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獨立的神話

友善列印版本

馬英九在和媒體餐敘時表示,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國到現在,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沒有獨立的問題,也不需要宣布兩次獨立。問題是,ROC何曾獨立過?

BBC記者詢問馬英九總統,10年後台灣到底會是一個被世界各國承認的獨立國家,還是淪為中國的一省?馬英九總統除了再次以「不統、不獨、不武」6字箴言回應,並且強調「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政府不斷地向國際社會說明,台灣不需要宣布兩次獨立,事實上,也沒有一個國家兩次宣布獨立。」BBC的專訪點出一個長期觀察兩岸情勢的國際媒體,對台灣國家定位及未來走向的核心關切,更是兩岸政治攻防的關鍵議題──「一個中國」。

「不統、不獨、不武」是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的主張,因此在當選後成為其兩岸政策的基本方針,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現狀,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新三不政策」始終被馬英九政府視為足以強力質疑民進黨兩岸主張的「最佳政策武器」,但從憲法的角度來看,「新三不」根本違憲,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既然包括中國大陸的領土,為何「不統」?中華民國既是個主權獨立國家,為何「不獨」?面對中國武力犯台威脅國家生存,豈能「不武」?

在國際法上,「承認(recognition)」可以分為「國家承認」與「政府承認」兩種。此可參照許慶雄與李明峻兩位學者在所著《現代國際法入門》一書中指出,「國家承認係指國際社會有新國家成立時他國予以承認。政府承認是指國家因革命、政變等違反國際法秩序方法變更政府型態時,他國承認新政權是正式代表該國的政府。」,就此而言,ROC既是因革命而成立,在國際法上就只是「政府承認」,而非「國家承認」,1912年的ROC絕對不是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從中國政權更迭的歷史觀之,1912年孫逸仙革大清帝國之命成立「中華民國」,就如嬴政立「秦」、劉邦改「漢」、李淵命「唐」、趙匡胤更「宋」,是以新國號取代舊朝代。在國際法上,是制憲統治原有人民,甚至用當代的說法,不就是「政黨輪替」換人執政,但本質不變。在歐洲,歷經帝制、威瑪共和、納粹三個時期的「德意志國」(das Deutsche Reich),在二戰後更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國號變更,仍是同一個國家。

不論是中國或德國的改朝換代,或是世界史所載的「中國」,中華民國從來沒有宣布獨立,因為中國本來就是獨立存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承認是「政府承認」。聯合國的「中國」席次,1971年之前是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聯合國大會以2758號決議由「共產黨政府」取代。換言之,1912年的「中華民國」在1949年中共建政後,國名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就是政黨輪替,只是手段非民主程序的選舉,而是血腥暴力的內戰。

兩蔣時期一直聲稱自己是合法代表全中國的政權,與馬英九所稱的ROC已經獨立都是神話(myth),中華民國既未曾宣布立,就有宣布獨立的必要,至於獨立後的國名是延用ROC或ROT(Taiwan),就由公投或制憲會議決定。馬英九甚至認為民進黨不處理「台獨黨綱」,將難以發展兩岸關係,民進黨是否修正、凍結或廢除「台獨黨綱」,那是民進黨的家務事,實不勞身為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費心,就像國民黨黨綱的修、廢與否,民進黨從來不曾置喙。

馬英九政府應該操心的是,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肯定「王、張會」後,兩岸之間隱然形成「一國兩府」,至於「一國」究竟是PRC或ROC?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命題成立,如何解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灣的中華民國同時存在的事實,卻是兩個中國?若中華民國已經獨立,為何會有「九二共識」中「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論述?ROC不需要宣布兩次獨立,才是獨立的神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