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轉型正義
黃炤愷
3 月 20,2019
集體如何記憶?從南非國定假日看轉型正義的記憶化工程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二週年,也是促轉會上路後的第一個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二二八紀念日做為國定假日,是政府重視和肯認這段歷史的展現,政府或民間組織在當天發表談話、舉辦紀念活動、追思會或展覽,引起媒體報導、民眾討論和反思。這是社會教育,也是記憶化的一部份。事實上,國定假日的訂定,包括要紀念誰、記起什麼事件、是否要全國放假等,攸關政府及整體社會如何面對歷史,是落實轉型正義不可或缺的環節。...
歷史書寫
素樸勛
3 月 13,2019
【電影與歷史】是什麼比紀錄片《殺人一舉》的恐怖場景還要恐怖?
那一天,一群軍人踏入了火車站現場殺害站員,來的突然,月台上的乘客瞠目結舌,有貨物司的鐵路員工在第二月台上被刺刀活活刺死,共計十三刀,還有台鐵員工在第一月台被槍殺,當場死亡。 以上的這段敘述恐怖嗎?這是什麼恐怖電影的劇本,還是好萊塢虐殺片?其實恐怖的不是這段敘述的本身,而是整個社會與制度對於這段歷史記憶的忽視以及迴避。...
歷史書寫
藍士博
3 月 05,2019
打破迷思、打造轉型正義「生態系」
誰能料想三月會做洪水! 那突然的巨浪, 竟沖破這樣堅固的防堤; 那無情的巨浪, 竟流毀這樣美麗的田園; 那激怒的巨浪,竟淹沒這樣和平的城鎮。 ——吳新榮〈誰能料想三月會做洪水〉 如何面對歷史事實的逐漸剝落,以及提防理解與詮釋的單薄,自始至終就是「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台灣的情況來說,連續殖民與內部殖民的情境,...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王柏皓
1 月 30,2019
和解的系譜學:和解和原諒有何不同?
和解(die Versöhnung)與原諒(die Verzeihung)的差異 在遭逢納粹聞所未聞之惡後,四周向鄂蘭襲來的是法律上究責的無能為力以及德行上受盡潰敗的受困感,這種受困感在她早期思想札記當中相當明顯。雖然她在1940年代開始追溯極權主義之前的各種歷史轉捩點,但是到了1950年代困惑著她的卻是,要如何和解(die Versöhnung)?特別是犯下種種不義行徑、...
文化研究
黃彥瑄
1 月 03,2019
政治如何改造藝術和愛情?談《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知識份子與愛人
《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導演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憑藉本片贏得第七十一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獎」,並將角逐於第九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東京新生
12 月 20,2018
台灣轉型正義工程前景渺茫?
世界各國在執行轉型正義的過程中,阻力總是大於助力,台灣當然也不例外。日前選舉後,民進黨大敗,可能開始在各種進步議題上退縮,近日促轉會公布要去除威權象徵的工作進度報告,府院與民進黨立委避免外界認為民進黨不拚經濟、只拚政治,因此有所顧慮。而國民黨則是先在立法院提案要廢除《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更嗆聲要讓全民公投,可見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越顯渺茫。 其實就世界各國的處理狀況來看,...
全球脈動
李奕萱
11 月 04,2018
走過猜疑與傷痕:從電影看波蘭版「白色恐怖」
波蘭慶祝獨立100週年時,《Idź Pod Prąd TV》電視台在節目公開支持臺灣獨立,甚至有「對中國說NO,對臺灣說YES」的發言,此舉引起臺灣、中國的討論,波蘭駐中國大使館甚至還需要出來聲明,波蘭奉行「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但不限制民眾言論自由。 《Idź Pod Prąd TV》的辦公室在盧布林,有相當多臺灣人在當地習醫,應該是波蘭的城市中,臺灣人最密集的地方。...
司法人權
劉威良
7 月 29,2018
寧可犯法也要維護人權? 德國人挺身違法私藏難民
轉型正義做得徹底,讓不少德國公民「嫉人權傷害與種族歧視如仇」,對於別國逃難而來、未能得到德國政府庇護的難民,有德國公民不惜和公權力對抗,卯起勁來提供私人處所,冒險藏置難民。 「市民庇護倡議」( Initiative bürgerasyl )這個發起收容難民的組織,是自發性的德國公民團體。近來德國政府極右派勢力的增強,...
Han Hung
7 月 03,2018
【時事想想】搞懂財團法人法
財團法人法三讀通過以後,馬上在社群網站臉書上看到,某些專頁說財團法人法沒有把宗教法人列入,是執政黨跟在野黨上下相賊要坦護宗教團體,還有不少青年朋友分享該則貼文並痛批。 原本一個立意良善的新法律,怎麼一下子被說成了吃相難看的護航? 這次財團法人法的立法有一個主要目的,是針對那些特定的基金會,他們原本是國家出資或是捐產成立的基金會,卻被稀釋股份而成為民間團體,...
司法人權
陳昱齊
2 月 06,2018
國家機密「越解越密」?政治檔案條例之商榷
研商多時的「政治檔案條例」草案,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生效後的一個多月後終於推出,目前正在預告階段,應可在立法院第五會期送審。國發會以新聞稿列舉草案七大重點,其中第四點為檔案解密,筆者關注此一問題甚久,謹以本文商榷相關條文內容。 草案第7條第3項規定:「政治檔案解除機密後,檔案局應將解除之意旨公告,並為必要之解密措施,不適用國家機密保護法及文書處理有關解除機密之規定。」...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