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主權兩岸熱門
休閒育樂
,
主權兩岸
史努比
11 月 17,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捍衛中華民國,從球場開始吧
週日晚間,穿著「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球衣的台灣代表隊,在台中洲際棒球場以9:0完封日本隊,拿下21歲級(21-and-under)的世界盃冠軍。大約在同一時刻,台灣隊在台北體育場東亞盃足球資格賽第二輪出戰香港,場邊有球迷拿著這麼一幅海報,上面寫著「郝伯伯,快來球場和我們一起捍衛中華民國」;終場主隊不幸以0:1敗北。 每個人都為棒球隊的表現喝采,...
主權兩岸
鶯歌阿承
9月 23,2014
【政策想想】 蘇格蘭獨立公投對台灣的啟示:從江宜樺態度談起
蘇格蘭獨立公民投票結果,在19日午後終於揭曉,贊成與反對獨立雙方以44.70%:55.30%的比例,蘇格蘭民眾決定繼續留在聯合王國。然而,不論其最終是YES或NO勝出,公民投票程序整體實踐下來,蘇格蘭不僅是實踐民主政治的贏家,而且英格蘭也保住面子,可謂彼此都是雙贏局面。 然而,依據中央社近日以來的數則報導,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在接受立委質詢時,卻持續表示:「蘇格蘭公民投票對台灣影響小...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黃重諺
8 月 28,2014
【政策想想】 當「公民經濟」成為一種趨勢
在台灣,當國際化和自由化這樣的詞語幾乎成為一種不必了解內涵,但卻被上升到幾乎是道德層次的不可挑戰的同時。也許很多人並不曉得,一股以「公民經濟」(Civil Economics)為主題,以尋找符合包容、均等富足的新成長模式(New Growth Model)的經濟討論正漸漸成為一股強大的趨勢。傳統的GDP崇拜,將分配不均視為某種刺激經濟誘因的經濟思維,開始受到嚴厲的挑戰。...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18,2014
【華山論劍】民進黨凍獨案上策是撤案
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在1991由黨代表大會通過時,反對的人雖然是少數,但態度強烈,所以是經過一番努力才通過的。此後20多年來,反對的主張一直沒有被放棄,凍獨或廢獨案仍然屢屢被提到中常會或黨代表大會,這次黨代表大會也不例外。 不可否認的是,在歷經20年的光陰之後,凍獨人士的主張到底有一個很大的進步。過去他們的主張和傳統狹義的「獨派人士」一樣,認為台灣不是主權國家,...
主權兩岸
陳清泉
7 月 04,2014
ROC獨立的神話
馬英九在和媒體餐敘時表示,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國到現在,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沒有獨立的問題,也不需要宣布兩次獨立。問題是,ROC何曾獨立過? BBC記者詢問馬英九總統,10年後台灣到底會是一個被世界各國承認的獨立國家,還是淪為中國的一省?馬英九總統除了再次以「不統、不獨、不武」6字箴言回應,並且強調「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政府不斷地向國際社會說明,...
主權兩岸
賴怡忠
9月 30,2013
從觀察員變成貴賓狗,馬政府的賣台邏輯
台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馬政府日前表示,因為其兩岸政策的正確,導致了中方在今年願意讓台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一般大會,為其外交成就更添一樁。但收到邀請函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台灣得到的待遇只是去會員大會現場露臉。為了往臉上貼金,還把邀請函的內容任意翻譯,將「Guest(客人)」變成「特邀貴賓」。更糟糕的,是發現之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國家公開支持台灣成為「觀察員」,...
主權兩岸
林濁水
8 月 13,2013
【華山論劍】總統的失算和台灣的福氣-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九
「廣大興28號」漁船遭菲國公務船射擊事件,菲方公布調查報告,建議菲檢方以殺人罪起訴,而非「防衛過當」過失致死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理事主席培瑞斯以菲國總統代表身分來台公開向洪家屬道歉,並提具體賠償,延燒三個月的案子可望落幕;同時,台菲將進一步進行相關的漁業會談,並簽署具法律拘束力的漁業協議,處理漁民在台菲重疊專屬經濟海域作業安全與權益問題。 菲律賓扣押、洗劫臺灣漁船,凌虐、...
主權兩岸
李蔚
4 月 15,2013
媽祖之光 統戰之窗(上)
天色暗了下來,外藍內紅兩道LED燈光,替偌大的舞台框出了背景。亮黃色的「祈福」兩個大字正正地落在背景中央,一旁略小的四個字「媽祖之光」,說明了這場晚會的背景。 年輕男信徒裝扮成古代兵丁的模樣,人人手持著木刻的刀槍劍戟,在向兩側延伸出的舞台上,擺出護駕的陣仗。十幾二十名少女,拎著大紅色的燈籠,在舞台中間排出一條通道,身著藍長袍黃馬褂的藝人眭澔平從通道中出場,堂堂皇皇地讀出了晚會的祈福祝詞:「...
主權兩岸
李拓梓
10 月 17,2012
鋼索上的謝長廷
謝長廷訪中返國,外界褒貶不一、毀譽參半,他如同在鋼索上行走,稍一失足,就可能落入深淵、萬劫不復。敢這樣做的人,民進黨內應無人出其右,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藝高人膽大。 兩岸關係層次:凸顯民進黨對中國太陌生 謝長廷訪中成敗,要分三個層次來說。以第一個層次的兩岸關係看來,他並不成功。謝的訪問凸顯了民進黨人對中國的不了解,比如不知道「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是解放軍的外圍機構,...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許建榮
10 月 17,2012
蘋果的美麗與哀愁
2001年,壹週刊進入台灣,香港狗仔文化正式入侵台灣(台媒說法),政商名流人人自危。2003年,蘋果日報更衝擊台灣報業生態。2012年,黎智英決定出售壹週刊、蘋果日報、壹電視,退出台灣市場。 戒嚴時期,老闆身兼國民黨中常委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幾乎壟斷全國性報紙市場。1979年8月,中國時報宣布該報發行量超過100萬份,在1986年9月1日則宣布達到120萬份;聯合報不甘示弱,...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