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熱門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昱齊
1 月 16,2017
轉型正義?走一趟「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
新政府選前高談轉型正義,選後進度停滯,相信很多人都很不滿。位於台北市市中心,佔地廣闊的中正紀念堂,無疑是轉型正義是否及如何實踐的重要指標。新政府上台要八個月了,我們就來看看中正紀念堂有沒有什麼「轉型正義」的轉變? 那尊「全球聞名」、至今仍是臺灣對外觀光宣傳重要圖騰的蔣中正銅像就不用說了,依然好端端的坐立於廟堂之上,接受衛兵的守護,成為觀光客相機底片的殺手,是莘莘學子校外教學的最佳地點。...
教育文化
沈政男
1 月 15,2017
職場上的草莓族——七、八年級生,上起班來七零八落?
公司晨會,你姍姍來遲,因為找不到車位,隨便停又怕上個月剛買的魂動紅日系進口五門房車被挨到,於是在外頭繞了好一會兒。 低著頭快步走入會議室,經理已經在做簡報,你趕緊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潑!」的一聲,坐下時你不小心碰翻鄰座同事的塑膠杯,灑了一地咖啡。經理這時停了半秒,似乎往這頭望了望,你趕緊避開他的視線。 雷射紅點指著投影片上的業績數字,經理說公司這個月營運成長了兩成,...
教育文化
劉威良
1 月 10,2017
德國中學教育優劣:十歲能力分組 壓力更勝台灣
過早能力分校 一談到德國教育,大家都以為非常自由,但是它所牽涉到的過早能力分校的問題,影響學童身心發展,卻很少被提及。德國教育一般人都以為是依照學生性情而分校,但是德國四年小學教育,五年級就上中學,以學習能力被區分出三種不同特性的教育體制,對學童不到十歲的心靈,可以說是打擊不小。十歲不到或才剛滿十歲的學童就被依能力區分好壞,在我們一直不允許分班的台灣來說,可能無法想像。 因此,...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晏山農
1 月 05,2017
【山農說書】反省之艱難──納粹‧灣生的雙連爆
從2016歲末跨入2017之初,台灣社會因為新竹光復中學的扮裝納粹事件,以及田中實加(陳宣儒)盜畫、偽飾灣生後代的鬧劇,猶如接續的強震,讓這社會再形裂解,空洞、淺碟、內耗…無所遁形。 兩件事分開談,都可侃侃而論且直探核心;但雙箭齊發,輿論也好、鄉民也罷很快就形塑出某種共識──本國歷史教育失職、失敗!但問題真的祇是歷史教育的問題嗎?沒有責任與解放胸襟的公民意識,是撐不起堅實的歷史教育...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林琮盛
1 月 02,2017
【時事想想】不承認過去的人,不會擁有未來
所有時間彷彿都凝結了。車輛凝結、人員凝結、空氣凝結。任何一切事物都凍結了。 每年5月5日上午10點,警笛聲響徹了以色列。原本行駛在公路上的所有車輛,全停在中間,所有人下車,佇足在路上;整個國家全停止運轉,為二戰期間在大屠殺中慘遭納粹殺害的600萬名猶太人默哀2分鐘。 根據猶太曆法,大屠殺紀念日從5月4日的日落開始,至5日的日落結束。 特拉維夫是一座不夜城。整個近東地區,...
教育文化
秦靖
12 月 29,2016
PISA優異很風光?十二年國教拔掉了優秀學生
世界各國進行教育改革時,莫不以拔尖扶弱、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最高指導原則。提拔頂尖學生、扶持學習弱勢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015年臺灣15歲學生(國三生或高一生)進行PISA國際評量施測,2016年成績出爐後,台灣學生在數學成績方面表現優異,排名全球72個國家中的第四名,好不風光。但是表面數據背後的內涵分析卻驗證了許多第一線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擔憂,那就是,扶弱不明顯,『拔...
教育文化
陳怡秀
12 月 28,2016
【日本想想】選定地方觀光特色學問大:腳踏實地的納豆小姐和被打臉的哥吉拉
發展觀光產業,可以為地方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機,也有可能讓在地人迷失方向而忘卻真正重要的事,可說是運用拿捏皆學問的兩面刃。結語似乎已經在一開頭就說完了,那麼先來問個問題好了:「納豆」跟「哥吉拉」,哪個當賣點比較吸引你呢? 茨城縣的水戶市,距離東京都約兩小時車程,最有名的莫過於「水戶黃門」這號人物。水戶黃門是水戶藩第二任藩主德川光圀,「退休」後到日本各地遊歷、懲奸除惡,...
教育文化
劉威良
12 月 21,2016
正面看待學校性教育
最近一位旅居德國多年的長輩好友,回台灣看到同性婚姻平權中提到學校的性教育。她擔憂地發訊息說,台灣越來越亂,婚姻平權促進者要求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教育都要談性。她甚至聽說有幼稚園老師與幼童說,小孩是從母親下體生出來的,把小孩嚇到不敢上廁所。她覺得這樣會天下大亂。我安慰她說,我們過去不談,不見得就是對的。她覺得台灣這樣亂改不好,我說,台灣人學習力很強,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教育文化
P’Ming
12 月 18,2016
淺談東南亞研究:誕生、成長、移轉、挑戰
台灣在地理上鄰近東南亞,但是在心理上卻距離東南亞相當遙遠。在課本有限的內容之外,台灣人對東南亞文化的認識,來自於充滿偏見的觀光節目;對東南亞政治的(不)了解,來自於枯燥難懂的國際新聞;對東南亞人民的印象,來自於被汙名化的逃跑外勞,以及講著陌生語言的外籍配偶。對於東南亞的無知,多少反映出東南亞研究長期以來在台灣不被重視的情形。東南亞研究,是一個伴隨東南亞歷史而發展出來的學術領域,...
教育文化
阿圖賽
12 月 12,2016
【縮影人間】孤獨的職人身影
日幣最近跌到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讓喜愛到日本遊玩的台灣人興奮不已。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2016年1月至10月,台灣人前往日本旅遊人數高達358.81萬人。前往日本旅遊的台灣觀光客,通常一定帶著不少戰利品回來,因為日本實在是採買的好地方,原因除了日本各種消費品樣式新穎外,主要還是因為台灣人肯定日本產品的品質。 談到日本的產品,不得不提及日本的職人文化,日本職人生產的日常生活器具,...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