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相互理解的漫漫長路---關於《茉莉的最後一天》

友善列印版本

無庸置疑,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在監視器畫面中,茉莉穿著象徵台灣單一成功價值的綠色制服,從陽台向下墜落,這是在開頭就註定寫好的悲劇。除此之外,這也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茉莉媽媽用監視器對孩子進行長期的,無死角的全面觀看,不僅在茉莉生前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過世之後,也沒辦法透過這些監控畫面理解自己的女兒。於是,母親只能透過更激烈的方式,一種侵入式的詭譎科技,把躺在冰櫃中的茉莉大腦喚醒,直接窺看她生前的記憶。茉莉被困在冰櫃中,驚慌拍打著玻璃那幕,讓人感受到赤裸裸的恐懼與悲傷:究竟在母女關係之間出了什麼差錯,讓茉莉與母親之間的相互理解變得如此不可能?

如導演所說的,茉莉與母親是相愛的。如果不愛,茉莉不會承受這麼多心裡的痛苦。正因為愛,茉莉媽媽願意試著承受事實的恐怖,去理解女兒真正的想法。這些戲劇的隱喻,直指台灣親子關係裏不能說的秘密。茉莉媽媽在讀取記憶的過程,嘗試去接近真實的女兒時,發現女兒竟是生命裡的陌生人,她以為掌握了女兒的全部,實質上一點都不了解茉莉。為什麼相愛的母女,心理的距離竟是如此遙遠?是什麼原因,讓茉莉寧可把一切都帶進墳墓,也不願把真實的自己展現在母親面前?

令人心碎的事實是,現實生活比戲劇更殘酷。像《茉莉的最後一天》這般既詭譎又悲傷的故事,正在每天的真實世界中上演著。在臨床實務裡,我們常看到,心思細膩的孩子往往更懂得父母內心的期待,他們知道什麼是父母讚賞的,什麼是父母不喜歡的。努力去達到父母的期待,是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的方式。令人心疼的是,資優的孩子可以做得很好,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要努力達到父母的期待,同時還要壓抑自己不被喜歡的那一部分。長期互動下來,孩子的自我被分裂成兩半,一半是偽裝的自己,屬於父母所期待的那個部分;另一半是不被父母喜愛的自己,被埋葬在深處的真實部分。

孩子的自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流逝的,而父母也在這個惡性循環中,越來越看不到真實的孩子。於是茉莉媽媽看不見女兒的才華洋溢,茉莉的最後一夜在數學習題上看見了痛苦幻覺。當我們的社會對成功還是單一的主流定義,比如要考到好的分數,唸第一志願,選理組才有出息,未來還要有一段好的婚姻,好的工作,那身為父母就被這些價值觀挾持住,以為孩子唯有達到這些社會給定的成功價值,才能安全的長大。以愛為名的傷害,實則為社會主流價值觀與狹隘的教育理念所餵養成的巨大社會怪物。事實上,在親子關係中沒有加害者,父母與孩子都是受害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自預告片發佈以來,就飽受爭議。但我深信,這部戲劇的意圖,不是為台灣親子關係的困境給出一個正確解答,也不是尋找代罪羔羊的一種獵巫行動。戲劇展演是在困境中用力撐開一個對話空間,讓受傷的每一個人能有更多的選擇,不再只有走進診療室,述說以愛為名的傷害以尋求個人的療癒,或是讓精神症狀變成承受創傷的喑啞印記。戲劇把這些傷害帶到公共討論的層次上,讓受傷的人首度擁有自己說故事的權利。這一次,聆聽者是整個台灣社會,是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社會大眾是否能放下批判與攻擊的言語,盡可能去努力傾聽與相互理解,或許,這是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的方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