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主權兩岸熱門
主權兩岸
賴怡忠
9月 30,2013
從觀察員變成貴賓狗,馬政府的賣台邏輯
台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馬政府日前表示,因為其兩岸政策的正確,導致了中方在今年願意讓台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一般大會,為其外交成就更添一樁。但收到邀請函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台灣得到的待遇只是去會員大會現場露臉。為了往臉上貼金,還把邀請函的內容任意翻譯,將「Guest(客人)」變成「特邀貴賓」。更糟糕的,是發現之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國家公開支持台灣成為「觀察員」,...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31,2013
【華山論劍】蘇起的信仰:美國棄台論___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五
在華山會議中蘇起苦勸民進黨以「不獨」來換取和中共的「互信」。 他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當他既看到「中共的實力與2000年不可同日而語,兩岸無論經濟或軍事實力差距日大」,又親耳聽到美國「非常非常高層」的官員告訴他,未來縱使台灣沒犯錯,中共卻對台灣出兵,美國也不可能像1996年中國發射飛彈威嚇時一樣的介入。 他這兩個說法,表示他是美國一部份人的「棄台論」的信徒。...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7 月 03,2013
可以做「政治動物」,不要做「政治蝙蝠」——謝長廷香港行現場觀察三之一
由謝長廷主持的維新基金會,六月二十九、三十日在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協辦」下,在香港舉辦了一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謝長廷會前、會中的幾次發言中,不只一次把這場會議和一九九二年兩岸海基、海協會的「香港會談」類比,深信維新基金會和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這場研討會,必定如同達成「九二共識」的兩會香港會談一樣足以名留青史。 是什麼樣的比可性,...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楊虔豪
1 月 22,2020
【首爾想想】國民黨敗選(下): 韓市長葬送發展新兩岸論述的機會
前文:【首爾想想】【首爾想想】國民黨敗選(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不否認的問題所在 國民黨一直以來視「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為神主牌,但當下碰到兩個問題:第一是這兩個名詞出現與被定義後,台灣人對自身認同與國家地位的看法,這20多年來,已經歷重大變化,相關原則本就應視時勢與民意所向而隨時調整,以符合大眾期待。 就算兩個論述再怎麼不討好,...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黃帝穎
1 月 01,2020
【天秤之上】反滲透法三讀 民主防衛里程碑
反滲透法三讀 民主防衛里程碑 2019年最後一天,立法院以67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反滲透法,隨即完成三讀程序,為台灣實踐民主防衛機制立下新里程碑。 然而,中國國民黨團為抗議「反滲透法草案」,均拒絕參與投票,並表示已連署39立委,將聲請大法官釋憲。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國台辦同一立場杯葛反滲透法,除了讓國人質疑國民黨的台灣認同外,更讓社會看出國民黨欠缺「民主防衛」的國際觀。...
主權兩岸
謝幸吟
12 月 30,2019
不願台灣被矮化 可以這樣做
前陣子同學輾轉傳來一個網路投票活動,是一位高三女生正在參加2020極地滑雪活動大使票選,將和南韓、日本、香港共同角逐唯二的兩個名額。一點開連結,除了看見她在亞洲的最新排名、得票數、還有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旁邊寫著「Taiwan, China」。看見台灣被矮化,實在非常不想投,但一來礙於同學情誼,不好婉拒;二來這位參賽者和自己當年唸同一所高中,想支持小學妹。但不想委屈在「中國台灣」的稱呼下投票,...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邱陽
6 月 12,2019
一國兩制徹底失敗 香港「反送中」最後一戰
在民主女神像的注視下,世界各地悼念六四事件所帶來舉世震驚的鎮壓、血腥手段及那天爭取民主失敗而逝去的生命,更對中國政府當局宣告「我們永不遺忘天安門母親們仍在長夜哭泣」。在受難日五天後,6月9日當天香港爆發出憤怒的人群走上街頭,排山倒海高呼反送中遊行讓香港警方估計破三十萬,實際上更可能破百萬,遠隔海峽另一邊的台灣也高呼聲援香港人對抗惡法,守護自己的民主。為什麼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會站出來...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
3 月 21,2019
《無聲的入侵》中國在澳洲大學裡的「思想工作」
如果相信中國的國家機關在打進世界時,會把思想工作留在家裡,那就是從最根本上誤解了現代中共黨國。中國教育部已經發展了許多方法,影響及控制在澳洲大學所發生的事情,以實現習近平主席把高等教育當作思想戰場的看法。用斯威本科技大學費約翰(John Fitzgerald)教授的話說,中國教育部已經「開始外銷其干涉主義的學術管制風格,這些做法在國內乃是慣常實施」。 習近平在2016 年的一次發言中,...
主權兩岸
魏彥林
1 月 02,2017
回應《表態挺同的陸生與「426」》,政治正確前不過都是人
近期一篇名為《表態挺同的陸生與「426」,同時顛覆兩種汙名》的報導吸引了我的目光。文中論及「被代表的焦慮」著實精闢,不禁令我(「原」為在陸台生)想起當年在北京就學時的種種。然而,我認為該文以「陸生須積極地參與台灣政治來洗刷自身汙名」作為結論,實過於草率。 我雖然亦贊同台灣的政治參與模式較為健康,然而我們對待陸生時,應須思考「米爾格倫實驗」中受試者的反應。該實驗又稱權力服從研究,...
主權兩岸
晏山農
7 月 19,2016
【山農說書】文革幽靈飄到島嶼上空──戴立忍事件之後
南海如此不靖,而今再增添一件戴立忍的交心自白書,衝擊之大不在於同情/批判戴立忍的交鋒,而是演藝圈的溫馴如羔羊,以及媒體蜻蜓點水般的報導,此一震波上天入地,有人警惕這是一種將要持續發生的「轉向」現象之開端。 這是有意思的提問。因為聲援/批判戴立忍不該是整個事件的焦點,不論是自願或受迫,當戴立忍的自白一公諸於世,他就必須以後半生的修為去縫合在他自己以及台灣社會之上的留痕創傷,既殘酷又未必有用,...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