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學生會長選舉中的比基尼照妖鏡——談學生自治與校園政治參與困境

友善列印版本

去年底,成功大學現任學生會長因學生議會彈劾通過,出現空缺,成功大學須辦理學生會長補選。然而,由於原本的學生會長任期僅剩下五個月不到,補選的會長縱使有任何政見規劃,也很難順利推行,甚而還有要替上任會長收拾爛攤子的困境。因此,這場尷尬的學生會長補選不僅候選人難產,校園關注度也普遍不高,直到我和運動夥伴吳馨如的投入。

我的夥伴一直以來,長期在校園性別政策以及黑箱校長遴選程序問題耕耘。對我們而言,學生會長補選的尷尬任期既然無人願意接手,更有效而創新的利用,或許是藉由學生會,增加這些議題的能見度,畢竟,校方已經一年多來對黑箱校長遴選議題一再地迴避,將責任推回教育部,甚而一度鎖上校務會議議場大門,不讓反對派正式代表入內開會,造成推擠與學生代表受傷,作為成大代表的蘇慧貞校長,也從未對此事道歉或做任何的慰問。在這個脈絡下,我們決定成為這場學生會長補選的唯一候選人,而最具爭議的,是我們宣傳海報上我的比基尼照。

比基尼的效果

比基尼照一出,兩小時內,立刻引發了近兩百則轉貼以及將近十八萬的觸及人數。轉貼內容毫不意外地,直接而露骨地反映了生理女性的性吸引力,以及勾起的慾望。這些轉貼與評論當中,不乏對於使用比基尼作為宣傳手段的議論,譴責甚或是批評。對於宣傳照的批評,大致上可以聽到兩種聲音,一部分的意見認為,在應該以政策、政見討論為主的學生會長選舉中,比基尼徹底轉移焦點,抹滅了政策討論的可能。另一部份的意見認為,使用性魅力作為宣傳手段,無疑對原本生理女性每每被物化的社會氛圍,產生推波助瀾效果。

比基尼背後的訴求

然而,比基尼真的和政策徹底無關嗎?我們這次參選的政策,「性別友善宿舍及廁所」,其實與比基尼引發的焦慮深度相關。在主流的男女性別之外,有一群跨性別者。這些人的自我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相反,因而往往對社會定義的「同性」生活領域感到格格不入。

舉例而言,一個自我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同學,在現有的男女分宿的政策之下,被迫與一群生理男性共用浴室、廁所、宿舍,引來異樣眼光、與同儕不友善的訕笑耳語,一般社會基於性別界線所保障的個人隱私也難以存留。性別友善宿舍的推動,主要來自性別平權的考量,尤其是主流性別之外的性少數。性別友善宿舍在傳統的男宿、女宿之外,另外設立混宿,讓住宿學生自由選擇與同性或異性共用生活空間。

這個設計的好處是,藉由和選擇混宿的主流性別學生共同生活,跨性別學生能享有心理上較舒適的生活空間,而不需要公開性別認同,或被「隔離」,而享有和主流男女性別平等的權利。這個設計原本不應該引發任何疑慮的,原因是,基於安全考量不願意混宿的學生,依然有傳統宿舍可選。就算我們認定混宿可能增加性騷擾的安全風險,學生也能基於自主意志評估是否願意承擔。

然而對於混宿的批評卻往往來自「宿舍成砲房?」的擔心。為什麼宿舍成為砲房需要擔心?成年男女基於自主意志合意的性行為不僅正常、健康,而且早已在傳統宿舍中不斷發生。對於「宿舍成砲房」的焦慮主要來自於家長、校方、以及其壟斷決定權的社會,對於學生純潔的想像:學生是純潔的,婚前性行為污穢且不應該被鼓勵,校方更應避免性行為在學校宿舍的半公共場域中的發生。甚至公開倡議性平政策及表達慾望都因此產生污穢的聯想。

性吸引力與去性化的台灣

因此,我們發現,台灣整體社會的保守與去性化氛圍,竟成為壓迫性少數的正當理由。比基尼照不但沒有偏離政策主題,更是藉由引發爭議,直指性禁忌的問題核心:為什麼學校宿舍應該是去性的?為什麼公共議題的討論應該是去性的?為什麼政見海報應該「正經」,不應該有比基尼照?為什麼我們對政治的想像總是西裝革履的?這次學生會長補選既然我們定調為某程度的性平運動的延伸,比基尼宣傳照就不僅是宣傳,更是翻轉社會禁忌的重要策略。

所謂物化與個人自由的牴觸

第二,是近幾十年流於氾濫的「物化」批評。「物化」,指忽略其他特徵,藉由評論或引發評論,將一個人的價值降格為身體外觀的好壞。因此,電視談話節目上常出現邀請大牌歌星,忽略歌唱才藝與個性,而以尖銳的言語攻擊身材是典型的「物化」的表現。 對於這個問題我和我的幕僚團隊非常謹慎,因為如果別組候選人當中的女性,因為我的比基尼宣傳照,導致能力與政見被忽視卻轉而批評身材,那麼我的比基尼照的確是「物化」的幫兇。既然,我們是學生會長補選的唯一候選人,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別人會被物化。 那麼問題就變成,我們可以心甘情願地物化自己嗎?既然所有利害回到自己,這個問題可以更普遍地問成:我可以穿比基尼、露乳溝,以性魅力吸引目光嗎?還是我們應該為了避免展現性魅力而避免「拋頭露面」?

顯然,我們怎麼物化自己應該是個人自由。社會對於「物化」的批評,應該是對他人言語壓迫、將他人由人降格為物的批評,而不能踩到個人自由的界線。若將任何展現性魅力的行為打成「物化」一概批評,其實反而是刻意的去性,甚至是重現傳統儒家社會對女性純潔的規訓。

關於政治冷感與吵話題

在這場選戰當中,我們拿比基尼作為吸睛的宣傳其實心理上非常複雜。複雜的原因不在於裸露,或眾人情色的眼光(我主張任何不侵犯他人的性慾都是正常、健康、且應被鼓勵的),而在於這個策略,反應了選民對政治的普遍冷漠。以能見度而言,洋洋灑灑的政見遠不如一張比基尼照有效,以至於,先由比基尼照取得目光,所順便得到的政策討論也遠大於直接在粉絲頁直接張貼政見。

這不僅是學生自治的問題,也是台灣公民社會的問題。看外表投票的政治現實之下,不但外貌姣好的候選人比他人更有機會當選,甚至連叮嚀選民投票表達意見,都需要動用到其他引人注意的目標。 在政治現實沒有改變之前,以比基尼吸引政策關注無疑是有效的手段。

更進一步說,若我們沒有不斷的用各種手段凸顯這個政治現實的荒謬,這個現實是不會自己改善的,而我們只會不斷選出形象光鮮亮麗的劣質人選。

學生自治作為一場社會實驗

從成大學生會長補選一路走來,我們的選戰策略不但反應的是社會氛圍的保守,也在選戰的諸多決策中,摸索改變現狀可能的策略。學校中面對的社會現實,不過是台灣政治社會現象的縮影。也因此,這次成大學生會長的補選對我們的意義,正是一場改變台灣社會的實驗與實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