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核故我在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位處東亞地緣政治扼亞細亞咽喉之地的島嶼,一個在十七世紀初葉「胡椒和靈魂」的年代,被葡萄牙船隊發現,驚呼「福爾摩沙Ilha Formosa」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美麗之島」,正暴露在潛在核安危機之中。

時值日本福島核災二周年之際,二0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看著帶給日本民眾和全人類恐懼與危害的地震、海嘯、核災災變令人怵目驚心影像,內心焦慮不安的情緒依舊迴盪著,久久不能釋懷。這是一個關鍵年代,攸關台灣的存續和發展,但「反核」與「擁核」之間的角力,反核者猶如唐吉訶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般地,懷抱著「非核家園」的理想,不顧政治壓力仍堅定信念,勇敢挑戰一黨獨大體制「為電而核」的不理性甚至理盲的核電政策。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WNA)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十四個地震風險最高的核電廠,台灣四座核電廠全數上榜。國內四座核電廠除了位處地震帶之外,為方便設廠、核燃料運輸及冷卻水抽取,核一廠距離海岸不到一公里,核三及核四廠距離海岸超過一.六公里,但依據日本福島達到內陸三公里以上的海嘯經驗,若台灣海域發生規模如福島的海嘯,台灣四座核電廠、八個反應爐都面臨著海嘯及地震雙重危險,難逃被摧毀的結果。

福島核電廠爆炸及嚴重輻射外洩事故鑑不遠,福島核災後,馬英九政府宣布核一、二、三廠不延役,核四廠追加預算,並宣稱絕對秉持「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的原則,計畫在二0一六年商轉,政府對核四建廠已預設「續建」的立場,而台電也一再以核四停工會造成電價上漲及經濟損失恫嚇人民。核四停建與否原本應該是一個公共政策討論的議題,執政者卻對反核者的聲音與行動不是裝聾作啞,就是視若無睹,這是政府一意孤行的不理性。

人民對核四廠最主要的疑慮在於電廠安全與應變能力。一九七九年美國三浬島核電廠事件以及一九八六年前蘇聯車諾比核電事件,因應變處置不當,除經濟損失之外,更導致嚴重輻射外洩污染,核災周邊地區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反觀位於六條地震帶上的核四,防震係數強度又比日本福島核電廠弱(台灣介於0.28─0.4G,日本介於0.4─1G),迄今政府部門對電廠安全,仍未提出足以解消民眾疑慮的政策說明,或者以不具說服力的數據搪塞,主其事的台電或是經濟部、原能會難辭其咎。

正是由於地理和自然資源的現實,台灣不斷在爭議中延續核能政策與核電設廠。台灣地處歐亞板塊邊緣,受菲律賓海板塊擠壓而形成,板塊運動導致地震頻繁,與發生「三一一地震」的日本福島縣,都位在地球上九十%的地震以及八十一%最強烈地震的太平洋火環帶(Pacific ring of fire)上。加上受到自然資源有限的制約,燃煤和燃氣發電所需的煤炭與天然氣仰賴進口,台灣和日本選擇承擔核災難的風險,建設核電廠。強烈地震和海嘯摧毀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場景搬到核電廠密度居世界之冠的台灣,小說家宋澤萊所預言的《廢墟台灣》,將會是島上居民揮之不去的恐怖夢魘。

我反核因我存在,我存在也因我反核。對核電的立場保持沈默,只會徒增台灣暴露在核電的高度風險中,與其讓福島核電災變如影隨形,為捍衛美麗的家園,不容福爾摩沙成為福島,反核行動「不能沒有你」。

 

【非核家園】系列文章:

◎陳穎寬  台灣輻射屋受災戶的獨白

◎周盈成  【週一想想】快終止能源迷航

◎楊斯棓  三月九日,知識分子來當滋事分子!

◎汪明源  由台電報表剖析非核家園爭議之曙光與代價

◎李拓梓  【週日想想】To be or not to be:一個反反覆覆的反核故事

◎羅承宗  反核四公投的沙盤推演

◎沈政男  台灣的最後夏日藍調

◎羅承宗  反核四公投的沙盤推演Ⅱ

◎羅毓嘉  沉默的東京人

◎吳易澄  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反核告白

◎蕭文婷  姊姊妹妹站出來─向反核的女權天使致敬

◎劉仲恩  核能,愈發展愈昂貴的能源?──從能源系統分析看核四爭議

◎方    儉  上海併發症

◎張學逸  核四:社區大樓裡的特殊炮竹工廠

◎陳清泉  我反核故我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X Scoot Comic Studio  【看圖想想】2013 終結核四,重新思考零核電! 

◎莊成毅  2013.3.9,晚安台灣!

◎邱琡媚  法國309反核,春天遊行

◎蔡英文  一場偉大的公民自覺運動

◎劉小惠  核四公投的謬誤命題

◎李拓梓  政治之中有沒有「善」的存在?

◎林   全  核四是病徵,獨占是病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