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生觀點:大學應該整併 漲價不是萬靈丹

友善列印版本

高教近年來討論度最高的兩大議題--大學退場與大學學雜費調漲,這兩件事看似不相干,但追根究柢,兩者原意皆是為了提升高教的品質與增加各校所能得到的資源分配。

客觀的數據來看,無論是從教育部統計資料《主要國家之大學生一學年學雜費》或者是大專院校的校數增減狀況,都可看出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歐陸以外)在整體教育結構上出現的失衡與混亂。台灣在高職改制專科學校、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普通大學的過程中過於倉促,產出了許多有名無實的大專院校與大專畢業生,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僅以客觀的數據與現象順勢推論出大專院校須立即「關閉」數所學府、「開放」學雜費的彈性,個人認為恐怕將重演歷史,且忽視了台灣社會的實際狀況與其劣根性。

從整個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來看,當年的高教擴張呼聲,有其道理與訴求,但急速擴張下的高等教育造成了資源迅速地遭到稀釋、惡性競爭,導致高教素質下滑、缺乏特色。而在少子化與整體高教環境大不如前的今日,若訴求急速地降低大學數量來避免高教資源的稀釋,恐怕也會使社會面臨大量失學學生、退場學校學歷採認困難、高教經費因應校數減少而遭到精簡、業界未必因此願意下修學歷要求等困境產生。

另一方面,學雜費議題如《台灣高教的矛盾》一文中提到的,現今各校高層對於學雜費議題的假定始終是維持現有的補助狀態下,藉由提升學雜費來換取校務發展經費的增加。但以台灣各校學生學雜費佔整體校務發展經費的百分比來看,多數大專院校即便將學雜費調整一倍,亦無法在提升學雜費、降低政府補助的情況下,獲得改善財務以提升教學/設備品質的目標。所謂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當學雜費調漲與政府資源挹注間必須作出取捨,貿然的提升學雜費,在台灣當局配套措施經常性「難產」與「窒礙難行」下,恐怕會是雙輸的局面。

進一步來說,台灣社會對於經費本身長期都有令人詬病的問題,與其說是普設大學與學雜費控管導致資源稀釋與限制,不如說是整個國家體制「畫大餅」、「造假」慣了,使得資源難以獲得妥善的運用。再者,台灣社會普遍將教育視為公共財、社會福利的一環,筆者始終認為,因應法規與大眾對教育的期待,應可透過有規劃、有系統的整併公私立大專院校,以區域性發展需求、產業需求、校務特色等作為整併指標來加以評估,並給予整併的院校間管理階層合理的安排、福利與尊嚴,審慎的完成高教改革,是目前高教問題可行的方案。

當然,高教問題不應視為短期計畫般倉促擬定、執行,而是應以長期的發展角度,綜合評估台灣現行的資源、狀況、文化與願景,來加以調整。無論是整併還是退場,最終都必須回歸問題的本質——降低資源浪費、提升可用資源、降低改革帶來的社會成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