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真的是同胞關係?

友善列印版本

兩岸交流的問題需要放在不同層次去探討理解。從戰略層次來看,兩岸必須各自確保自己的國家安全,尤其力量較弱的一方會更重視自身安全,因此,面對中共當局,我們需要抱持不信任且質疑的態度,步步為營;在經濟層次,做生意就是互利互榮,有錢大家賺,散了仍是好朋友;在情感層次,老話一句「細水長流」,抱著持續、不斷、充滿耐心與尊重態度來交往。

交流的結果沒有人能保證,但不交流就不會有結果。要特別指出的關鍵是:兩岸各方面交流,都要在保證各自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我不會侵犯您的隱私,也請您不要侵犯我的隱私。我尊重您選擇的國家、制度、社會,也請您尊重我的國家、制度、社會。有了安全感,生意、信任和情誼才能慢慢談、逐漸累積。

習近平是個狠角色,比以往任何一位中共領導人都懂得如何利用柔軟身段,強硬地完成目標。他說:「中國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中國理解台灣民眾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台灣民眾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他提到,台灣民眾也同時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中國13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中國同胞的選擇和追求』」。 

他用親情呼籲來要求台灣人尊重中國人的選擇,這點很吸引中國人,但他的說法有盲點,即:中國人的感受和心態、選擇和追求,應該用來面對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要求台灣人跟他們一起走。為回應此盲點,我們要求中國實質尊重臺灣的選擇,而非表面尊重,實質上卻不放棄影響台灣。臺灣人不會要求中國跟臺灣一起走,中國人也不應該要求臺灣跟中國一起走。

面對身段柔軟而強力的中共領導人,面對僵持不下的「同胞心靈上要互相尊重之論述」,臺灣要用什麼論述與之抗衡?

中共常以「我們是同胞,都是一家人」對臺灣進行民族情感的呼喚。強硬的中共官員說:「我們是同胞,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抱持友好善意的大陸朋友說:「臺灣就像以前吵過架而離家的兄弟,離家很久了,也不跟父母說話,作為兄弟的,盼著有一天他能回來這個家,一家團圓」。但,現實是殘酷的,兩岸目前實際的情況已非如此,兩岸觀念存在巨大落差。臺灣人質疑:「我們真的是同胞嗎?也許曾經是,但過了幾百年和不同民族的融合,習慣、觀念、文化都跟大陸不太一樣了,中共又積極地想併吞我們,更不惜一戰,這樣是一家人的態度嗎?」更多的質疑是:中共想方設法、軟硬兼施地苦勸臺灣這個兄弟回家,萬一勸不回頭,是不是打一架也在所不惜,不論死活拖也要把他拖回來?中共和國民黨以「親情關係」來詮釋兩岸關係,抱著「兩岸是一家人」的說法,總有一天會碰觸到臺灣民眾的深層疑慮。

將兩岸看成親情關係,總有一天會走入死胡同,應該提出新的觀點,用「愛情關係」來詮釋兩岸:「兩岸是還沒成為戀人的冤家」。是不是往戀人方向前進,還很早;是不是成為家人,則又另當別論。

兩岸交往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樣,都要透過自身優點展現,吸引對方願意與自己在一起。從不認識、不說話開始,逐漸認識、交談、溝通、理解,進而互相體諒、願意給彼此一個機會。

中共在這方面有三點該自我檢討:

1.    記錄不良
有個男生,曾對待女生視如仇人,不斷打她,最後把她打跑。多年後,男生卻當沒事般地向女生示好,說「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要女生和他在一起。

2.    一廂情願
男生對女生說:「妳看,妳有事我幫妳扛,妳出了問題我替妳解決,妳家東西賣不出去我跟妳買,妳家出事我去救,我什麼都為妳做了,我對妳這麼好!我又這麼強壯!為什麼還不和我在一起?」

3.    專制霸道
男生對周遭的人說:「你們聽好了啊!她是我女友,她承不承認是一回事,沒有我同意,誰都不准和她說話、吃飯!要跟她作朋友都得先經過我同意!」

追過女友的人大概知道,從冤家到戀人,這條路艱困難行,漫漫長長、看不見盡頭,很有可能不會實現。愈是刻意經營操作,愈容易得到反效果。要扭轉對方對自己的壞印象,重新贏得信任與安全感,非常不容易,自己付出很多、卻不見得能獲得好結果。

中共不了解自己的問題在於:本身秉性不良、前科累累,卻絕口不提;一廂情願認為自己待對方好,對方就應和自己在一起;專制地單方面決定兩方未來,並且阻撓對方交友權利。試問中國六億多的女性民眾,如果是妳,妳願意相信這個男生,並和他交往嗎?如果連妳都不願意,又如何能要臺灣跟中國統一呢?

如果中國真的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請真正理解臺灣人的心態。中國與臺灣,各自獨立、擁有對各自未來的決定權,誰也不犯誰。個人認為,我們可以是兄弟之邦,但絕非同屬一個國家。

臺灣有必要採取新的論述,從新的觀點切入,訴諸於中國大陸13億民眾。最好的訴求對象是佔人口一半的女性,因為女性對情感特別有理解力,而提出此論述最適當的角色是女性台灣領袖。能扭轉中國一半人口的「感覺」,兩岸關係就能跳脫「兩岸一家親」的枷鎖,掌握主動論述權。

作者