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主權兩岸熱門
電影戲劇
,
主權兩岸
張皓
11 月 21,2018
「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從金馬獎發言事件釐清政治權力與創作自主間的關係
近日甫落幕的第五十五屆金馬獎,因獲頒最佳紀錄片獎項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領獎致詞時表示「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而觸動兩岸間政治敏感神經,中國影業工作者除導演婁燁外,也於頒獎典禮結束後,集體不出席惜別酒會、取消接下來所有行程。日前更傳出中國當局下達禁令,將不再允許中資影片報名金馬獎。對於此一軒然大波,...
主權兩岸
洪榮一
10 月 12,2013
房裡的大象:台灣的戰略重要性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任處長司徒文 ( William A. Stanton) 2013年10月11日在台北以〈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aiwan)〉為題發表公開演說。 除了耳熟能詳的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司徒文由地緣戰略 (Geo-strategy) 的視角再出發,針對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間的特殊戰略位置,重新描繪了「...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建利
8 月 28,2013
它不是「中國」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當局一向是玩文字遊戲的高手,善於給歷史事件和地理區域冠以誤導性的名稱,這些名稱不僅混淆視聽,更嚴重的是,它們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控制人們的思想。 比如說,中共通過暴力和欺騙的手段取得內戰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把人民置於更殘酷的奴役中,然而,它把這段歷史稱為「解放」、「解放前」、」解放後」的說法充斥正式檔、教材課本、文學作品和人們的日常話語中,使得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Chenglap
11 月 19,2019
香港抗爭者的「攬炒」之戰
何謂攬炒? 先理解香港抗爭的大戰略,香港抗爭者的戰略叫作「攬炒」,可以理解成「同歸於盡」或「玉石俱焚」的意思。 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一樣的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或者在軍事上全滅警方與解放軍、或在議會宣告獨立等等……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也不需要那樣做,如果做到,當然好,但抗爭者的戰略並沒有建基於此。 「攬炒」戰略的核心,在於經濟...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邱陽
6 月 12,2019
一國兩制徹底失敗 香港「反送中」最後一戰
在民主女神像的注視下,世界各地悼念六四事件所帶來舉世震驚的鎮壓、血腥手段及那天爭取民主失敗而逝去的生命,更對中國政府當局宣告「我們永不遺忘天安門母親們仍在長夜哭泣」。在受難日五天後,6月9日當天香港爆發出憤怒的人群走上街頭,排山倒海高呼反送中遊行讓香港警方估計破三十萬,實際上更可能破百萬,遠隔海峽另一邊的台灣也高呼聲援香港人對抗惡法,守護自己的民主。為什麼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會站出來...
教育文化
,
主權兩岸
余杰
五月 28,2016
中共為何害怕台灣廢止黑箱課綱?
針對台灣新政府以行政命令廢止馬英九時代的「課綱微調」,中國國務院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不同的道路選擇決定不同的前景。如果民進黨當局以後一種選擇來寫自己的答案,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後果。」這名發言人殺氣騰騰地干涉他國內政,完全是一副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嘴臉。 此前,中共試圖暗渡陳倉地將洗腦教育的模式複製到香港,通過香港教育局推出「國民教育綱要」,要把百年來早已習慣了自由和法治精神的香港人,...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陳韋辰
10 月 22,2013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馬英九在國慶演說中,指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就這句話而言,有必要進行討論與釐清。 首先必須就「中華民族」這個意義不明的政治詞彙進行闡釋。「中華民族」原是梁啟超提出,指涉對象不明,有時指稱漢族,有時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然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1905)一文中,確切表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這代表:所謂「中華民族」,是國族(nation)而非民族(...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Mattel
五月 16,2016
【島嶼邊緣】一旦接受了中國這種政治設定……
蔡英文將於520就職新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要求蔡英文承認根本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壓力不斷。就事實而言,1992年,兩岸在香港進行會談的歷史事實存在,但的確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而且,時任陸委會副主委的馬英九也痛批中共缺乏誠意,以「一個中國原則」政治勒索,導致會談功虧一簣。此外,國民黨政府在1995年代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6年就明確反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主權兩岸
賴怡忠
4 月 06,2015
一帶一路、亞投行、以及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上)
亞投行(AIIB)是「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的簡稱,是中國為了支撐其「一帶(陸上絲路)、一路(印度洋)」聯結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東歐聯結的戰略,而提出的金融支撐工具之一。在去年十月二十四日提出,就獲得21個國家表態加入。到今年三月底前,已有四十六個國家申請,表示有意加入成為創始成員國。在已開發國家中,紐西蘭是最早提出要申請加入的非亞洲國家(2014年12月。而新加坡於十月已經加入),...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林怡廷
1 月 02,2015
Umbrella Revolution:未完成的革命(下)
香港人誓將歸來 如何歸來? <「We’ll be back」是雨傘運動結束時的主調,符號、訊息、行動,如同回聲無所不在的重現。有時單獨行動,有時合流,形式變化多端,攀岩掛幅、鳩嗚團、報佳音團,各式的流動佔領,或是如雜草重生般不斷復活的列儂牆(Lennon Wall),成了所有抗爭者的默契。 但一群去中心、去組織、拒絕領導的群眾,將如何歸來、以甚麼形式歸來,...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