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轉型正義
書評書介
周婉窈
3 月 23,2017
【書摘】《島嶼的愛和向望》──關於「轉型正義」的補充說明及其他
書名:島嶼的愛和向望 作者:周婉窈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轉型正義」英文稱為「transitional justice」,這是一九八○年代以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面臨且必須努力落實的工作。首先,我們先要了解這個名詞的含意。為什麼叫作「轉型」?二十世紀,尤其是二戰之後,很多國家都遭受專制獨裁的統治,但這些國家在二十世紀八○年代逐漸走向民主化,以自由...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黃猷欽
3 月 08,2017
我和我的偉人塑像:一段教科書不會記載但私以為更有意義的記憶書寫
2017年是我個人研究臺灣偉人塑像廿周年紀念。 就像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那些值得紀念的日子,生日、戀愛或結婚紀念日、入新厝、迎接或送走自己心愛的人事物的那天,能夠深刻體驗到這種悸動的,大概只有自己和身邊親密的家人與朋友;歷史教科書是不會將這些「私人」的事情記錄下來,而總是些帝王將相、大事件與重要發明等在獨佔著我們對過去的認知。 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
司法人權
薛化元
3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二二八事件70週年與轉型正義的省思
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70周年,而蔡總統也揭示將落實轉型正義的政見,在這樣的氛圍下,如何深入探討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催生二二八事件的轉型正義的報告,是值得國人省思的重要課題。 就轉型正義而言,原本就包含了真相的釐清、責任的追究的工作。而促進檔案進一步的開放與應用,是探討歷史事實的重要配套工作,進而可以在歷史的事實上,追究歷史的責任。追究責任一方面可以記取歷史的教訓,...
全球脈動
楊佳恬
2 月 28,2017
奧地利教我的事:轉型正義,是為了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出口
我在奧地利接受了中學教育,也實際感受到,轉型正義可以帶給人怎麼樣的正面影響。奧地利這個國家形象優雅,有著美麗阿爾卑斯山脈、古典音樂之都維也納,身為中立國,更是在擔任國際上許多糾紛的和平使者。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曾經孕育出了著名的獨裁者希特勒(Adolf Hitler)。 是的,希特勒不是德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他從一個潦倒的奧地利畫家一路攀爬德國的政治最頂端,...
司法人權
魏彥林
2 月 28,2017
【二二八70週年】「2.28事件」與二二八事件:一個事件,兩種價值
二二八事件將滿七十周年前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表示:「2.28事件」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部分,是「台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基本權利的正義行動」。《環球時報》也預告了「兩岸將見識其威力」。這些論述了無新意,但令台灣民眾感到錯愕的是:中國政府竟然會將「2.28事件」重新搬上兩岸大眾的視野中,並給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紀念意義───愛國主義行動。 我認為,這其實無須錯愕。在國台辦發言人對「2....
歷史書寫
阿圖賽
2 月 28,2017
【縮影人間】幽暗角落的二二八受害者泣聲
從1990年代開始,政府每年幾乎都為二二八事件道歉,然而道歉卻無法解決二二八事件的核心問題: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二二八事件雖然早已成為國定紀念日,行政院也在1992年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不過,二二八事件始終只有受害者,不見加害者、不見元兇。在二二八事件那段時間裡,失蹤者的家屬,四處探聽家人被誰抓走,長官公署、縣市政府、憲兵隊、警察局、警備總部等等,沒有任何單位承認自己的作為。...
司法人權
鄭閔聲
2 月 27,2017
【二二八70週年】揭開傷痕的勇氣 是和解療癒的起點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緝私警察以槍托擊傷販私煙的中年煙販林江邁額頭,引起公憤,此即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這是八十八學年度(1998年)教科書改採一綱多本後,某版高中歷史課本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相信多數目前三十歲左右的「七年級生」,也是從類似文字認識起這場悲劇。 畢竟小時候所有「中國歷史」課外讀物,往往只講到「國父革命推翻滿清」為止。 儘管九○年代末期,...
司法人權
張國城
2 月 27,2017
【二二八70週年】二二八事件並非偶然,亦非反共黨滲透不得不然
228事件已屆70周年。關於228事件的討論,一般對當時政府血腥鎮壓已無太大爭議。但是對於政府鎮壓的原因,仍有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本省人打外省人」,當然這種說法,即使是真,也不能掩蓋228事件中政府的責任,更不能因此合理化血腥鎮壓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需要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社會是否已經具備著228事件發生的土壤?如果是,又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很少人注意的是,...
吳傳立
2 月 05,2017
【時事想想】鈔票改版是轉型正義重要一環 而且和拼經濟不互斥
我們都知道,依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可以區分為「重要而且緊急」、「重要但是不緊急」、「緊急但是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緊急」。民進黨立委提出鈔票改版的建議,引起了網路鄉民的熱烈討論。而且明顯以反對甚至嘲諷者居多。這其中甚至包括部分長期熱心社會公義、勇於對抗錯誤體制的人。很明顯,反對鈔票改版者並不認為這是一件「重要而且緊急」的事情。至於反對者的看法分別屬於上述「重要與否/緊急與否」的哪一種?為什麼?...
教育文化
賴彥丞
2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 興大師生投票拆蔣銅像獨具意義
在政治大學討論是否將「蔣校長」移除之際,最近中興大學校方則已拆除「興大廣場」前的蔣介石銅像,換成了興大備受敬重的已故校長湯蕙蓀銅像,同時原本蔣銅像下方充滿黨國洗腦與威權崇拜的「永懷領袖」四個字也已改成興大校訓「誠樸精勤」。 蔣介石銅像會被移除導因於去年二二八前夕,興大校內蔣銅像遭抗議人士潑漆,而警察在校方未報警的情況下擅自進入大學校園拍照蒐證更引發學生不滿,痛批警方「破壞大學自主,...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