獎補助款諸多指標之一,影響的補助金額有限,且因教育部內部分工的因素,學生宿舍歸高教司與技職司管理,學生校外租賃部分則是學特司的業務,學生住宿問題被切割,欠缺整體思考。
三、資訊揭露:為了保障學生受教權益,各學校辦學資訊透明本來就是學校與主管機關責無旁貸的責任,除了讓社會大眾可以瞭解接受大量公共資源補助的各大學辦學狀況外,也可形成社會監督的力量。事實上,隨著教育改革,越來越希望學生是憑個人性向與規劃選擇學系,大學可以更開放、更貼近社會及個人的需求,學校的各項資訊公開對這樣的學生選擇是必須的。
最後在這次大群館事件中,幸好有台北市政府的介入,提出原居住學生下學期的住宿方案,這也提醒我們地方政府可以扮演的角色。表面上,大學生住宿問題是學校乃至於主管機關教育部的責任,地方政府本來就管不到大學,除了土地分區使用、安全管理外,其實是可以置身事外的。然而,台北市政府這次的積極介入,提醒我們地方政府的可能。
在目前的憲政秩序下,舉凡教育、經濟發展、乃至社會福利,主要的權力都是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裡。然而,一所大學的存在,不管他的規模再小,與地方的關係卻是千絲萬縷的,從師生的住居飲食、校園環境衝擊、擁有的研究能量、社區互動等。再者,大學也擁有許多有助於地方治理的資源,可能可以協助區域產業所需的創新技術、研究人力,畢業生更可投入生產、社區工作等。因此地方政府若能積極的與大學合作,就有可能創造雙贏的成果。
拿學生住宿來說,現況除了自建外,學校本來就可以尋求外部的資源,比如向民間承租、BOT等,這意味著地方政府當然可以興建宿舍來與學校合作。縣市政府可以做的不僅如此,為何不能思考與社會住宅整合?如果有學生一同混居,是不是有助於改變對社會住宅的刻板印象?而除了整棟的宿舍、住宅外,有沒有可能在人口外流、機能萎縮的老舊社區引進學生入住,甚至仿效荷蘭的跨代屋,讓學生陪伴老人、一起生活?也就是說,學生居住的形式絕不僅有傳統的獨棟宿舍建築一種,有可能結合地方資源,創造多元的模式,在保障學生的居住權益同時,甚或是解決其他社會問題,這就看地方政府的創意與規劃了。
學生的居住問題很嚴峻,但決不是陳痾難解,端視政府的決心。期待中央的教育部趕快動起來,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也開始有候選人重視,不要再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