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包」子:從短片「包」談起

友善列印版本

“Mama, Oooh, (any way the wind blows)

I don’t wanna die.

I sometimes I wish I would’ve never been born at all.”

「媽媽,嗚嗚(風還是照樣吹)

我並不想死

有時我希望,你們根本沒把我生出來。」

             Queen, “Bohemian Rhapsody”  皇后合唱團,「波西米亞狂想曲」

在Pixar動畫工作室拍攝,迪士尼發行的動畫電影「超人特攻隊II」前面,依照Pixar慣例,也放映了Pixar工作室裡某位創作者的動畫短片。這次播放的是一部名為「包(Bao)」,由一位華裔女性動畫導演Domee Shi所拍攝。短片敘述有天一位華裔媽媽發現她所做的包子有了生命,變成了個小嬰兒。隨著她細心的照顧,包子漸漸長大,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包子進入了叛逆期,長大後又留起了小鬍子,然後還交了個金髮白人女友,說要離家跟她同居。這位媽媽滿臉老淚地阻止包子,但是包子不理她,逕自拿著行李往大門走去。

然後,媽媽就把包子孩子吃掉了。

老實說筆者看到這個畫面時,真的是驚嚇到說不出話來,尤其是之後短片又回復溫馨的調性,描述剛剛的情節只是正在與想要與白人女性結婚離家的孩子吵架的媽媽,晚上睡覺時的一場噩夢時。但就是這樣溫馨的調性讓筆者感覺更為噁心。噁心到之後的「超人特攻隊II」一片我幾乎沒看進去。

其實,這個驚悚場面只是亞洲父母常說的一句氣話:「早知道就不把你生下來」的具象化。

在觀賞公共電視播映的自製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影集時,我一直想起那部短片帶給我的不安噁心感覺,因為這部影集一點都不想給妳看快樂的結局與美好的轉折,而是用殘酷的劇情,來描述幾十年來台灣甚或整個東亞的社會價值與教育體系的偏差。在這部劇集中,每一集都描述台灣父母對孩子的約束管教,將他們視為自身理想的延伸,而非獨立的個體。

而在劇集中,似乎都只拍出了母子之間的互動,父親幾乎不存在;某方面來說也反映了在傳統台灣的家庭中,負起監督孩子教育責任的重擔仍然落在母親身上,父親則像是有意或無意的缺席者。母親也因骨肉由其而出,更容易感覺到孩子是她自己的延伸,也是眾多家庭社會期望的寄託:劇集中的母親既是社會價值下的受害者,也是積極的參與加害者。

而老實說,這樣的親子議題一直存在我們社會中已經數十年了;但是透過好萊塢所呈現的兩部影片,我們可以看到從「包」到最近上映的「瘋狂亞洲富豪」中呈現的價值觀是這些華裔移民群體中,父母仍舊積極企圖掌控子女的各種決定,尤其是他們的對象選擇;而在現實的台灣、香港乃至於東南亞,事實上這樣的掌控狂父母已經越來越少。像「包」這部短片裡面,還會為了兒子想娶金髮碧眼的美國人而鬧家庭革命,在台灣大概很難想像;而且重點是:這一家人不就住在美國嗎?!(編註:《包》一片是描寫加拿大的華裔移民。)

其實以筆者自己的經驗,許多移民至異國的移民,價值觀並不會融入當地,甚至反而可能更加保守:一方面可能他們因為語言與距離問題,接受當地與母國資訊較為困難,另一方面這樣的「保守化」的作為,可以確保「我們」(移民)與「他們」(在地人)之間的文化差異,與自我認同;有時他們的價值觀甚至退化到趕不上原先母國的變化;過去在阿根廷就曾碰到許多台灣移民,從管教小孩到社會議題的想法,比當時的台灣社會都來得保守許多,即使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在1980年代移民到阿根廷。這樣的現象,也可以對許多穆斯林移民到了西方,反而更加擁抱激進的保守價值做出另一種解釋。

在我們這樣的社會中長大的小孩,難免在承受這麼多「都是為了你好」的父母干預下,會有引言中皇后合唱團歌詞之嘆:因為孩子感覺自己不過是父母親需求的延長,而沒有獨立的思想。而若敢有獨立的思想去衝撞父母期望,就得付上失去父母的愛,甚至被吃回肚子裡的可怕代價。

在瞬息萬變的這個時代,當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楚下一秒鐘科技又會帶來怎樣的變革與進步時,我們又有甚麼能力去告訴孩子應該做甚麼?我們真的還要給孩子們這樣的精神壓力嗎?這應該是家長們與教育者共同體認思考的議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